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往海寧的那對夫婦是我大學的同事,已退休,兩人都有來頭,女的是徐志摩的孫女,因為她一向只用洋名 “Margaret”,我最近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是「徐行」;她的丈夫也是出自顯赫世家,父親毛邦初曾任中華民國的空軍副司令。他們這次到海寧是為了重訪徐志摩舊居和掃墓,雖然已在海寧請了翻譯員,但由上海乘火車到海寧那一程,還是由我們陪同會安全一些。
我並不特別喜歡徐志摩的詩,但能夠跟他的孫女同遊詩人的舊居,對我這個寫詩的人來說,總算是有意思的事。徐行是由她的祖母,即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撫養成人的,她在徐志摩舊居見到祖母的房間時,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熱淚盈眶,令人感動。
海寧可說是地靈人傑,是不少文化名人的出生地,除了徐志摩,還有顧況、朱淑真、王國維、穆旦、金庸等。王國維是我佩服的人物,他的故居當然不能不去一遊;比起徐志摩舊居,王國維故居便顯得簡陋了,前者是三層高的洋房,內部中西合璧,有很多房間,後者是古式屋子,面積不大,只有一個廳和三四個房間,而且頗為殘舊。我在王國維故居買了一本陳鴻祥著的《王國維全傳》,厚厚的六百多頁,是本很詳盡的傳記,希望這個暑假能有時間看完。
金庸書院是另一個值得去的地方,雖然是為了吸引遊客而建,但是設計得頗為風雅,有庭園氣象,就算不是金庸迷,走進書院裏,看到那些花園亭台,也會覺得心曠神怡。
海寧位於錢塘江畔,是個觀潮的好地點。這次我們沒有看到大潮,不過,第一次觀潮,即使不大,仍覺有趣,遠遠看見江上一條長長的白浪慢慢湧來,水聲越來越響,潮水經過時,近看可以見到滾動的浪花,跟海浪很不一樣。
王國維故居、金庸書院、和觀潮之處都在海寧市的鹽官鎮,鹽官還有一些古老大宅、房屋、和街道,由於遊客不太多,沒有過分商品化,保持了一定的古色古香。
由上海到海寧,只須乘一個多小時的火車,如果你到上海,便不應錯過海寧這個好地方。
1991年我去過海寧,中秋節觀錢塘江潮。
回覆刪除中秋節看到的,一定是大潮了。
刪除十年前我去過海寧,看過一次大潮氣勢磅礡呀!
回覆刪除我看過一些大潮的圖片,確是驚人。
刪除好一句「撥開了眼中的迷霧/仍是一片人間的煙塵」!
回覆刪除R.
謝謝。
刪除奇怪,為何總是朦朧迷霧...
回覆刪除總是?我經常用這兩個詞語嗎?
刪除不是您常用,而是人生為何總是(都在)朦朧迷霧(中)......
刪除如此這般朦朧地生活,莫非有什麼演化優勢可言?
我們總不免在朦朧之中,因為我們的所知必然有限,絕少能窺事物的全貌。
刪除所知有限,模糊不準確,未必一定是「迷」吧。
刪除「迷」似乎有種虛幻、欺騙的性質。
無論如何,謝謝您的新詩,我很喜歡。
只是對此句特別有感觸,冒昧多說了兩句,希望您別介意。
怎會介意?
刪除除了所知有限,還有難以消除的種種偏見,說是「迷」,也不無道理吧!
這還是有點難明,會不會只是換了個說法而已?莫非人有個機制,專門是產生偏見?若有,這有何演化優勢可言?
刪除這始終是首詩,可以容許不同的理解。
刪除為何一定要扯到演化優勢?
不是非要扯到演化優勢不可,只是好奇,
刪除這些不利生存的思維、心態,
不是早就該被淘汰掉嗎?
即使談演化優勢,也不可以這麼簡單便解釋到一些心理現象。
刪除偏見也有演化優勢的,比如在古代人就不好奢侈事事追尋真相,某些生死關頭下,一時偏見倒可以保命(比如偏見地認為風吹草動的草叢後有老虎——猜中可保命,猜錯不會死;但若堅持先追尋真相,則可能發現真是老虎時已來不及逃走。)。而問題是,現代生活的環境已改變了不少,但這些曾賴以保命的偏見本能仍根深蒂固未來得及擺脫出基因,那不合時宜的偏見本能就變了負資產。不過,就算偏見之而理代是負面,但若負面後果並不嚴重到影響傳宗接代,則其演化壓力之小,不足以將偏見排除出基因之外。
刪除當然,也別忘記Wong Sir一句:即使談演化優勢,也不可以這麼簡單便解釋到一些心理現象。
王教授竟然和徐志摩的孫女是朋友!徐志摩只這一個孫女嗎?
回覆刪除徐志摩有四個孫,三女一男。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