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2

硬要輸下去

我教哲學導論時,會間中和學生玩遊戲,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下這個就很好玩:

我拿出一張十元美鈔,叫學生競投,由二十五美分(one quarter)起價,每一次叫價加二十五美分,價高者得。假如學生甲叫到三元時便沒有人出價,十元鈔票便歸他所有,即是說他賺了七元。不過,這跟一般競投不同,就是出價第二高者也要付出叫的價;假如學生乙出二元半後就收手,輸給了學生甲,那二元半他仍是要乖乖奉上給我。

學生都會覺得遊戲簡單又有趣,雖然不知道我的目的,也很樂意參與。競投開始前,我會一臉正經強調那張十元鈔票我真的會送出,不過叫價最高的兩位同學也一定要付錢(我會加句:「身上無錢的請不要亂出價!」)。

每次總有幾個學生很踴躍出價,但很快便會只剩下兩人競爭,全情投入,互不退讓。當最高的出價逐漸接近十元時,兩個學生都會發覺不妙,其他的學生則會開始笑出來。然而,兩人都不會罷手,到其中一個出價到達十元時,必定會哄堂大笑,因為由這一點開始,兩位同學都只有輸的份兒了。

這個遊戲我只玩過幾次,但每次最高叫價都超過十元(最高的一次超過十五元),嬴的自然便是我。我當然不會要學生的錢,只說讓他們暫時欠著,遲些再追他們還,他們也知道我是說笑的。

遊戲完畢,我會問學生:「為甚麼剛才兩位同學明知在輸錢也繼續出價?他們有理由這樣做嗎?」通常會有學生提出那是因為他們都想比對方少輸一些,心理上是輸少當嬴,我便指出其實他們也知道鬥下去只會兩人都賠上更多的錢,那似乎很不理性,由此引導他們討論甚麼是非理性的行為、理性和非理性的分別應怎樣理解等等問題。

你可能認為是我的學生不夠醒目,才中我圈套,那我便要告訴你,這個遊戲不是我發明的,始創者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Max Bazerman,跟他玩的是哈佛MBA的學生。Bazerman叫學生競投的是一張二十元美鈔,他也是每次都賺錢;他的學生有錢,最高紀錄的出價竟超過二百美元!用二百多元投得一張普通的二十元鈔票,你說醒目不醒目?*


* 見Ori Brafman & Rom Brafman, Sway: The Irresistible Pull of Irrational Behavior, pp.30-32.

6 則留言:

  1. 睇嚟上你堂都幾好玩。

    E.

    回覆刪除
  2. E.

    希望我的學生也是這麼想。

    回覆刪除
  3. 睇你的blog 好玩有益:) So blessed your students.

    Wong Sir 問Bazerman學生, 醒目不醒目? catcat 感覺很難講... 因為,假定的前設有限制.

    假設,學生一開始,已志不在“二十元鈔票”,反正又有錢...結論可能不同. 你同意嗎?

    假如,學生真的是想賺錢,catcat覺得“三思而後行”和“多個朋友少個敵人”,先有機會贏.
    正如 Wong Sir 教落,CUT LOSS要有理性!!
    但知易行難, especially for an emotional cat :(

    回覆刪除
  4. catcat,

    //假設,學生一開始,已志不在“二十元鈔票”,反正又有錢...結論可能不同. 你同意嗎?//

    有道理,你也可以假設他們不志在輸去的二百多元。

    回覆刪除
  5. 有人贏的定義是賺了錢 有人贏的定義是賺了啖氣

    通常人們都會覺得較具體及物質化的東西才是 rational choice

    如果我覺得為了啖氣值得 你覺得不值得 自然會話我irrational

    回覆刪除
  6. 塔,

    如果兩人都為了啖氣,一路鬥下去,只會越輸越多,始終有個數目是他們認為不值得為了啖氣而出的。他們之所以是非理性,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是鬥下去的結果,卻仍不肯收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