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6

也談「拾級而下」

練乙錚一篇  <特首民望拾級而下 本是黨的理性期望〉,令網友荒言慨嘆中文水平日下;他認為「拾級」是逐級登階之意,說「拾級而下」就跟說「抬頭望地」一樣不通。我沒有他那麼肯定拾級只可以向上,便跟他討論起來,他引用多部字典來支持「拾級一定向上」之說,我則越討論越懷疑此說是否成立。

我懷疑的理由不是語言的用法是約定俗成、習非成是,而是「拾級」也許本來就沒有向上之意(因此就沒有所謂「習非」)。然而,「拾級而下」的習用也不容否認,我在網上隨便一查,便查到張愛玲、龍應台、陶傑、梁文道、林燕妮、倪匡都用過「拾級而下」,連金庸的《連城訣》也有一句「拾級來到樓下」,顯然不認為「拾級」一定向上。較遠的還有周作人、俞平伯、和林琴南;再查下去,更乖乖不得了,連明朝的徐弘祖在《徐霞客遊記》裏也這樣寫:「拾級直下,一里抵塢底,東峽水西南注,遂橫涉之。」

當然,他們可以全都錯了,但我們應該問:為何他們會用「拾級而下」,卻無一人會犯「抬頭望地」之錯呢?那至少是因為「抬」字明顯有向上之意,而「拾」字卻非如此。不過,不明顯,可能事實上有;幸而中國文字大多仍可以追本溯源, 我稍為查覽,便看到字典辭書在解釋「拾級」一語時,都是追溯到《禮記》〈曲禮上〉的「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這兩句漢代鄭玄注云:「拾當為涉聲之誤也。級,等也。」涉等,卻不一定是由下一等往上一等去。唐代顏師古則認為鄭注此說「近乎穿鑿」,他的看法是「拾者,猶言一一拾取」(見《匡謬正俗》卷三),那是當「拾級」是比喻了,可是,拾取也可以是向下的呀!

鄭玄在《儀禮》的注裏甚至直接用了「拾級而下」一語:「不拾級而下曰辵。」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辵」字一條下云:「鄭意不拾級而上曰栗階,亦曰歷階。不拾級下曰辵階也。」段雖引的是鄭注,但他自己也照用「拾級而下」一語,可見並不認為此語不通。「不拾級而下」這裏不能解作「不上階而下階」,因為段注是對比「栗階」和「辵階」:不一級一級上(不拾級而上)叫「栗階」,不一級一級下(不拾級而下)叫「辵階」。

那麼,為何字典辭書大多說「拾級」是逐級登階之意?這可以是因循之病,這些字典都沒有說明「拾級」為何一定是向上的。其實,有些字典也有解「拾級」的「拾」為「涉歷」,「拾級」只是指在階上一級一級地走,那就沒有向上之意了。

你可以選擇當個「字典派」,像荒言兄那樣,『這個詞在大部分字典詞書仍未更新至可以跟「而下」連用時』,『仍會堅持「拾級」只解作「逐級登階」』,不過,既然沒有人解釋過「拾級」為何有向上之意,而「拾級而下」一語由漢代歷明清到現代都一直有人用,其中更不乏文字學家和大作家,那麼見人用「拾級而下」時,即使不同意,大概也難以肯定那必然是錯的了

拾級拾級,拾取石級,那是個很美的比喻。向上拾取,美;向下拾取,一樣美

26 則留言:

  1. 謝謝唷,辛苦了。(coffee)

    回覆刪除
  2. 馬可心,

    不辛苦,我喜歡咬文嚼字。

    回覆刪除
  3. 很奇怪,既然「拾級」沒既定上下之意,為何大多數人以為拾級一定是向上?這槪念,當初何以習成?

    我又想起哥白尼日心說。

    也許人都受先入為主影響,尤其是反証的証據不足時,對固執的人來說,先入者的印象太深,很難更改。冥頑不靈與擇善固執其實差不多,若冥頑得來以致看不到/拒絕相信可能對的反証,這冥頑就累事了。

    (順便說句,為何你每次與人以事論事,總會引來一兩個茂利以為你想博出位引人注目惹事生非?你的形象一定有問題嘞,死火!)

    回覆刪除
  4. karol,

    //為何大多數人以為拾級一定是向上?//

    - 這個我可不肯定;用「拾級而下」的人多著呢!

    //為何你每次與人以事論事,總會引來一兩個茂利以為你想博出位引人注目惹事生非?//

    - 因為我惹火!

    //你的形象一定有問題嘞,死火!//

    - 係呢!不如貼張我嘅忠厚樣貌照片係度,可能會有個較好嘅形象...

    回覆刪除
  5. 在語文有約定俗成、習非成是的變通特性中,我偏向比較要堅持對錯的是涉及與字根/語義不符的情況,就如王Sir你研究「拾」字認為無「向上」之意故不能說「拾級而下是錯」的方法一樣。(不過說到底也是比較要堅持對錯,而非絕對,比如「亦」字就是用法已乖離原初語義但是說不上錯的一例。)

    回覆刪除
  6. 以前亦有人批評報章娛樂版說女明星「下嫁」富豪, 根本不通。因女明星又非皇帝女, 何來「下嫁」?
    不過我後來又在白先勇的名作《台北人》中, 讀到舞小姐「下嫁」富商的說法。
    至今我仍未能搞清楚誰是誰非。

    回覆刪除
  7. 純純男子漢7/26/2011 10:00 上午

    "拾級而上"我都係頭一次聽..真是才疏學淺...^^"
    單就字面解,拾級是行樓梯,但是步履有點吃力似的,因為"拾"通常指在地上拾起,要彎低身段,行樓梯行得彎低身,自然感覺很吃力了.這是我對"拾級"的解釋.
    那既然"拾級"是指行樓梯,那麼樓梯可以向上行,自然能向下行了.
    有時文字可作變通,只要變通時能切合表達所想表達的就可以了吧.每每也要引經據典而行,文字就不能活了吧.

    回覆刪除
  8. 我認為﹐現在的人將拾級的「拾」當作「十」的大寫
    所以拾級而上=十級而上﹐即一次上十級﹐解暴升
    拾級而下=十級而下﹐即一次下十級﹐解暴跌
    很明顯﹐練文中的「拾級而下」﹐似是說煲呔民望「十級而下」﹐而非「拾級而下」也。(笑)

    回覆刪除
  9. 又﹐我有此一說﹐是因為如練想說曾蔭權民望一步一步下跌﹐為何有「每況愈下」(不是每下愈況)不用﹐而要用「拾級而下」呢﹖
    因此﹐如果「拾級」是被人解作「十級」時﹐執拗「拾級」的拾是何意﹐是絕對沒意思的。

    回覆刪除
  10. Heiman,

    //(不過說到底也是比較要堅持對錯,而非絕對,比如「亦」字就是用法已乖離原初語義但是說不上錯的一例。)//

    - 同意。

    回覆刪除
  11. 楚門,

    //以前亦有人批評報章娛樂版說女明星「下嫁」富豪, 根本不通。因女明星又非皇帝女, 何來「下嫁」?不過我後來又在白先勇的名作《台北人》中, 讀到舞小姐「下嫁」富商的說法。至今我仍未能搞清楚誰是誰非。//

    - 這已不是文字的問題而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了。

    回覆刪除
  12. 純純男子漢,

    //有時文字可作變通,只要變通時能切合表達所想表達的就可以了吧.每每也要引經據典而行,文字就不能活了吧.//

    - 當然不能凡用字都要先引經據典,但在討論用字的對錯時就須要這樣做了。

    回覆刪除
  13. 文少,

    //又﹐我有此一說﹐是因為如練想說曾蔭權民望一步一步下跌﹐為何有「每況愈下」(不是每下愈況)不用﹐而要用「拾級而下」呢﹖//

    - 我也可以問:假如他的意思是十級而下,那麼為何有個簡單的「十」字不用而用「拾」字?

    回覆刪除
  14. 精彩!點解你唔去寫專欄,讀者面廣很多。

    回覆刪除
  15. Yan,

    多謝!呢篇我自己都幾滿意。專欄?俾人霸哂喇!

    回覆刪除
  16. 古人穿裙子,上樓或下樓都要彎腰,用手提起裙邊,小心而上,或而下,故謂拾級.....

    回覆刪除
  17. //古人穿裙子,上樓或下樓都要彎腰,用手提起裙邊,小心而上,或而下,故謂拾級.....//

    - 聽來有道理,但不知會不會是想當然?

    回覆刪除
  18. //我也可以問:假如他的意思是十級而下,那麼為何有個簡單的「十」字不用而用「拾」字? //
    我的意思是﹐其實究竟有多少人﹐包括那位練君﹐知道「拾級而上」的典故﹖「拾級」的「拾」是啥意思﹖
    其次﹐我相信「拾級而上」是從《禮記》〈曲禮上〉談訪客來訪時的禮儀﹐主客出入次序等。原話如下﹕

    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客若降等,則就主人之階。主人固辭,然後客復就西階。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上於東階則先右足,上於西階則先左足。

    這兒談的東階﹑西階﹐是以前正門門口﹐是一條樓梯分成兩邊的﹐如網頁內的圖﹕
    http://www.hottoo.com/Article/shy/200804/20257.html

    「拾級而上」是從這番話衍生出來的﹐其意思亦慢慢變成了逐步攀升之意。
    由於整番原話本來就是談「上階」的規矩﹐而不是談「下階」的。因此﹐我們至少可以斷定﹐是先有「拾級而上」這成語﹐其後才衍生出所謂的「拾級而下」

    而我相信﹐當年鄭玄提「而上」﹑「而下」的論點時﹐本來也是從此主客禮儀本身出發的﹐即是「下階」的規矩應該跟「上階」的規矩一樣。

    回覆刪除
  19. 文少,

    //整番原話本來就是談「上階」的規矩﹐而不是談「下階」的。//

    - 對,但那不表示「拾級」有向上之意。假如我寫一篇文章全篇講在湖裏游泳,那不表示「游泳」有在湖中之意。

    //我們至少可以斷定﹐是先有「拾級而上」這成語﹐其後才衍生出所謂的「拾級而下」//

    - 不可以,因為《禮記》〈曲禮上〉原文沒有「拾級而上」一語,到漢代鄭玄時「拾級而上」和「拾級而下」兩語都有了。

    回覆刪除
  20. 天下本無事 ......... 也可以自鳴得意 ...

    練文說 : 特首的 ... 終點民望並不重要,因為再沒有使用價值,太高了不僅是一種浪費,甚至還可能是有害的 (特首民望如此拾級而下,實際上是數理控制論應用在胡所處的主客觀條件下的揀選特首,以及操控他辦「好事」的最優方案特徵,故此方案堪稱「胡氏優選法」)。

    都是文少讀得精, 讀得準. 練真的是在說十級暴跌呀! 因為特首的終點民望是要跌個稀巴爛的, 這才符合數理控制論的應用. (數理控制論 = digital control theory so 練 must be referring to numbers and 十/拾 is a number.)

    回覆刪除
  21. 我要自首了:練文我只讀了三四段,沒有讀完。不過,文少的讀法對又好,錯又好,對我和荒言的討論也不重要,因為荒言只是用練文為例子而帶出「拾級必然向上」論。

    回覆刪除
  22. //我要自首了:練文我只讀了三四段,沒有讀完。不過,文少的讀法對又好,錯又好,對我和荒言的討論也不重要,因為荒言只是用練文為例子而帶出「拾級必然向上」論。//
    反對|
    練氏怎樣理解「拾級而下」﹐是很重要的﹐反而「拾級」可否配「而下」﹐才不是重點。
    因為荒言當初是抨擊練氏用「拾級而下」是錯的﹐如果練君一開始就不明甚麼是「拾級」﹐將「拾級」的「拾」當作「十」的大寫﹐他口中的「拾級而下」就跟你們現在討論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練君已為「拾級而下」衍生了一個新意思﹐或者可以說他在扭曲「拾級」本來的字義。

    回覆刪除
  23. 文少,

    我的意思是,即使沒有練乙錚這篇文章,我和荒言仍可以有相同的討論。事實上,荒言數月前也批評過其他人用「拾級而下」,假如我當時反應,那討論會和現在差不多。

    回覆刪除
  24. 我覺得拾也有收拾、收集的意思
    所以若是形容逐步前進,不管向上向下都合情合理:)

    回覆刪除
  25. 荒言寫「拾級而下」,本就意在招搖,王教授保持學者風範,跟他講學說理,這類人自會饒舌耍嘴,殊不足怪也。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原來這已是六年多前的事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