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學習哲學的五本工具書(I)

 

作者:張海澎


前言:張海澎博士這篇文章本來是應《立場新聞》哲學版之邀而寫的,但趕不及在《立場新聞》停止運作前登出。這篇文章介紹五本哲學工具書,會分五次在本網誌登出。

 **********************************************

每一門學科都有獨特的工具,例如自然科學往往離不開數學、社會科學則經常要運用到統計學。那麼,哲學(尤其是分析哲學)的工具是什麼呢?許多人都知道哲學需要概念分析和邏輯論證,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區分作為論證工具的邏輯和作為分析工具的邏輯,更不知道哲學有時也需要運用到數學。

本文介紹的五本工具書將涵蓋以下五個部分:哲學獨特的思考方法、概念分析的工具、邏輯作為論證的工具、邏輯作為分析的工具、以及數學工具。

Timothy Williamson, Philosophical Metho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2020) 

Williamson 這本書非常薄,正文只有128頁,小開本。這本小書論述哲學所特有的方法,很容易讀。

全書共11章。第1章是導論,指出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其實沒有根本上的區別,只不過更加精細、更加系統化、更具批判性而已。第2章討論了常識與哲學的關係,指出哲學從常識出發,但並不終止於常識。第3章的重點是哲學中的論爭——哲學離不開正反意見的交鋒,這章描述了哲學特有的論爭方式。

4章討論對詞項意義的釐清,開始觸及(分析)哲學所獨有或常見的思考進路。在解決問題前,先釐清某些概念或關鍵詞的意思,這在任何一門學科中都需要,非哲學所獨有。然而,在數學、自然科學等領域,許多概念的意思都比較清晰,不是經常都需要釐清意義;而在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有需要釐清意義,但學者卻沒有釐清意義的習慣。相較之下,注重釐清有關概念的意義並頻繁地釐清意義,可以說是哲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本章討論了分析哲學中「概念釐清」這一思考進路,而其討論方式也是分析哲學式的。首先,作者釐清了「概念釐清」這個概念,然後討論概念釐清本身所涉及的種種哲學問題。討論簡單明瞭卻不膚淺,讓讀者能較深入地了解分析哲學「注意釐清意義」的重要性。

5章討論思想實驗。就如釐清意義一樣,思想實驗也非哲學所獨有。在許多學科中,例如物理學,有時也需要思想實驗。然而,在哲學中,尤其是分析哲學,對思想實驗的運用比任何一門學科都頻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思辯方法。哲學問題一般都屬於概念問題,哲學家往往會對一個概念下一個定義,而反對者要反駁這個定義,有時需要設想一種非現實的情形。本章討論了有關思想實驗的種種哲學上的問題或爭議,例如:應該想像什麼樣的情形才能對一個定義構成反例?思想實驗是否涉及到特殊的哲學直觀?這種直觀與日常思維中常運用的想像有沒有不同?這種直觀是否可靠?不同性別、種族、文化背景的人會不會有不同的直觀?…… 討論簡明而深入。

6章討論哲學理論之間的比較。首先討論如何運用思想實驗來判定或駁斥一個哲學理論;然後討論如何在幾種競爭的理論之間作出取捨,比較了這種取捨在自然科學和哲學上的異同,討論了理論的簡單性、思想實驗和科學實驗的可錯性、選擇最佳解釋(abduction)等問題。第7章討論演繹邏輯在哲學中的角色和功用。作者通過比較哲學與數學及自然科學來討論這個問題;此外,作者也討論了一些邏輯哲學的問題。

8章討論哲學史在哲學思考中的地位和功能。作者將之與數學和自然科學作比較,探討為何哲學比別的學科都格外重視自身的歷史。第9章討論哲學如何運用其他領域的知識,探討了歷史、社會人類學、語言學、心理學、經濟學、電腦科學、生物學、物理學和數學等學科與哲學的關係以及對哲學的影響。

10章討論如何在哲學中建立模型,這一章最令人產生驚奇之感。人們都知道科學需要建立模型,科學家往往用比較簡單的模型解釋複雜的物理世界,但很少有人想到哲學也需要建立模型。作者認為,哲學跟科學一樣,目的是要解釋事物,只不過哲學的解釋對象更加普遍而已——哲學理論其實就是建立一個模型來解釋更一般的事物。作者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哲學上的模型,例如哲學家發展出認識論邏輯來說明人類的認知、發展出語義學來說明人類的語言等等;作者對後者做了較詳細的論述,說明了哲學家如何通過不斷修正一個模型,使之越來越精確地解釋語言。語言哲學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解釋一個複雜表達式的意義如何被其簡單成分的意義所決定,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組合語義學。在 Carnap 之前,邏輯學家運用外延語義學來建構組合語義學,頗能成功地解釋一些語言現象;但當遇到「可能」、「必然」這些模態詞彙時,外延語義學就無能為力了。於是,Carnap 就發展出內涵語義學,它能更好地為這些模態詞建立模型。

Williamson 在這本小書中簡明扼要地講述了哲學方法,有些是哲學所特有的,有些是與其他學科共有的。但他並沒有認為這些就是哲學方法的全部,也沒有主張這些方法是固定或一成不變的。誠如他在第11章這最後一章所說的那樣,哲學方法就與其他的任何方法一樣,也是不斷地演進和自我完善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