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

屠龍之技

 

《莊子》〈列禦寇〉裏有一個很簡短的故事:「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單」通「殫」)就是這麼三句。我說「簡短」,意思不同於「簡單」因為這個故事雖然只有三句,但涵義豐富,值得斟酌細味。

驟看,故事說的不過是某人花了大量金錢和時間去學一些毫無用處的技能;果真如此,它表達的道理豈非只是「不要花金錢和時間去學無用的技能」或「花金錢和時間去學的技能必須是有用的」?問題不是道理太簡單,而是這樣的道理不合乎道家旨趣(〈列禦寇〉屬於《莊子》雜篇,應該不是莊周所著,但它包含的義理大抵上仍是道家的)。

以道家對人生活動的了解而言,「有用」與「無用」不是絕對的,要看情況,而莊子亦有「無用之用」之說。看來有用的,可以其實無用;看來無用的,可以其實有用。此外,此一時無用的,彼一時可以有用;反之亦然。所以,也許屠龍之技在某個情況下是有用的,而它的用處並不依賴龍的存在 — 屠龍之技不一定要用來屠龍,例如應用於解牛可能也大有幫助呢!

那麼,「朱泙漫學屠龍」這個故事有甚麼深刻道理?我認為故事的重點是朱泙漫的執迷:他不但散盡家財去學屠龍之技,不但學了漫長的三年,而且三年後仍然相信有龍。讀者可能會反駁:「故事不是說『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嗎?他學無所用就是因為根本沒有龍啊!」這裏我們要分開兩個觀點。說「他學無所用就是因為根本沒有龍」,這是從客觀的觀點看;事實上沒有龍,因此他學會的技能便派不上用場。然而,從朱泙漫的主觀觀點看,他「无所用其巧」,是由於找不到龍去屠,而不是由於龍不存在。

朱泙漫能學三年之久,就是因為他深信有龍,這是他學習的動力;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他學了三年後,有一天便忽然不再相信世上有龍了(雖然再過一些年月他可能慢慢覺悟)。還有,正正因為深信有龍,朱泙漫不能將屠龍之與龍分開,因而不會想到將學成的技能應用到屠龍以外的事情上 — 一日找不到龍去屠,他便一日嗟嘆「无所用其巧」。我說的「執迷」,就是這個意思。

那位屠龍師父支離益分明是騙子。跟很多騙子一樣,他用來吸引人受騙的是「秘技」。今天有人靠傳授紫微斗數「秘技」或哲學「機密知識」來騙人錢財,遠古的「秘技」則是屠龍之技,何足怪哉?共通之處就是這個賣點:來跟我學吧(但請先付錢),學了你就會變得強大。願者上釣。

20200801

一切如過眼雲煙


最近一位朋友對我說自己興趣太多,所以一事無成,希望未來會專注一些;我的回應是:「我從來都不專注,滿足自己就行。甚麼所謂 achievements 都是過眼雲煙。」其實我當時還想到了兩個問題,但沒有說出來,今晚酒意一催,我忽然有興致談一談。

第一個問題是:滿足自己的事不也是過眼雲煙嗎?可以說是,因為無論是甚麼的滿足感,也會遲早消散。不過,如果你能持續去做不同的、令自己滿足的事,那另一個說法可以是:你的滿足感一直沒有消散。(當然,能令人有滿足感的事有很多種,我與那位朋友說的是知性的滿足,例如透過讀書而得的滿足感。)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只有 achievements 才可以給你滿足感,那怎麼辦?那你只好盡力去得到 achievements,但問題是,你會恆常處於一個難以獲得滿足感的處境,因為能否得到 achievements,在很大程度上不由個人控制;而世上不斷得到 achievements 的人少之又少,你沒有理由相信自己是這極少數人之一。

「一切如過眼雲煙」這七字,已成為我對人生的基本了解,例如拿到的學位、出版了的書和期刊論文、受過的讚美、獲得的名聲、賺到的金錢、擁有的物業等等,都不會持久,都是過眼雲煙,不必太著意去爭取,更不必為之愁煩。當然,前提是我已經衣食無憂,而世上還有很多人未達到這樣的生活水平。我明白自己是幸運的少數,也明白能說「一切如過眼雲煙」已是一種奢侈,而正正是由於有這樣的了解,「一切如過眼雲煙」對我起的作用便更大。

我不會說自己淡泊名利,因為那是我討厭的自命清高,況且我不算輕視金錢,有多一些的財富是會令我高興的。此外,雖然我懂得「人怕出名豬怕肥」的道理,因此不會刻意求名,但我同時知道出了名也有好處(例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機會),所以我也不會介意多一些人認識我。無論如何,由於明白一切如過眼雲煙,我不妄想功成名就之事,反而變得看重 here and now 的體驗,珍惜目前所有,因此很容易從日常生活中得到滿足感,例如燒一道拿手菜、看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與家人飯後閒談、跟好友千里對話、聽喜歡的音樂或探索新的音樂、喝酒寫詩、甚至只是在臉書寫一個抒發己見的帖子或貼幾張食物照片等等。

明白一切如過眼雲煙,也許便是活得精彩愜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