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臉書看到一條短片,內容是批評在線社交網絡(以下簡稱「社交網絡」),雖然我不盡同意,但不能否認它有警惕作用,而且講得有點哲學味,值得一看:
在社交網絡臉書看到這樣的一條短片,可算是諷刺。社交網絡的確提供了機會給人製造虛假的美好形象,例如照片只貼最美的、最幸福的、最容易令人 like 的;status update 務求顯示自己的學識、獨到見解、或其他個人的突出之處; 講經歷則大多報喜不報憂,就算報憂,也是選擇令人同情的事。所謂「虛假的美好形象」,不一定完全虛構,或假多真少,但總是有不盡不實的美化之處;這種自我美化,是人之常情,只是社交網絡提供了方便之途,令自我美化容易變得過份,甚至成為令人難以忍受的自我推銷。
短片還談到獨處(being alone)和孤獨(being lonely)的分別,其中一點很有意思:不懂得獨處的人,會不斷和其他人建立聯繫(getting connected),卻由始至終都是孤獨的,因為他們只求跟別人有某種形式的交往而不必獨處,人越多越好,重量不重質,缺乏坦誠和深入的溝通。這好像天天去只有點頭之交的大型派對,身處數百人之中狂歡,仍感孤獨;那跟三五知己促膝長談,是沒法相比的。
然而,不是社交網絡令人不懂得獨處,變得孤獨,而是不懂得獨處的人特別容易「濫用」社交網絡,結果只有表面化的人際關係,臉書朋友滿天下,卻沒有一個是深交。本來就懂得獨處、不覺得孤獨的人,情況便不同了,社交網絡可能會幫助他們建立新的友誼,或和失散的朋友「重逢」,得以延續昔日的感情。
最後這一點我感受尤深。這幾天有兩位「小朋友」從另外一個州飛來探望我,他們是我二十多年前當小學教師時的學生,其中一位是第一次再見面,之前只在臉書有聯繫。二十多年,大家都變了不少,這次再見面,卻一點隔膜也沒有;在我家裏一起煮食、看電影、閒談,很開心,還有頗深入的溝通。我們是臉書朋友,也是真正的朋友。
人可能有分「外向型」或「內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的人可能不是「不懂得獨處」而只是「不喜歡獨處」,他們可能因為認識的人多或者朋友多,因而使用社交網絡的機會也相應地多,但可能未必表示他們就沒有「三五知己」或「重質量」和比較深交的朋友?
回覆刪除當然也有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只是粗略地寫某類人。
刪除//最後這一點我感受尤深。這幾天有兩位「小朋友」從另外一個州飛來探望我,他們是我二十多年前當小學教師時的學生,其中一位是第一次再見面,之前只在臉書有聯繫。二十多年,大家都變了不少,這次再見面,卻一點隔膜也沒有;在我家裏一起煮食、看電影、閒談,很開心,還有頗深入的溝通。我們是臉書朋友,也是真正的朋友。//
回覆刪除這關係是屬於Aristotélēs所言的virtuous friendship嗎?
想問一下,當您與您的小朋友再見面時,是真的很開心嗎?(不是那種客套話上的開心,是真心的開心嗎?)
因為我好像也和您的小朋友一樣,有很好的「大朋友」,若您是真的很開心的話,有機會也想和大朋友再見面。
是真的開心。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