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都付哲談中》自序與前言

 



【拙著《都付哲談中:當代世界的十個大哉問》(與劉創馥合著)已經出版,即日可在網上訂購,七月中在香港各大書店有售。請多多支持,謝謝!以下是我寫的自序與前言。】

 

自序

這是我與創馥合著的第二本書,同樣是對話錄,但跟五年多前的《宗哲對話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我們這次沒有扮演角色,而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本對話錄是我們十次筆談的真實記錄,每次都是硬橋硬馬的「交手」,雖然沒有絲毫較量或爭勝的意味,但肯定各自全力以赴,見招拆招,有攻有守,以澄清和論證自己的見解。

是我提議寫這本書的,創馥聽後欣然接受。有這個提議,不但因為第一次合作愉快,寫成了一本我們都滿意的書,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因為我希望更深入地思考幾個大問題,或至少能好好整理自己的了解和看法,而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跟一位思考能力高、知識豐富、立場可能和自己不同的朋友討論。創馥自然是最佳人選。

說到立場可能不同,其實,基於對創馥的認識,我早已估計他至少在幾個大問題上跟我有大相逕庭的看法;結果證明我的估計是正確的,我們不同意之處甚多,有些可以說是世界觀和人生態度的根本差異。這可好了,假如他和我「同聲同氣」,也許到頭來只是互相強化已有的相同見解,因而難以反省到可能犯的錯誤。每當創馥反對我的看法時,我都被迫深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理;每當他從我沒有想過的角度看某一問題時,我都有「怎麼我以前想不到?」的開眼界之感。

每個人都有心理、經歷、學養、環境和視角等各方面的限制,無論多聰敏,學問多博大精深,總有盲點、一葉蔽目和兼顧不到之處,需要不斷自省,也需要別人的提醒,才可以衝破限制,更上層樓。這十次筆談,對我來說就是十次自省,十次提醒,十次虛心的學習。

書裏討論的十個問題都是創馥和我認為十分重要的,而相信愛思考的人至少對其中一些問題感興趣。這是十個很複雜的問題,有多個層次和面向。稱我們的筆談為「哲談」,不是因為這十個問題都毫無爭議是哲學問題,而是因為我們在討論時運用了哲學的知識以及哲學的論證和思辨技巧;無論如何,即使問題本身看來不那麼哲學(例如「人工智能值得擔憂嗎?),但在討論過程中往往顯示了問題的一些哲學面向(例如人類的自主性)。另一方面,雖然我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不是推廣哲學,但希望我們的討論能有少許示範作用,讓讀者認識到一些哲學論辯的特色。

書名「都付哲談中」顯然脫胎自楊慎名作《臨江仙》中的那句「都付笑談中」,但不純粹是文字遊戲。我很喜歡這首詞,百讀而不覺陳腐;每讀到「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都感到一種變與不變的平衡之美,而美中卻有擺不脫的幾分悲涼。這感受,是入世與超越的交疊,也是我思考哲學時經常有的感受。

本書由開始寫作的 2019 年中到完成的 2021 年底,歷時兩年多。在這段時間,創馥所處的香港詭譎動盪,而我所處的美國也風起雲湧;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超過兩年,在我執筆此刻仍在肆虐,不知還會糾纏多久。所謂多事之秋,莫此為甚。當外在的世界令人焦慮失落,哲學思考也許是一種逃避,但不能抹煞的是,鑽進大問題裏而有撥開雲霧之感,那種知性滿足是巨大而深刻的。



前言

本書是真實的筆談記錄,每個筆談開始前,兩位作者只是商量討論的大致範圍,沒有預設的結論,也不知道對方將會提出的論點或論證。當然,筆談記錄的初稿在文字上難免有砂石,必得剔除,例如冗贅的表達方式和不夠通順的句子,但這些修改和潤飾並不涉及討論的實質內容——十次筆談記錄的定稿仍然全是「原汁原味」的。

兩位作者對很多論題的立場都不同,而最後亦往往沒有達至共識;然而,這不表示討論是白費了,因為討論的過程能加深對論題的理解,而即使沒有改變基本的立場,也會有些修正,或想到全新的論據與論點以支持原有的立場,那已是一種進步。讀者不妨想像自己參與討論,慢慢地讀,在不同意之處多加思考,也許讀完後會修正自己的看法。

各章的內容獨立,儘管較後的篇章偶爾提到較前篇章的論點,但讀者不必順次序閱讀。此外,各章的深淺程度沒有太大的分別,有些段落較為抽象,但也不至於很難懂,對讀者的要求不過是認真思考和多一點耐性而已。

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接納本書出版,並感謝負責的各編輯同事對書稿提出的修訂建議。李玉琼女士與編輯余敏聰先生分別細心審校全書,令本書避免了不少文字上的錯漏,我們深表感激。多謝孟繁麟教授對第四章及第五章提出的寶貴意見。陳祖為教授、關子尹教授和邵頌雄教授慷慨撥冗為本書寫推薦語,我們衷心感謝。最後,要特別向設計師顏倫意先生說聲謝謝,因為他再一次義務為我們設計封面,可說是錦上添花之美事。

13 則留言:

  1. 我從鳴謝沒頭銜的「李玉琼女士」中看到愛,密+蜜

    回覆刪除
  2. "人工智能值得擔憂嗎?"
    嘩! 三十多年前的舊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三十多年前的 AI 和現在的不可同日而語。

      刪除
  3.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artificial-intelligence/

    回覆刪除
  4. AI的技術是改進,不過哲學問題仍是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多哲學問題更是千百年前的舊問題.

      刪除
  5. 說得很有道理

    回覆刪除
  6. AI 是最新的哲學問題。幾千年前是無電腦。

    回覆刪除
  7. 千百年前應該無AI這類的哲學問題。

    回覆刪除
  8. 討論AI哲學,有個重點是要了解AI背後的演算法。

    回覆刪除
  9. 請問甚麼是演算法?

    回覆刪除
  10. “將上下而求索:給明慧的二十封信”,1977年出版的書,內容用書信形式說明很多生活的哲學問題,見解有深度及廣度。

    回覆刪除
  11. https://www.voachinese.com/a/ai-tocracy-is-taking-shape-in-china-20220707/6649482.html
    "中共开发人工智能监控党员忠诚度 专家: AI独裁入眼入脑入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