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2

質的進步

做學問的人,應該都會不斷力求進步,求的不只是量的進步,還有是質的進步。

量上的進步不難,只要肯不斷啃書、吸收新的資料,知識的量自然會增加;例如你以前對Kripke的哲學一無所知,現在讀了一些介紹Kripke的書,甚至讀了他的Naming and Necessity,那麼你的哲學知識肯定是增加了。可是,知識量的增加並不保證學問層次的提升;你現在是知道了不少Kripke的理論和見解,但你對哲學問題的了解和處理能力可以仍然跟以往差不多。

怎樣才算在學問上有質的進步?我的看法大底是這樣:要有視野的改變,才會有質的進步。這種視野的改變不但會令你看到自己的錯誤,還會令你意識到從前的理解是如何的片面和不夠深入;正面來說,這個新的視野令你看清楚一個問題裏的重要關節和問題與問題之間的脈絡及關連,是樹木看多了的同時,森林的全貌也更了然於胸。

質的進步,有時是漸進而來,有時是頓悟而得,要看天資、努力、和機緣,很難強求。

說這些,是有感於自己沒有質的進步已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了。既難強求,惟有繼續努力,在這個暑期集中思考一兩個問題,希望三個月後驀然回首,更上層樓,望盡天涯路。

36 則留言:

  1. /* 質的進步,有時是漸進而來,有時是頓悟而得,要看天資、努力、和機緣,很難強求。*/

    同意。

    回覆刪除
  2. >你現在是知道了不少Kripke的理論和見解,但你對哲學問題的了解和處理能力可以仍然跟以往差不多。

    我覺得,這正是(分析?)哲學之所以難的地方。

    回覆刪除
  3. CYC,

    這也不限於分析哲學,很多人讀了一大堆Heidegger, Foucault, Gadamer,仍然只是懂得胡說八道。

    回覆刪除
  4. Wong,

    很多人讀了Heidegger、Foucault、Derrida、“東方哲學”之類可以胡說八道,沒什麼長進,但問題是,他們同行可能不覺得這有什麼,你仍然可以繼續寫下去,繼續開展你的“研究”。

    相反,你讀了Kripke和Lewis,當然還可以隨便引伸,胡說八道,不過,如果在場有比你精的同行,那你很快就會被抓住痛腳,然後就是被好好修理一番。又或者,你讀了他們沒什麼長進,結果就只能在些小骨節處上做功夫,但這樣的成果,同行翻一翻,就洞若觀火。這兩點,我都有過教訓

    分析哲學的難,在於你真的不能亂來,總是有人把你看得清清楚楚。當然我可能是在“妖魔化”其他研究,所以上面加了問號

    回覆刪除
  5. CYC,

    我很同意你的說法。分析哲學容許你膚淺或鑽牛角尖,但胡說八道則很難了。

    回覆刪除
  6. CYC,

    不過,我聽說香港某大學一自稱分析哲學家的教授,就經常胡說八道,卻不斷升職...

    回覆刪除
  7. Wong,

    真的嗎,實不相瞞,我正打算回香港。希望你說的那位不是我正在聯絡的那位

    回覆刪除
  8. Wong,

    現在是在這樣打算。

    回覆刪除
  9. Wong,

    謝謝。

    你說的那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不是我認識的人。

    回覆刪除
  10. CYC,

    這樣臭名昭彰的「分析哲學家」,恐怕只有一位。

    回覆刪除
  11. Wong,

    我很多時都很蠢鈍,又唔識轉彎、又唔識拍馬屁、又不屑很多大眾的暴力 (例如在工作間裡大家都默定工作不應太出色,以免攪壞個市)。

    不過,馮姓哲學家真的名氣很大啊。

    重有個王姓的中國哲學家,也不皇多讓啊。

    回覆刪除
  12. yan,

    姓馮的很大名氣嗎?你指在香港哲學界?

    王姓的中國哲學家我倒估不到是誰。

    回覆刪除
  13. Wong,

    正言若反啊!

    王姓的已退休多時,我讀本科時他在莊子哲學課大講原來蘋果、番茄及胡椒等均是中國的原產,尤為深刻。

    回覆刪除
  14. yan,

    退了休的,我知你說誰了!

    回覆刪除
  15. 我好像沒有猜錯。

    (王的我就不知道了)

    香港流行的某種“東西合壁”,真系作惡多端,誤人子弟,遺禍人間……

    回覆刪除
  16. CYC,

    東西合壁,呃人唔識。

    回覆刪除
  17. 馮姓教授是沙田大學畢業的,他是否哲道行者的學生?

    回覆刪除
  18. //馮姓教授是沙田大學畢業的,他是否哲道行者的學生?

    我曾受教於他的中國哲學課。印像中馮沒有跟過行者寫論文;那時又覺得他們年紀相差不多。

    其實我覺得馮姓哲學家是一個幾好的老師;他諄諄善誘。

    回覆刪除
  19. yan,

    原來你是馮的得意門生。我也應認識一個人跟他寫博士論文,又是一件東西合璧的傑作。

    回覆刪除
  20. Wong & yan,

    其實我沒有接觸過香港哲學界,也沒學過“中國哲學”

    馮、王和行者,只大概看過或知道他們的著述。我以上是說得過分了

    回覆刪除
  21. CYC,

    我不覺得你說得過份,即使是,在我這裏也沒所謂。

    回覆刪除
  22. Wong,

    謝謝.不過我看來應該慎言.

    (也免得像那位教授一樣"露底")

    回覆刪除
  23. Wong,

    //原來你是馮的得意門生。

    你說錯啊。1. 我的樣子不得意。2.馮不會因我而得意。3.我又不因為受教於也而感得意。

    無論如何,都不甚得意。

    回覆刪除
  24. yan,

    我覺得你幾得意喎!可惜你唔係我學生。

    回覆刪除
  25. Wong,

    人生經常不盡如人意。

    有飯開,有書讀就好。

    回覆刪除
  26. yan,

    說得對,不過這留言似乎應放在我今天(5.17.2010)寫的文章之下。

    回覆刪除
  27. Wong,

    有感而發,請別介懷。

    回覆刪除
  28. CYC,

    // 我以上是說得過分了。

    真的不過份。後來看他的哲學論文,什麼德古拉星人,真的莫名其妙。

    回覆刪除
  29. CYC,

    查正:是德古來星人先係。

    回覆刪除
  30. yan,

    哈哈,該文我原來剛入大學時曾拜讀過。雖然作者名忘了,但印象深刻。那時我真覺得是篇讓人耳目一新佳作——原來thought experiments是可以這樣用的!

    多謝你的提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