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歲電影武術指導及導演唐佳墮樓身亡,看報道後有點感慨。唐佳的妻子是粵語片著名女星雪妮,兩人結婚五十多年;唐佳之死,一說是雪妮罹患胰臟癌,須住院治療,情況嚴重,他不堪壓力,因而自殺。還有報道說唐佳曾向兒子表示,希望能和妻子共赴黄泉;不過,他這樣先走,這個希望是不可能實現了。
唐氏夫婦婚姻關係如何,我當然不得而知;如果真的是鶼鰈情深,那麼,唐佳那個「共赴黄泉」的希望,便容易理解,只可惜做不到。一個人找到理想的伴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始終如一地互相深愛,是天下一等一的幸運與幸福,可遇不可求。然而,到兩人都垂垂老矣,其中一個先走,繼續生存的那個時刻思念對方,頓覺孤寂難堪,人生殘缺;就算有非常關心自己的兒女和親友,也肯定無法重新感到人生美滿,甚至在連綿的心靈痛苦中度過餘下的歲月。
我曾經在《蘋果日報》專欄寫過一篇文章,講述年邁的(九十七歲)哲學家 Herbert Fingarette 如何不願意死去,儘管客觀上他可說已生無可戀,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愛妻數年前逝世,令他經驗到自己的生命從此有一個無法彌補的大洞。「無法彌補的大洞」是很恰當的比喻,這樣的大洞,空淒切,任何人都不能彌補。
如此看來,恩愛的老夫老妻,早死的那個(一般來說)會經歷少一些痛苦的日子。既然深愛對方,自然不想她/他多受痛苦。那麼,是否便應該希望對方比自己早死?如果想自己先走,是不是自私?
理性上說,是應該這樣想。可是,人並不是純粹理性的動物,人的情感很多時候不受理性規範,難以用理性衡量。你深愛一個人,情感上自然不想她/他死,想兩人一直在一起;你也不想自己先走,因為你走了,還是不能和她/他在一起。因此,你最想的,應該是唐佳說的「共赴黄泉」。其實這是可以做到的,但很少人會做得出,那就是一起自殺。除了這樣,就是靠運氣了:兩人同時意外身亡。
不少人忌諱談死亡,但我百無禁忌,故可暢所欲言。
明顯地雪妮星運正隆時嫁給唐佳,唐佳必是萬分感激雪妮。加上二人好像長期形影不離,直到雪妮得要長住醫院治病,出現看似沒有明天的逆境,和那種因深愛卻分離而產生的孤獨和痛苦,(可能 王教授 並無類同的經驗吧,也許 王教授 把自己最失意之時的感覺乗上一個倍數,直到自己也可能頂唔順...,)加上唐佳亦已八十八歲,從其早前的照片看其面容,可見唐佳可能已有一點老人抑鬱症,其思考力已不可跟 壯年的 王教授 比較。所以那個不幸的發生,可以猜估雪妮可能病重至不能正常反應,否則唐佳必會期待每天去探望雪妮,而或能暫時逃離那個抑鬱與孤獨結合出的死局。
回覆刪除講咁多八卦,為提出一個 王教授 沒在文章中講及的因素: 老人抑鬱症。當抑鬱症發作時,一切預早的人生安排和構思,皆會失蹤無影。如同俗語講:“鬼上身”。當抑鬱症的鬼魔纏身並且發作,並非人人皆有合時的智力去壓止和驅走它的。
總之唐佳的選擇,真係見者傷心。
謝謝,我確實沒有考慮老人抑鬱症。無論如何,我無意責怪唐佳,正如我在文中說,「人並不是純粹理性的動物,人的情感很多時候不受理性規範,難以用理性衡量」;而你也說得對,唐佳的選擇,見者傷心。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