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白人優越主義者休謨


任何人都總有些偏見,雖然哲學講究理性和論證,但哲學家也是人,偏見難免。以休謨為例,他的哲學很踏實合理,強調信念要有證據支持,在討論神蹟時便斬釘截鐵地說過信念的強弱應該與證據的強弱成正比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section 10);然而,休謨是種族主義者,更準確點說,他是白人優越主義者。這是休謨思想中不光彩的一面。


休謨是白人優越主義者,這是沒有爭議的,因為證據確鑿。他在 1753-54 年出版了文集 Essays and Treatises on Several Subjects,其中一篇文章是 "Of National Characters",這篇文章有一個註腳,我試譯如下:

我自然而然地認為黑人以及其他人種 (因為人有四五個種別) 天生比白人低等。從來沒有白種膚色以外的人種建立過文明之邦,也從來沒有任何非白人的個人有過卓越的行動或思想;他們沒有巧妙的製作,沒有文藝,沒有科學。另一方面,即使是最粗暴野蠻的白人,例如古德意志人和現在的韃靼人,他們在勇氣、統治方式、或其他特點上,都有卓越之處。這麼一貫和不變、 在很多不同國家和不同時代都見到的分別,如果不是大自然本來就作出了人種之別,是不會出現的。更不用提我們的殖民地了,黑奴散佈整個歐洲,但我們卻從沒發現任何徵象可以顯示他們的機靈;反觀我們之中的低下之人,沒受過教育,卻可以發奮向上,在各行各業成為傑出人士。在牙買加誠然有人談及一個多才多藝和有學識的黑人,但他大概只是有些少技能,便足以令人嘆賞,就像一隻鸚鵡能清楚說出幾個詞語的情況一樣。

這毫無疑問是白人優越主義言論,理據薄弱,結論極端;換了是今天任何一位哲學家,如果說出這樣的話,必然聲名掃地。

"Of National Characters" 在 1742 年和 1748 年的兩個版本都沒有這個註腳,在 1753-54 的版本才加入,而在二十多年後 1777 年的版本,休謨將註腳的首兩句改為:

我自然而然地認為黑人天生 比白人低等。從來沒有這個膚色的人種建立過文明之邦,也從來沒有個別的黑人有過卓越的行動或思想。

那就只是針對黑人了,但仍然是白人優越主義,不見得是思想上的進步。

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多少受自己所處的時代限制,休謨的白人優越主義在他所處的時代被很多白人接受。然而,由於休謨是我特別喜愛的哲學家,對於他是白人優越主義者,我始終是感到失望的。事實上,休謨同時代的白人思想家之中,有些並不是白人優越主義者。Dennis C. Rasmussen 在 The Infidel and the Professor 中談到休謨的白人優越主義時,便拿史密夫跟休謨比較;兩人都是白人,都是頂尖思想家,份屬老友,在思想上有很多交流和互相影響,但史密夫不是白人優越主義者 (他在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明確地表達過這方面的立場)。

想到休謨尚且如此,我對偏見的警惕之心油然加強了。


16 則留言:

  1. dear Wai-hung Wong,we should based our belief on evidence, but we are also limited by our exposure to such. maybe Hume was drawing a "right conclusion" only proven wrong now by our knowledge since then. this is not to deny that we all have bias, but bias is based on limited / distorted
    exposure.

    回覆刪除
  2. Hume 在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section X" 說: "A miracle is a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nature"。

    眾星體依賴著 the laws of nature/universe 在無重空間中自由運行及存在,不就是一個極偉大的 miracle ?因此,Hume 對 miracle" 這現象的定義,是有問題的(致少是歸咎於人類學問的推演過程及推演年代)。就連 "the laws of nature" 的存在也 (可算?!) 是個 "miracle",那又怎可以說: "A miracle is a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nature" ?! 總結而言,Hume 的 "miracle" 一詞是狹義的。

    回覆刪除
  3. 事實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族裔、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每個洲也都是不一樣的;“差異”肯定是有的,存在差異是個不爭的事實;
    如果說所有人、所有族裔、國家、社會....都是沒有差異的話,那肯定是與事實不符。
    問題是,要怎樣去表述各種不同的差異才是“政治正確”,才是符合“人權平等”,才是“不偏見”,那其實是另一回事。

    休謨的表述方式就是因為採用了「低等」之類的「不平等」字眼而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和被視為「白人優越主義者」。
    而表述不當其實並不等於沒有差異。
    表述得正確或不正確,與是不是事實存在無關。

    對一些社會現象應怎樣解釋才不是偏見呢?例如非洲大量難民往歐洲跑而不是歐洲難民往非洲跑;而跑到歐洲的難民又多數選擇往英國跑(導了致英國脫歐的一個重要原因),那是不是非洲難民自己有偏見而導致他們偏好某個國家?
    而如果是實際情況造成他們偏好某個國家,那又是否屬偏見?

    社會有主流、有支流;有總體、有局部。忽視主流或忽視支流;忽視總體或忽視局部,相信都是一種偏見。
    但如果表述一個社會,要做到「面面俱到」的話,所需的篇幅和時間一定不少;而通常為了節省時間和篇幅,只表述了其中一兩個方面,而不「面面俱到」就被視為是偏見的話,那把不「面面俱到」視為偏見之見解其實也是一種偏見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休謨的表述方式就是因為採用了「低等」之類的「不平等」字眼而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和被視為「白人優越主義者」。」

      休謨本意十分清楚,不是所謂表述方式的問題,而是表述有問題。

      「對一些社會現象應怎樣解釋才不是偏見呢?例如非洲大量難民往歐洲跑而不是歐洲難民往非洲跑...」

      政治和種族是兩回事。非洲政治也有很多殖民時期歷史因素。

      刪除
    2. 「非洲政治也有很多殖民時期歷史因素。」
      如果從現象上或事實上來看,南非是英國殖民地的國家,那事實上非洲的難民是不是南非這個國家比較多還是比非洲其它國家都少?
      澳洲也是英國殖民地國家,那澳洲又是不是難民輸出國還是它國難民都爭著往那裡跑的輸入國?
      你認為應該怎樣表述才「對」?

      「政治和種族是兩回事。」
      你的意思是說政治和種族無關?但按照中共的說法卻是認為政治制度是該個國家或族群自己選擇的;即是政治與種族是有關的。
      從現象上來看,歷史長的國家其族群比歷史短的國家的同一性高些(這個現象或可解釋為因為居住在同一地域時間愈長,異族通婚和族裔混合的程度愈高,同一性也就愈高)。
      例如中俄或中東歷史較長的國家,其族群的同一性,例如自稱為「中華民族」或「俄羅斯民族」等等,比歷史短的國家例如美國,沒有自稱為「美利堅民族」顯示其同一性比較中俄等國族群的同一性為低。
      從這個事實來看,顯示出同一性較高的族群所選擇的政治制度其民主自由程度似乎比同一性較低的族群(即多族裔國家)所選擇的政治制度的民主自由程度低。
      你怎樣解釋這個現象?若政治和種族無關,與什麼有關?

      與這個問題類似的還有:共產主義(這種政治)在歐洲發明,為什麼不向西擴而向東擴?怎樣解釋這個現象?與種族有沒有關係?

      刪除
  4. 看了《請陶傑先生向讀者道歉》一文,有幾點感想。
    文中說:「但根據以準確著稱的民調網站FiveThirtyEight去年九月的資料,....」
    不知道這個網站上次預測川普和希拉里誰最可能勝選時是否也能準確預測到川普當選?還是與其它民調網站一樣「大跌眼鏡」?

    「密蘇里州有一個產煤區,叫做布卡南」相信是陶傑引用的資料出錯,這點他需要向讀者道歉。
    但接下去有一句「一年來美國國內煤礦產量增加百分之百,礦工職位增加了一千」
    這句話其實並不矛盾,煤礦產量增加100%是美國原有的已經擁有過萬人的各個煤礦都增加了產量從而令總產量翻倍;
    而各地煤礦都陸續有增聘工人,令礦工職位在原有的過萬人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千。
    並不是「假如礦工職位只增加了一千,產煤量又怎可能增加百分之百那麼多」的意思。
    把這句話作另一種解讀會不會因有某種偏見所致?

    川普的民望到底是高還是低,民調機構會不會又如上次大選那樣大跌眼鏡,下次大選的事實就可見分曉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補充和更正:
      上面那句提及的「煤礦產量增加100%」是與「他(川普)在去年十月底發的一條tweet,也不過說美國產煤量在他治下增加了7.8%」不符,應該是誇張。


      刪除
    2. 美國煤礦工人數量不是「過萬」,而是「數萬」,根據2016年資料,是五萬人。美國現時有大約600個運作的煤礦,即平均每個煤礦約80多人。

      如果不是各個煤礦平均增加產量一倍,總產量不會增加一倍。如果煤礦工人只增加了一千,即平均每個煤礦增加不到兩人,就算煤礦有其他方法增加產量,也不會增加一倍之多。

      刪除
    3. 謝謝上面那位讀者的補充。

      Trump 當選,所有民調機構和大部份評論員都跌眼鏡,但 FiveThirtyEight 還是相對準確,可看:Why FiveThirtyEight Gave Trump A Better Chance Than Almost Anyone Else

      無論如何,陶傑聲稱 Trump 在美國中西部的支持度不降反升,是沒有證據支持的。

      刪除
    4. 陶傑文章還有其他錯誤我沒有指出,例如他說「奧巴馬第二任期間,美國全國的煤礦工業,職位減少十九萬」,又是一個離譜數字,因為奧巴馬第二任期間,全美國的煤礦工人不足十萬,如何能「減少十九萬」呢?

      刪除
    5. 如果還有人在這裏替陶傑辯解,請恕我沒有時間回應。

      刪除
  5. There's a "Buchanan County" in both Missouri and Virginia. I believe Mr Tao referred to Missouri by mistake but he's actually writing about the Buchanan County in Virginia, whic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alls "The Place That Wants Donald Trump Most". (see https://www.wsj.com/articles/donald-trump-is-still-their-man-1516385256)

    https://www.wsj.com/articles/donald-trump-is-still-their-man-1516385256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e problem is Virginia is not in the midwest, while the midwest is the focus of Tao's article.

      刪除
  6. 古有白人優越主義者,今有黃皮黑眼白人優越主義者(不是陶傑)

    https://sosreader.com/feminism/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s://sosreader.com/chi-imperialism/

      後續:不搞黃皮黑眼白人優越主義的不是香港人(不是說陶傑)

      PS:問題是,盧斯達離陶傑v2.0還有多遠?

      刪除
  7. 如果是白人這樣講的話會不會有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Y693cSF7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