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0

柏克萊精神


李怡昨天在《蘋果日報》的社論〈在趨炎附勢時代的抗爭〉裏提到了「在六、七十年代,美國民權運動、反建制和反越戰運動期間,大學城柏克萊幾乎沒有一間商店的櫥窗玻璃是完整的,但加州柏克萊大學仍然是無數人想入讀的頂尖大學」,我讀到這幾句時,自然而然望向書架上那本《柏克萊精神》。

那是台灣詩人楊牧的散文集,裏面有一篇文章的題目也是〈柏克萊精神〉,寫的是楊牧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的讀書經驗和這所大學對他的影響(楊牧是柏克萊的比較文學博士)。這本書我很久以前已讀過,此刻重讀這篇文章,以下這兩段,不禁令我聯想到香港的情況,感觸尤深:

「書要讀,天下事也要關心,這才是頂天立地的學者 [...] 但有時言心言性也會走火入魔,議論未定,敵已渡江,明朝就是這樣亡的。亡國之後再去呼號奔走,已經來不及了。」

「柏克萊使我睜開眼睛,更迫切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在觀察和認識之餘,我沒有感覺知識無能,我反而更信仰知識的力量。知識是力量,但知識不可以閉在學院裏,知識必須釋放,放到現實社會裏,方才是力量。」

港大學生衝擊會議大樓、包圍某些校委一事,學生的行動也許有可議之處,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行動是本於關心港大、關心香港,本於他們的危機意識 --- 意識到不能坐等「敵已渡江」才來行動,也是本於「釋放知識的力量」之精神。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認為港大學生的行動超越了文明社會所容許的程度,那只反映出她官大眼狹,不識柏克萊精神;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說行動中的學生像是吸了毒,不理性,而且是受了政黨操縱,那就不是眼界的問題,而是心腸的問題了。

香港人應該慶幸香港還有一些肯思考、敢行動的大學生,不是說他們做的就是對的,重要的是那關心社會的精神;假如所有大學生都自困於個人小小的世界,找到一份入息高的工作便於願足矣,目標只是掙錢買車買樓環遊世界吃的好穿的漂亮,那麼,香港的大學教育可以休矣!

楊牧說的「柏克萊精神」,不只是柏克萊獨有的,英美歐洲不少大學也有類似的傳統,延續至今,那是所有大學生和讀書人應有的精神。

20160126

柬埔寨之旅


柬埔寨是一個令人感到沉重的地方。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但吳哥窟的莊嚴壯麗難掩其頹敗殘破;吳哥城故壘蕭蕭,與熙攘的遊客對比出古今之變,人世幾回,歷史興替總無情 --- 當年盛極一時的王朝,如今只是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金邊的萬人塚和集中營是人禍的遺物,一層層疊得高高的人頭骨已夠嚇人,還有無數政治囚犯木然或面露恐懼的照片,描繪囚犯受虐和被處死的圖畫,加上那棵用來摔死嬰兒的大樹和到處可見的在泥土浮現的人骨碎片,身處此地,難免皺眉搖頭,慨嘆人禍之可怕;來到這裏還可以談笑自如的,只會是輕佻浮薄的人。說到談笑,我在旅途上見到的柬埔寨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是難得一見笑容,不少還在眉目間流露出憂愁,想是生活艱苦和看不到美好前景之故吧!

柬埔寨開始安定,只是十多年前的事,經濟主要依靠旅遊、製衣、建築、和農業;旅遊業雖算發達,但仍不方便自由行,所以我們是跟旅行團去的,一切不必自己安排。留了六天,由於旅遊點不多,所以沒有一般跟團的「趕鴨仔」情況,所到的每個地方都有充足的時間遊覽 --- 如果不是對歷史遺跡和文物有興趣的,甚至會覺得留的時間太長,看的都是大同小異。因此,到柬埔寨旅遊,絕不適宜攜帶兒童,會悶死他們的。

我們早知道柬埔寨全年天氣炎熱,但沒想到一月也會熱得那麼可怕,既炎熱且潮濕,就算不是在猛烈的陽光下,也是不出數分鐘便汗流浹背,要不停抹汗;「冬天」已是如此之熱,夏天更不敢想像了!還有,這裏蚊多蒼蠅多,預防蚊叮可以用蚊怕水和驅蚊手環,但蒼蠅則驅之不去,很多時候食物下肚之前都會先經蒼蠅品嚐。導遊已事先提醒我們盡量避免生冷的飲食,只飲瓶裝水;我腸胃敏感,因此特別小心,終於六天過後肚子安然無恙。

柬埔寨有自己的貨幣(里耳),但主要通行的卻是美金,不只是遊客用,柬埔寨人日常也是用美金的,一美元以下才會用里耳。遊客區賣的啤酒汽水,幾乎一律是一美元一罐,對大多數遊客來說不算貴,可是,柬埔寨人的平均收入每月不足一百美元,一美元一罐啤酒或汽水,以柬埔寨的生活水平,是昂貴到不得了!可是,這裏實在太炎熱,令我經常想喝啤酒消暑,一美元一罐,三美元一大瓶,我可以豪氣說聲「喝得起!」,因此喝了很多,對當地經濟作出了小小的貢獻。

順便一提,柬埔寨有不少中國遊客,我們在旅遊點和餐廳經常碰上,卻沒有見到他們有任何不文明的行為,只是偶爾聽到有較高聲說話的;反而是一些南韓的遊客在餐廳的食相不佳,也有點爭先恐後 --- 有興趣到柬埔寨的中國人,應該不會是教育水平低、財大氣粗的暴發戶吧!

柬埔寨值得一去,不過,一去便夠了。


20160112

暫停更新

博主外遊,五月二十至六月二日暫停更新,歡迎閱覽較舊文章,留言稍後回覆。

20160109

人的格局


形容一個人,可以用一些大刀闊斧的概念,例如「性情」、「人品」、「外貌」、「學識」、「教養」、「口味」,著眼於不同的方面,而這種輪廓式的形容,往往有品評的成份 (「學識高」、「性情真」、「人品純」等)。「格局」也是一個這樣的概念,但可以統合其他概念,用來形容人,其實挺有意思,卻較少人會運用,值得談一談。

「格局」原本是用來形容空間的佈置,例如建築和室內設計。格,是各部份的安排;局,是整體的效果。讓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蘇州園林和日本庭園,雖然同屬東方設計,格局卻大為不同 --- 蘇州園林的格局是以人為本,曲徑通幽的巧妙安排 (格) ,都是處處令人意識到身處其中之為雅事 (局);日本庭園的格局是以景物為本,樹草木石營造出寧靜致遠的氛圍 (格) ,就是要人渾然忘我 (局)。

那麼,人的格局又是甚麼的一回事呢?雖然這是一個引申的用法,但「格」仍然是指各部份的配合與否,「局」仍然是指整體的效果。這裏說的「各部份」,正是一個人的各大方面 (性情、人品、外貌、教養等) ,而「整體效果」就是這個人給別人的總的感覺和印象,及與別人交往時的暢滯順逆深淺。

人的格局可分大小,格局大的,不單止是各方面的質素都高,而且互相配合,令人感到其中藏著很多的可能,期待隨時有讓人耳目一新的表現;格局極大的,可稱為「格局恢宏」,這樣的人甚少。

格局小的,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各方面的質素都低,令人覺得一目了然、全無可觀之處,可稱為「格局狹小」;另一種是配合失調,雖然某一方面有過人之處 (例如很有才氣或學識過人),卻與質素低的一些其他方面格格不入 (例如品味惡俗或人格卑下),於是那過人之處給人「畸形」之感,同時又令質素低的方面更形低下,可稱為「格局畸小」。格局狹小的人隨處可見,凡夫俗子多如是;格局畸小的人不多,在亂世中較為顯眼,因為在這種秩序失控的際會裏他們有較多發揮的機會,卻往往成為亂世之妖孼。

20160102

親情和倫理


古往今來的家庭觀念,有各種文化差異,亦有漫長的歷史演變,要深入淺出地清楚說明其中種種差異和演變,恐怕非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不能。然而,關於家庭觀念,有一點現在已相當明顯,不必做學術研究也很容易留意到:西方的家庭觀念日趨薄弱,除了離婚率高,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間的關係也有嚴重的疏離問題。這個現象蔓延到一些已經西化的地方,例如香港,即使本來的華人傳統非常重視家庭關係,現在亦已大不如前了。

我在香港出生和成長,接受的家庭觀念是華人傳統的,長大後才離開香港,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說是近距離觀察到西方的家庭關係如何跟華人傳統的家庭關係形成對比。兩者的分別,不能簡單地衡量優劣;以下的說法,也許比較公道:西方的家庭觀念較個人主義,成員的關係主要靠個人的感情來維繫,因此,如果親情不足,關係便會疏離;華人傳統的家庭觀念強調倫理,成員的關係主要以道德要求來維繫,在親情不足時仍然可以關係緊密,但骨子裏卻是勉強的、甚至有點虛偽。

讓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美國人的父母子女之間很隨便會說「I love you」,表現出他們著重的是感情,這種感情不是道德要求,應該是自然的,有便有,沒有便沒有,不能勉強。另一方面,這種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西方人並沒有特殊的概念,以跟其他的「愛」分別開來。在華人的傳統,父母子女之間是不會說「我愛你」的,那不表示他們沒有感情,只是他們較含蓄,而且較重視行為表現。此外,他們有特殊的概念來表達父母子女之間應有的關係,子女向父母的,是孝,父母向子女的,是慈;這些關係有道德要求的成份,以孝為例,這方面的道德要求稱為「孝道」,是一種「道」,有不少行為上的規範。

「孝」這個字,英譯是「filial piety」;這不是一個準確的翻譯,只能夠表達「孝」的一方面,而且將這方面誇張了:「filial」一字是恰當的,指的是子女向父母的關係,但「piety」是「虔誠」的意思,未免太過有「敬拜」和「絕對服從」的意味。其實,孝不只有孝道,還有孝心;孝心,就是孝的感情成份。孝的這另一方面,《論語》裏有幾句表達得十分簡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4. 21)

這裏說的喜和懼,都是對父母還在生這一事實的感情反應,父母越高壽,子女便越喜,也同時越懼;假如沒有孝心,純粹在行為上遵守孝道,是不會有這種感情反應的。

其實,說到底,我還是認為華人傳統的家庭關係較可取。有些學者將儒家的倫理哲學理解為一種德性倫理學 (virtue ethics),強調的是德性的培育和德性在道德行為上的推動力,而德性不只是遵守道德原則,更重的是有相干的感情和判斷能力。我大致同意這個理解,也相信如果儒家的倫理教育推行得法,可以培育出家庭成員的有關德性,例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親情和倫理兼備,便不會出現家庭觀念薄弱的問題。當然,「推行得法」四字,卻是說時容易做時難!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6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