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上星期在臉書見到幾位朋友分享了一條只有一分鐘長的短片,分享的目的無他,就是取笑片中人;我好奇之下看了,看後也確實覺得可笑。片中是一位香港女藝人在講自己的「時尚風格」,朋友取笑的,是女藝人扮的所謂「ABC tone」;這個 tone,也不一定是 American-born Chinese 的口音,可以泛指以英語為母語的華裔人士說廣東話時發音、聲調和節奏受英語影響,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英夾雜。大家怎知道女藝人扮嘢呢?因為她在香港土生土長,母語是廣東話,又不是讀國際學校的,沒有理由說廣東話時有這種腔調。
其實女藝人扮得有幾分像 ABC tone,但她的英文底子太差,中英夾雜時便很容易露底,英文字發錯音,這短短一分鐘內便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她說自己很喜歡一種顏色,說時字幕出的是:「我自己是很喜歡 camel 色的,就好像駱駝色,有一點點泥色的。」「Camel」除了指駱駝,也的確是個顏色字,指像駱駝毛那樣的顏色,這一點女藝人沒搞錯,可是,當她說到「camel」時,把這個字讀成「cam-mel」,那就顯然錯了;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cam-mol」(音標是「ˈka-məl」)。「Camel」不是個艱深的字,以英語為母語的成人是不會讀錯的。
為甚麼要扮 ABC tone 呢?為何不扮馬來西亞口音、新加坡口音或普通話口音?人裝假扮嘢,通常是為了美化形象,令自己看來優越;扮 ABC tone 的心理,大抵也是如此。如果是這樣的心理,那麼,扮 ABC tone 的人是先認為說話有 ABC tone 是一種優質,才會有理由去扮 ABC tone。這引發另一問題:為甚麼認為說話有 ABC tone 是一種優質呢?說到底,就是由於崇洋。崇洋,卻成不了洋人,退而求其次,當個假洋人也好;學好英文(最好是去外國留學),多結交洋人朋友,滿口英語,強調自己中文如何如何不好,便算是有點洋氣了。如果英語不行怎辦?那就扮 ABC tone 吧,做個次等的假洋人也好。
崇洋心態不一定是自覺的,但在行為中不免流露一二。我在香港和中國都見過一些人對洋人的態度特別好(「洋人」其實指的是白人,洋黑人不但未必受到禮待,更有可能被歧視),有些甚至連身體語言都帶幾分卑躬屈膝,真可悲!這種對洋人的特別禮待,有時會延及明顯的 ABC(和 BBC、CBC 等以英語為母語的華裔)。這裏不妨說個小故事,是三四年前發生在小兒身上的。那時他在香港,有一天帶著一個熊貓毛公仔到處拍照,是拍給他女朋友看的(因為她特別喜歡熊貓)。他在銅鑼灣走進一間高級鐘錶店,這個二十歲不到的小伙子,穿著隨便,店員應該看得出他不會真的幫襯,「混吉」居多。可是,他們竟樂意跟他閒聊起來,後來還被小兒說服,拿出幾隻貴價手錶,讓他用來作「道具」,替熊貓毛公仔拍照!這件事可能有很多因素,不過,我相信其中一個因素一定是小兒的「鬼仔口音」。他能說流利的廣東話,有英語口音,不重,但香港人不會聽不出,而且他中文詞彙不夠豐富,所以有時在廣東話中夾雜英文字詞,那就更明顯是 ABC 了。
扮 ABC tone 是為了顯得優越,有些真的說 ABC tone 廣東話的人說不定也因此而有優越感,與這形成對比的是另一種心理,就是因為自己的口音而自卑。香港一些說廣東話帶口音的新移民便可能有這種心理,覺得別人會因為他們的口音而看不起他們(也的確有人會因此看不起他們)。有些移民美國、英國、澳洲或加拿大的華人也有這種心理,覺得別人會因為他們的英語有口音而歧視他們(也的確有這樣的事)。我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由於到美國時已不年輕,雖然英語逐漸說得流利,但至今仍然不脫廣東話口音。我沒有因此感到被人看扁,也許這是因為我在大學教書,面對學生總算有點權威,而同事中有口音的不少,印度口音、日本口音、西班牙口音、意大利口音、俄羅斯口音,應有盡有,見怪不怪,未聞發生過口音歧視這樣的事。然而,假如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我的口音心理會是如何,實未可知也。
(原載於《蘋果日報》2019年5月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