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有幾個不友善的留言,都是留在我批評洪蘭的兩篇文章之下的,這兩篇已是兩個月前的舊文,留言令我覺得有點不尋常。兩三天後收到台灣《蘋果日報》記者的電郵,告訴我出版《快思慢想》的天下文化回應了各方對洪蘭翻譯的批評:他們已經請編輯部的總監和編輯群詳細檢查,認定洪譯「正確性沒問題」,只是洪蘭不是「逐字翻譯」,而是把書先「消化」之後再寫出來,所以逐句去對會有一點不一樣。
記者要求電話訪問我,想知道我對天下文化的說法有甚麼意見,我回覆說訪問是不必了,但還是寫了一段簡短的回應:
說洪蘭的翻譯「正確性沒問題」,肯定是不對的,只是出版社敷衍塞责的講法。翻譯當然不一定要逐字翻譯,有時可以因應兩種語言的根本分別而較有彈性地翻譯。洪蘭的是劣譯,不是因為「逐句去對會有一點不一樣」,而是因為她的譯文不少是跟原文的意思完全不同。我寫了兩篇文章批評洪蘭的翻譯,第二篇裏的例子更明顯是譯錯了意思(例如將 ‘effectively blind’ 譯作「暫時性的失明」),可惜早前《自由時報》的報道沒有引用這些例子,否則洪蘭及天下文化便百詞莫辯。
我回了電郵後的翌日,台灣《蘋果日報》的報道便出了,不但包括了上述天下文化的回應,還說天下文化同意視個案退書,但只能換書不能退費。不認錯,卻又肯退書,怪哉!報道最後說至截稿前無法聯繫上我,其實我已第一時間回覆他們;記者後來給我電郵致歉,希望我諒解他們時間緊迫。
沒有報道我的回應,我不介意,只是可惜兩份報章的報道都沒有引用洪蘭劣譯的最佳例子,不能令讀者單看報道便知道洪譯之離譜。兩篇報道都用了
‘could
solve it, with paper and pencil, if not without’ 的洪譯為例子,並附上我的翻譯(「即使不能心算,用紙筆當可計出答案」)。有些台灣的網上討論認為我也譯錯,上文提到的不友善留言也是這樣批評我。雖然我認為這句的意思很簡單,但既然有人質疑,我不妨稍為解釋。
有人根據字典,說
‘if not’ 即 ‘perhaps’ 的意思,因此, ‘if not without’ 應譯作「也許能心算」,而非「即使不能心算」(註)。‘if not’ 在某些語境的確可以譯作「也許」、「或者」、「可能」、「說不定」等,以強調可能性,例如:
(1) Mr. Parker is one of the
best teachers, if not the best, at our school.
然而,在另一些語境,雖然仍然是 ‘perhaps’ 的意思,但要強調的是懷疑或不肯定,那麼,‘if not’ 就應該譯作「即使 … 不」、「就算 … 不」、或「要是 … 不」,例如:
(2) The report has turned out
to be misleading, if not outright false.
Kahneman 那句 ‘could solve it, with
paper and pencil, if not without’ 裏的 ‘with paper and pencil’ 表達了肯定,因此,對比的 ‘if not without (paper and pencil)’ 應是表達不肯定,譯作「即使 … 不」比譯作「也許」較為妥當。
(其實,在另一些語境, ‘if not’ 會是 ‘though not’ 或 ‘but not’ 的意思,但在這裏不談了。)
(註)有讀者留言指出不用紙筆不等於心算,我同意,因為用計算機也是不用紙筆(但算不算是計數呢?),可是,既然是不肯定不用紙筆也能計出答案(if not without),那個「不用紙筆」方法應該比用紙筆難,除了心算,會是甚麼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