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

文人相輕?

 

有一種懶惰,叫思想懶惰。思想懶惰的人覺得思考是辛苦的事,因此很容易接受現成的說法,省了自己思考的工夫,就像一些懶於下廚的人經常吃罐頭、即食麵或只須解凍便可吃的冷藏食品,方便是方便了,多吃卻無益,甚至有害 —— 思想罐頭亦如是,很可能損害頭腦。

今天談的是「文人相輕」。「文人相輕」的意思當然不是所有文人都互相輕視,而是一般來說是這樣,或大多如此。這是一個很多人接受的說法,可是,接受的人有多少認真思考過這說法是對是錯?我沒有數據,但根據經驗,我有理由相信「文人相輕」是很多人的思想罐頭。我讀過的文章和見過的討論裏,用上「文人相輕」一說的,不是當作有目共睹,就是含含糊糊解釋一下便算。我曾經在一些朋友說出「文人相輕」後,問他們為何接受這說法,卻從沒有一個能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此外,他們大多承認在聽到我的疑問之前,都沒有認真思考過文人是否真的大多相輕,只是直覺上相信的確是這樣。

我的朋友有不少是讀書人,說到「文人相輕」,都能琅琅上口背誦曹丕《典論 · 論文》開首的這幾句:「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如果是中文系的,也許能多背幾句:「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頭幾句看來是指出了一個現象,後幾句則好像是解釋了為何有此現象,其實這不過是曹丕個人的主觀看法而已,並非做過研究而得出的結論;事實是否如此,不是他曹丕說了算。更有趣的是,曹丕認為自己能免於文人相輕之病:「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既然你曹丕能做到,為甚麼其他文人就做不到呢?

沒錯,曹丕是舉了些例子,但不接受「文人相輕」的人也很容易舉出反例,例如杜甫稱讚李白「白詩也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不但佩服李白,也間接表達了他欣賞庾信和鲍照這兩位詩人;李白有大名兼且是杜甫的前輩,他對杜甫不會佩服,但也絕非看輕,他在詩中跟杜甫開玩笑說「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戲贈杜甫〉),其實是欣賞杜甫寫詩的認真態度。看,中國兩大詩人並不相輕啊!我們沒有理由否認有些文人輕視其他文人,但我們同樣沒有理由否認有些文人看重其他文人,問題是哪一個才是普遍現象,或究竟有沒有普遍現象,而這都不是舉例子能決定的。

曹丕說文人「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但為甚麼不可以是各以所短,相重所長呢?事實是,兩種文人都有,至於哪一種較多,不是想當然就能知道的。古代文人讀的書大致相同,知識的範圍有很大的重疊,不難比較知識的質和量,也因此較容易有高下的判斷。現在的知識分工非常精細,在不同知識領域的人,比較知識質量的高下已沒有意思;向其他知識領域的人討教和求助還來不及,有甚麼好相輕呢?(有些人說文人相輕時,只是指讀人文學科的人,而不包括讀科學的。讀科學的不是文人嗎?還是讀科學的人不相輕?)

最令我吃不消的是,有些人動輒便用「文人相輕」為理由而不認真考慮別人的見解,彷彿只要你有文人相輕的態度,無論你說甚麼,其他人都可以不加理會。首先,文人較喜歡討論問題和發表意見,有時難免涉及批評他人,那不一定是出於文人相輕的態度。此外,就算表達的見解是出於文人相輕的態度,這態度與見解的真假對錯並無必然關係。純粹基於某一見解的心理源頭(或其他源頭)而判斷該見解不值得考慮甚至是錯誤的,這是思考謬誤,有個名堂,叫做「起源謬誤(genetic fallacy)」。

(原載於《蘋果日報》2018年9月22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