20240226

顏回不遷怒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 為政》),讀《論語》當然更應以此為戒。有些句子,獨立看時意思清楚,放在一起卻費解;假如學而不思,便不會進一步思考,嘗試理解句子之間的關係,因而繼續「罔」下去。

《論語 · 雍也》裏有一段就是個好例子:

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是十分顯淺的文字,唯一可能須要看註解的是「不貳過」,但其實也不難猜到:就是「犯過的錯不會犯第二次」的意思。然而,文字顯淺並不等於意思簡單易懂。錢穆的白話試譯是這樣的:

魯哀公問孔子道:「你的學生們,哪個是好學的呀?」孔子對道:「有顏回是好學的,他有怒能不遷向別處,有過失能不再犯。可惜短壽死了,目下則沒有聽到好學的了。」(《論語新解》)

譯成白話並沒有令原文的意思更容易理解。這整段的重點是孔子稱讚顏回好學,而那是回應魯哀公問的「弟子孰爲好學」,那麼,孔子為何要指出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呢?「不遷怒,不貳過」與顏回的好學有甚麼關係?錢穆這樣解釋:

本章孔子稱顏淵為好學,而特舉不遷怒不貳過二事。可見孔門之學,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為人,此為學的。讀者當取此章與顏淵子路各言爾志章對參。志之所在,即學之所在。若不得孔門之所志與所學,而僅在言辭問求解,則烏足貴矣!(《論語新解》)

這個解釋並不充分。問題不在孔門之學是否主要在修心為人,就算是,也解釋不了孔子為何特舉「不遷怒,不貳過」為例 —— 假如只是說明修心為人的重要,何不用克己復禮或安貧樂道為例子?

既然孔子在談顏回好學,他接著說的「不遷怒,不貳過」便應該與好學有直接關係,而不只是修心為人的一般例子。我認為「不遷怒,不貳過」可以從「如何面對錯誤」來理解,理由有二:(1)從錯誤中學習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學習方法;(2)恰當地面對錯誤並不容易,是一種道德考驗。這樣理解,「不遷怒」是面對錯誤的正確態度,而「不貳過」是「不遷怒」的成果。

「不貳過」毋須再解釋了,但「不遷怒」還要進一步說明。這裏的「遷怒」,是由甚麼遷到甚麼,以致「不遷怒」成為面對錯誤的正確態度?「怒」不必指暴跳如雷式的盛怒,可以只是生氣或惱怒。在學習時犯了錯誤,惱怒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啊,是我犯了錯!」);可是,心理防衛機制會避免自己成為惱怒的對象,因而將怒氣轉移到別人(例如指出你犯錯的人)或別的東西(例如使用的工具)。遷怒後,便較難徹底承認自己犯錯,因而較難思過改錯。反之,不遷怒需要心理力量,但成功後便能勇敢面對自己犯的錯誤,然後努力改正,以免再犯,那就是「不貳過」了。

以上詮釋,不敢說就是對的,但至少合理。

12 則留言:

  1. 王教授如何詮釋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幾句我沒有仔細思考過,暫時不太肯定應該怎樣理解。

      刪除
  2. 王教授可否指出所引散原老人之七律有何佳勝之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此詩寫景豐富,描寫得異常具體;有聲音、有形象,且取不同視角,產生動感,令意境更加開闊。

      刪除
  3. 王教授對 quantum consciousness 有何睇法?

    回覆刪除
  4. 王教授如何理解論語中“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一句?

    回覆刪除
  5. 增進了理解,多謝了

    回覆刪除
  6. 太棒了!終於有專家注意到這個長期以來讓我無法滿意的解釋了!
    「看書求理,須令自家胸中點頭;與人談理,須令人家胸中點頭。」
    《論語》中有多段文字,從中學至今,未能有令我「胸中點頭」的解釋,只能靠個人自己領悟了!這些文字包括以下幾段: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9.19)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4.18)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則怨。」(17.23)
    xxx
    明明魯哀公問的是「好學」,孔子卻回答「不遷怒、不貳過」,誰來看都是答非所問,千百年來卻沒人承認。從小到大,不管哪位老師,包括YT上各類明師的種種解釋多麼天花亂墜,都不能在邏輯上說服我。我也曾詢問過國文系的老教授,回覆卻是她認為這句話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我在2016年4月7日晚上讀到孔子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可謂好學也矣!」時,忽然間懂了「不遷怒、不貳過」為什麼就是「好學」!
    當時我聯想到的是某次工作檢討會上,一位朋友把某個問題推給某某人、某某事。雖然他講的是事實,但是一旦將過錯推給別人,自己就沒有改進的必要,無論是否還有改善的空間。由此我悟到了,「不遷怒」不是真的發怒,而是不推諉塞責、不把責任推給別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無論有沒有錯,都優先反省自己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找到可以改進的地方後,就努力去做,因而可以「不貳過」。
    「學」是一種改變行為、思維的過程,「不遷怒」讓我們任何狀況下都有機會找到改變的標的,「不貳過」讓我們完成改變。「不遷怒」是知,「不貳過」是行,「不遷怒、不貳過」就是知行合一,因而完成學習的過程。所以哀公問「好學」,孔子才會答以「不遷怒、不貳過」。主動積極找尋任何可以學習的標的,然後努力學習直至內化,因此可以在沒有人注意到的地方學習、進步,這就是顏回為學可以日進千里的一大秘訣。
    例如,發生了車禍,法院判定對方應負100%之責,那我還有什麼好檢討的?有的,這就叫「防禦駕駛」--除了自己遵守交通規則外,也要防範他人駕駛因疏忽或故意違規而發生交通事故。
    例如,辦馬拉松比賽,因為下雨而失敗,天氣是不可控的,我能怎麼辦?如果直接怪罪天氣,那我自己就不需要檢討,因此就無可改進。然而若還是檢討可改進之處,下次可能就會事先委託天氣顧問公司評估,何時舉辦降雨的機率最低,或是挑選降雨機率小的月份辦理,或是事先安排雨天備案。
    進一步分析,這可能也是顏回可以「聞一知十」的祕密所在。例如:孔子講了一個觀念,顏回開始反省我在甲處有沒有作到?乙處有沒有作到?...壬處有沒有作到、癸處有沒有作到?因此就知道了甲~癸這十個方面如何應用、改進,所以能「聞一知十」。
    xxx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一般的解釋是「差一簣就可以堆好一座山,我停下來不堆了,是自己要停的。你填了一簣土,繼續填,是我自己要繼續的。」這種解釋真的是莫名其妙,你有聽過山得多高才能稱為山嗎?為什麼差了一簣就不是山?堆一座山如果要十萬簣土,我在第一簣時就停止,不是剛好嗎?比喻是要用人家比較容易明白的,去解釋不容易明白的事情,孔子怎麼會說出一個讓人更疑惑的比喻呢?顯然諸位先賢解釋錯了。
    某日,因為一位朋友的行為,讓我忽然懂得了這句比喻。我理解到孔子應該是這樣說的:
    「就像有人堆了一座山阻止我前進,現在才只堆了一簣土,根本連山的影子都沒有,我就停下來,說前面有一座山擋住過不去,不是因為山擋住,而是我自己要停腳步的!像路中間出了一個大坑,我根本過不去,得先用土填平。現在才填了一簣土,我就急著手腳並用爬過去了,並不是坑已經填平了,而是我自己要過去的。」所以這句話的真義是:學習的道路上,停止或繼續前進,都是我自己的關係,與外在環境優劣無關。不前進,只是「劃地自限」而已。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小孩子為了玩電腦遊戲,不懂英文、日文,千方百計下載、安裝、執行,就為了能玩,這就是「進,吾往也!」
    xxx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千百年來,似乎沒有人能把『幾諫』的意義講清楚。把「幾」作「幾乎」講,因此解釋成「稍微」。我悟到的是:這裡應該是見機而作的「幾」,要找適當的機會勸諫,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不應該像勸諫朋友一樣用「直言」的方式。
    這樣「幾諫」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都發生在勸諫人君之時。例如觸龍說趙太后、張良回漢高祖說大家在謀反、東方朔幫漢武帝乳娘勸漢武帝...等等,這些案例都收到了勸諫的效果,而避開了直諫的失敗風險。
    xxx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論語中一共出現四次養,其它三次分別是指奉養父母、養民、養犬馬,都有實際給予飲食之意。所以「難養」應該也有實際給予飲食之意。這裡的意思看起來,是不得不養小人,然而遠也不是、近也不是,動輒得咎。然而遠小人都來不急了,為何還要養小人呢?所以我認為這裡比較好的解釋應該是指家中的女人小孩,而不是一般對君子小人認知的小人。「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這裡的「小人」,我認為也可以當小孩子,就是說樊遲的見識像個小孩子一般。然而文言文中,似乎找不到把「小人」當成「小孩子」這樣的用法。而且家中的女人、小孩遜不遜、怨不怨,為什麼會讓孔子這麼關心呢?因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裡的「小人」指的是「百姓」,而孔子用「女子」來比喻說明養民之道,這符合《論語》教導「為政之學」的目的。
    小人為何難養?現在民主社會看得比較真。你看歐洲的民主先進國家,太自由了,民眾對政府就不遜,福利少些,民眾就怨。孔子是用女子來比喻,丈夫對太太過份親近了,就不是相敬如賓,而成了沒有分寸;然而太疏遠了,則會引來抱怨,這應該很多當先生的都有體會。所以這句話的重點應該是要避免對民眾太親近而造成不遜、太遠造成怨,而不在於孔子眼中是否把女子視為小人。
    xxx
    雖然覺得自己的體會理解合情合理,但幾年下來沒得到什麼人認同,因此在此就正於王教授,也與網友們分享自己的想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因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裡的「小人」指的是「百姓」,而孔子用「女子」來比喻說明養民之道,......//
      其實一個社會,是民養官,還是官養民?是皇帝養民還是民養皇帝,相信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但一個被萬世師表的奴才哲學奴化了幾千年的社會,造成了不少人的思維和看法顛倒。皇帝社會朝廷亡就是亡國的「邏輯」,伸延到現代社會就是政黨和政府輪替也被奴化了的人視為朝廷亡即屬亡國一樣。以這種奴化思維來看,歐美國家每4-5年就要「亡國」一次;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輪替在現代國家是視為正常,但卻被奴才文化視為反政府屬犯「國安罪」,奴才覺得自由是可怕的,同樣,自由社會也覺得奴才文化是可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