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論文提交之日,正是前路茫茫之時,是一點也沒有誇張的。
如果只是讀哲學本科,那麼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不會很難,尤其是在歐美,一些不要求專門知識或技術的工作,都有好些僱主樂於聘用主修哲學的,因為他們相信受過哲學訓練的人頭腦比較靈活,分析推理的能力亦較強。(註)
難找到工作的,是那些拿了博士學位,想當哲學教授的人。哲學讀到這個程度,大多是興趣使然,最理想就是有人給你薪水去繼續研究哲學;除了在大學教書,哪裏有這樣的工作?問題是過去幾十年哲學教席有減無增,而各大學卻依舊每年生產大量的哲學博士。到如今,即使是在最頂尖的大學拿博士,也大有可能多年找不到教席。
我有個朋友在波特蘭(Portland)的一間大學教書,幾年前他系裏有個助理教授的職位,招聘時沒有列明應徵者的學術專長,最後竟收到超過六百封應徵信!其實,即使是指明專長的,也隨時會有百多二百個人應徵,而且大多來自名校。
由應徵到受聘的整個漫長過程,可算辛酸。幾十封求職信寄出了,便等待第一次面試的電話或電郵。因為這一輪的面試都在十二月尾的美國哲學聯會東岸年會進行,所以十二月中旬便是望穿秋水的時間。每一個職位的第一輪面試都是從所有應徵者選出只有大約十人,能有七八個面試的,理應萬分慶幸。第一輪面試後會篩選剩三至四人,他們要先後到招聘的大學演講(有些還要示範教學),留兩三天跟教授、學生及大學的行政人員打交道,然後回家再等。
我幾經辛苦才得到現在的教席,可是,得到了之後卻不是十分滿足。我有兩個要好的同學,分別受聘於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相比之下,我難免心有不甘,認為自己不比他們遜色,沒有理由要在一間普通的州立大學屈就。幸而後來想通了:第一,他們應該事實上比我強;第二,即使不是,這世界不是凡事都有理由的;第三,我現在生活快樂,還不滿足就是自尋煩惱了。
(註)可參看這篇文章。
1973,我入香港大學哲學系那年,吳靄儀師姐剛拿了波士頓大學的哲學博士,系裡的Dr Ian Watson要辭職,正好有空缺,她也得不到教席。結果大學從英國聘請了Dr Davies。
回覆刪除Chris:
回覆刪除1973年吳靄儀才25歲,似乎仍未拿博士學位吧。(她是港大碩士)
題外話,如果她成為港大教授,應該是港大之幸,港大學生之幸。
吳師姐高我7屆,的確是新科博士。
回覆刪除準確一點說,應是73~74,我讀1st year之時。
二十五歲拿博士一點不出奇。二十一歲大學畢業,在美國不用先讀碩士便可直接讀博士,如果只花四年讀完,正好是二十五歲。
回覆刪除以吳靄儀的聰明才智,真的不出奇。不過,吳小姐的碩士在港大拿的。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她似乎不是拔尖入港大,在港人先拿頭士,再到美國,恐怕不是兩年間可以達成的事。
回覆刪除她曾在港大任職,以1973年能拿到博士,願意在港大任非教職,不是香港男女還實在太不平等(那時似乎已開開始提倡男女平等),她也太忠於母校了。她以後也在銀行任職,八幾年才到日月,不久再去英國讀法律……扯遠了。
已停刊多年的香港本土哲學雜誌《法言》第2期(1989年4月10日出版),當中有一篇吳靄儀的訪問。她說她唸哲學,「一讀便是十年」(見頁17),順此推論,她花了三年唸學士,兩年碩士,如果隨即到美國唸博士,則花了五年;她1948年出生,若20歲唸大一,則30歲才唸完博士,即1978年,依此反推,她在1973年該剛完成碩士課程。
回覆刪除看過~感覺各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