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1

略論詩的特質

對於「甚麼是詩?」這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法,甚至可以像 Louis Armstrong 回答 "What is jazz?" 那樣,說句 "Man, if you gotta ask, you will never know!" 便算了。雖然我喜歡 Armstrong 這個頗有智慧的答法,也相信「詩」沒有精準的定義,但我仍認為詩有特質,令它有別於其他文體。擁有大部份甚至所有這些特質而又符合格式的,便一定是詩;完全沒有這些特質的,即使符合了某種詩的格式(例如絕律的平仄韻腳或新詩的分行),也不是真正的詩(而只是打油詩或分行散文)。有時我們判斷不了一件作品是不是詩,是因為我們不肯定它是否有這些特質,或是因為它只有一小部份這些特質,介乎詩與非詩之間。

以下是我想到的詩的四個特質:

(1) 意在言外。司馬光《溫公續詩話》曰:「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何獨古人,今人亦然,且看瘂弦名作《坤伶》的最後兩行:

一種淒然的韻律
每個婦人詛咒她在每個城裏

為何是「一種」?為何「淒然」?為何有「韻律」?為何是「每個婦人」?為何她們都「詛咒」?為何「在每個城裏」?不把意思說盡說清楚,要讀者去問去想這些問題,這兩行詩才那麼可堪玩味再三。

再看蘇東玻的《廬山煙雨》: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主要說的就在首末兩句,是同一句,又可以說不是同一句,意思盡在言外,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2)  給讀者很大的詮釋自由,各取所需,作者的創作意圖並不是詮釋和欣賞的依歸。例如鄭愁予的《錯誤》,很多人都讀作浪漫的情詩,尤其是以下這幾行: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雖然鄭愁予自己說此詩寫的是他母親在戰亂中的閨怨,但我們把它讀作情詩亦無不可,詩就是容許這種彈性;就算是同一讀者,在不同時間也可以對同一首詩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詩中的文字容許便成了,沒所謂對錯。

(3)  句子的邏輯關係寬鬆,為求達到效果,甚至可以不講邏輯,不理會是否合理。最著名的例子,當然是杜甫《秋興八首》之八的頷聯:

香稻啄餘鸚鵡粒
碧梧棲老鳳凰枝

合理的寫法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平仄亦合;老杜那兩句是好是壞,可能見仁見智,但那至少是寫詩容許的。

再舉一個沒那麼極端的例子,是洛夫《蒹葭蒼蒼》的起首兩行:

假如隔著一層雨去聽
蕭瑟未必就是一種聲音

「蕭瑟」有二義,可解作風吹草木之聲,亦可解作景色之凄涼。無論蕭瑟是不是聲音,都不會因為隔著一層雨而變,洛夫這樣寫是不通的;然而,他這寫法更有深意,道出因景生情的層次,可說反常合道。

(4)  超越文字的一般用法,可以不遵守文法常規。E. E. Cummings 的一首詩有此一句:

if i love You

"i" 應大寫卻小寫,"You"  "Y" 應小寫卻大寫,不守常規,但有不言而喻的意義。再看瘂弦《給橋》的最後兩行:

遂心亂了,遂失落了
遠遠地,遠遠遠遠地

「遠遠遠遠地」連續四個「遠」字,不合文法,同一句有六個「遠」字,卻形音義都充份表達了「遠」的感覺,妙也。

我只舉了詩的四個特質,而且只是略談,但已寫得太長了,以後有機會再談吧。

24 則留言:

  1. 黃老師,我這首算得上是詩嗎?
    ------------------
    魚兒
    缸中的你看著鏡中的你
    我看著
    竟看到你看不到的憂傷

    回覆刪除
  2. 我來抽水:

    //(2) 給讀者很大的詮釋自由,各取所需//

    聖經?

    //(3) 句子的邏輯關係寬鬆//

    聖經?

    //(4) 超越文字的一般用法,可以不遵守文法常規。//

    和合本聖經?

    //擁有大部份甚至所有這些特質的,便一定是詩//

    四中三,和合本聖經一定是詩了,不要再拿科學和分析哲學的尺度來看待它吧!

    回覆刪除
  3. Meshi,阿Wong,

    似乎車公廟或黃大仙靈簽都符合(1)(2)(3)及(4)的條件喎!威人威威不是威?

    回覆刪除
  4. //黃老師,我這首算得上是詩嗎?
    ------------------
    魚兒
    缸中的你看著鏡中的你
    我看著
    竟看到你看不到的憂傷//

    - 算呀,而且不錯。(我姓「王」。)

    回覆刪除
  5. Meshi,

    我談詩,你過來講聖經,真是大煞風景!Anyway, 你說的都不對:聖經有不同的詮釋,但詮釋者大都認為詮釋有對錯之分(當然是自己的才對),而且不會不考究作者的意圖。聖經句子的邏輯關係並不寬鬆,只是很多句子不能當真而已。和合本聖經也沒有超越文字的一般用法或不遵守文法常規,只是生硬和沒有文采。

    回覆刪除
  6. karol,

    //似乎車公廟或黃大仙靈簽都符合(1)(2)(3)及(4)的條件喎!威人威威不是威?//

    - 那些籤語詩的確是詩呀!

    回覆刪除
  7. W.Wong,

    基本上你的論點我都贊同﹐可是還是那句﹐這類意和辭的要求﹐並非詩所獨有﹐其他文體也可以有﹐如簡簡單單的一篇抒情文。
    還是其實你認為﹐只要符合以上要求﹐即使它是首流行曲歌詞﹐也可稱作詩﹖
    當然﹐詩歌詩歌﹐詩歌本一家﹐我不是說新詩或舊詩不能拿來作流行曲歌詞﹐否則也沒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聽聞水調歌頭這個詞牌﹐好像本身也有曲譜的)

    回覆刪除
  8. Wong,

    //我談詩,你過來講聖經//

    只是想舉反例而已,不一定是聖經,佛經、道德經、南華真經都行。

    //不考究作者的意圖//

    其實欣賞詩歌真的不用考究作者的意圖嗎?我以前唸文學,學的是「知人論世」那一套,作者的創作意圖很重要呀。「作者已死」這種詮釋學的說法,不見得人人接受而成為詩的共性之一。

    回覆刪除
  9. 文少,

    //基本上你的論點我都贊同﹐可是還是那句﹐這類意和辭的要求﹐並非詩所獨有﹐其他文體也可以有﹐如簡簡單單的一篇抒情文。//

    - 你似乎假定了詩和其他文體涇渭分明,我則認為有模糊地帶和重疊之處(例如賦和駢文)。我講的詩的特質,不一定是詩獨有,卻是詩的常態。散文也可以間中有這些特質,但屬例外;假如一篇散文有大部份這些詩的特質,便可被稱為「散文詩」。

    回覆刪除
  10. Meshi,

    //「作者已死」這種詮釋學的說法,不見得人人接受而成為詩的共性之一。//

    - 我沒有說作者的意圖毫不相干,只是說假如讀者的理解跟作者的意圖不吻合,就欣賞而言也沒所謂。

    回覆刪除
  11. 「甚麼是詩?」確實是很難只有「一個」定義,更是難以有「量化」的準則。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代)的《毛詩序》,有說到「甚麼是詩?」: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大概意思為:詩,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裡是“志”,發出來成為優美的言語就是“詩”。情感鼓蕩在人心中,就會通過言語表達出來;如果言語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通過嗟歎來表達;如果嗟歎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通過歌唱來表達;如果歌唱不足以表達感情,就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手舞足蹈來表達

    相信這也可以是詩其中的一個「定義」,而詩發展到現今,除了古代詩,還有現代詩或新詩,還有人認為有很廣義的詩,狹義的詩,這相信都是因為人的情感表達是複雜的,多元的或多樣的有關。

    回覆刪除
  12. 王sir,很欣賞你如此將新詩抽絲剝繭,應該廣而傳之作教材.我也是在大學時遇上好教授為我打開新詩之門,中文詩英文詩也讀,但他也沒有你分析得那麼精準.
    我也很喜歡E.E.Cummings.

    f

    回覆刪除
  13. 文少,

    //還是其實你認為﹐只要符合以上要求﹐即使它是首流行曲歌詞﹐也可稱作詩﹖//

    我覺得這首流行曲歌詞也算是新詩。

    臉 (國語) 詞:林夕 唱:王菲

    呼吸是你的臉 你曲線在蔓延
    不斷演變那海岸線 
    長出了最哀艷的水仙

    攀過你的臉
    想不到那麼蜿蜒 
    在你左邊的容顏我擱淺 
    我卻要 繼續冒險

    最好沒有人會明白我說甚麼
    只有你聽懂我想甚麼 你一臉沉默甚麼 
    我沒說甚麼 我沒說甚麼

    濕濕的汗水不只一點點
    你眉頭是否碰上黃梅天
    來吧滋潤我的滄海桑田
    你每一臉 是我一年 已好久不見

    抽煙抽象的眼 雨綿綿 讓我失眠
    一點一滴的沉澱 累積成 
    我皺紋 在你的笑臉

    最好沒有人會明白我說甚麼
    只有你聽懂我想甚麼 你一臉沉默甚麼 
    我沒說甚麼 我沒說甚麼

    回覆刪除
  14. //你似乎假定了詩和其他文體涇渭分明,我則認為有模糊地帶和重疊之處(例如賦和駢文)。我講的詩的特質,不一定是詩獨有,卻是詩的常態。散文也可以間中有這些特質,但屬例外;假如一篇散文有大部份這些詩的特質,便可被稱為「散文詩」。//

    我承認﹐詩辭歌賦之間一些特質是共通的﹐一些古詩也因為漢語的發展和演變﹐而變得現在讀起來不怎麼壓韻。
    這些又進入陳雲時常批判的普通話沒入聲﹐粵語保留很多雅言的問題
    【注﹕其實閩語比粵語保留更多雅言和古詞用法﹐例如﹕粥稱糜這用法可追溯至魏晉時期。至於保留雅言﹐同是廣東方言的封開話﹐便比廣州話保留得更完整﹐當中還留有混濁音(笑)】
    問題是﹐不論古今也不分中外﹐詩和文之間在規格和要求上﹐分野都相對較大。
    中國自白話文運動後﹐文章主張「我口寫我心」﹐即使各地方言及語法不同﹐但白話文基本上都接近日常用語。
    現在的新詩﹐用詞上多用白話文﹐如果連規格上也和平日寫文章沒有差別﹐而意境修辭之類﹐也是文詩可共有的﹐這便會令普通人無所適從﹐難以辯別它何以成詩。
    我談的是一個規格﹑格式的問題﹐我不明白為何連一封公函也講求格式時﹐何解新詩倒沒甚麼格式。
    我也不明白﹐既然你說新詩其實也可像古體詩一樣﹐講壓韻﹑平仄﹑字數﹐只是不死守這些規條。既非不可為﹐為何不用﹖

    回覆刪除
  15. Wong,
    //那些籤語詩的確是詩呀//
    maybe I should study some 籤語詩, but I think they are over my head. 解籤老=詩評人? Interesting. --zpdrmn

    回覆刪除
  16. 神州﹕
    //「甚麼是詩?」確實是很難只有「一個」定義,更是難以有「量化」的準則。//
    很好﹐開始有些實質有意義的討論內容。

    我強調詩的「字義」﹐是因為這是哲人王的本行和看家本領(爆)

    聽聞在一個學說中﹐人類很多時的爭拗﹐源於雙方用不同的字義﹐去理解同一個字﹐最後便雞同鴨講。據講﹐厘清字義﹐有利於雙方在同一個共識下進行討論。

    你拿出〈毛詩序〉來「復古」一番﹐很好﹐這說法跟〈尚書‧堯典〉同出一轍。然而﹐這兩番古語﹐是在講述「詩的功能」﹐即指出詩是用來表達情感(志)的一種方法﹐而不是在談「詩的定義」。

    重要的是﹐中國詩歌自唐代近體詩誕生後﹐一直有一套相對嚴謹的寫詩規格和要求﹐這些格式確實是客觀的。

    正如王sir之前談絕詩﹐其他人包括你寫了一些韻腳詩﹐但平仄不合七絕﹐這便不是七絕。

    我談的詩應有規格﹐便是這麼簡單﹐你不要把「量化」一詞想得那麼複雜。

    換言之﹐詩在近千多年﹐都是有格式﹐也有一套詞牌﹐你聲稱自己寫〈十六字令〉﹐便要跟足字數和平仄﹐否則便是弄虛作假﹑濫竽充數。

    還有一個問題﹐我認為你和王sir也需正視的﹐新詩打破舊規格﹐目的何在﹐功能何在﹐利弊在哪﹖

    我已指出弊處在哪﹐你則只懂用冒犯性言辭說我食古不化﹐或者是因為新詩多以自由詩方式寫出﹐故誤以為只有自由詩才算新詩﹐韻腳詩派寫的新詩你則沒多留意。

    其實﹐我提出新詩也應有一套規格﹐我認為應回歸傳統﹐用回韻腳作規格。

    你當然可以不同意用韻腳﹐而提出用其他顯而易見的方式作規格。

    重申﹐我不是在全盤否定新詩﹐你也不要誤以為我跟王sir之間要拗個甚麼輸贏。
    在文學問題上﹐拗贏沒實質意義﹐思考怎樣向前進一步發展才是重點。
    我提出的質疑既不是我獨創的﹐大陸文學界在這問題也爭論了很多年。又﹐如果你有留意過大陸文學界的網上爭論敵話﹐你更會發現我的質疑是小巫見大巫。
    相比當年的韓寒﹐大叫甚麼「中國只需有流行曲歌詞得了﹐新詩存在很多餘」﹐我對新詩的態度倒沒這麼偏激。
    而我也不否認部份新詩有質素﹐但總沒有一套承先啟後的規格。更重要的是﹐由於太隨意﹑沒規格﹐令詩作質素參差不齊。

    回覆刪除
  17. 匿名君﹕
    //「還是其實你認為﹐只要符合以上要求﹐即使它是首流行曲歌詞﹐也可稱作詩﹖」
    我覺得這首流行曲歌詞也算是新詩。//
    其實﹐我認為新詩是可以用作流行曲歌詞的。
    又﹐其實不少流行曲歌詞﹐都具備部份新詩的特質﹐甚至有部份人認為﹐填寫流行曲歌詞在規格上﹐比新詩更嚴謹﹐因為歌詞要求協音﹐不協音不成歌詞。

    回覆刪除
  18. 文少,

    //我談的是一個規格﹑格式的問題﹐我不明白為何連一封公函也講求格式時﹐何解新詩倒沒甚麼格式。//

    - 怎麼沒有呢?分行就是格式啦!

    //我也不明白﹐既然你說新詩其實也可像古體詩一樣﹐講壓韻﹑平仄﹑字數﹐只是不死守這些規條。既非不可為﹐為何不用//

    - 有些新詩是押韻的,我也寫過押韻的。我說的只是不押韻也可以是詩,如果本來只是無詩意的分行散文,改幾個字變成押韻也不會立刻變得有詩意,為何你認為押韻對詩這麼重要呢?

    回覆刪除
  19. 文少,

    //至少﹐規範化能確保一定的質素﹐同時避免出現濫竽充數和弄虛作假的現象。//

    - 就算新詩規定押韻,也一樣會有很多濫竽充數和弄虛作假的作品,因為押韻是很容易的事。

    回覆刪除
  20. 光談押韻而不論平仄,寫出來的文字未必順口。流行曲裡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往往為了押韻,重覆在句尾用死幾個字,或者犧牲句身其他字的音調,破壞整篇歌詞的美感和邏輯。教會裡唱的聖詩也有許多反面教材。

    我同意王sir對新詩的見解,但同時(偏執地)認為沒有節奏感,不能誦詠的,不能算是好詩。王sir文中所舉的例都抑揚頓挫,可誦性高。押韻與否,對我來說,不太重要。

    回覆刪除
  21. Scorpio,

    //同時(偏執地)認為沒有節奏感,不能誦詠的,不能算是好詩。//

    - 非常同意。

    回覆刪除
  22. Wong,
    After I've given some thoughts about this entry, I have these:
    Is point #1 意在言外 the same as 言盡意不盡?
    Point #1 gives rise to #2 (not necessarily but quite likely). When different readers interpret the 意 in 意在言外, they have 很大的詮釋自由.
    Point #3 and 4 are (or can be used as) tools/ tricks to get or to accentuate the effect of #1.
    Please comment. --zpdrmn

    回覆刪除
  23. zpdrmn,

    //Is point #1 意在言外 the same as 言盡意不盡? //

    - No, I don't think they are the same. If it is 言盡意不盡, then some of the 意 is still in the 言. If it is 意在言外, then the 意 is not in the 言 at all.

    I agree with the other points.

    回覆刪除
  24. Wong,
    thanks. I see the difference. --zpdrm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