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3

維根斯坦哲學三喻


不是所有哲學家都認為哲學研究是很了不起的事,維根斯坦甚至這樣說:「哲學家不應比水喉匠享有更高的威望。」(見 M.O'.C. Drury, "Some Notes on Conversations with Wittgenstein")這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數一數二重要的哲學家並不認為哲學研究有重大的價值或意義!

羅素寫過一本哲學入門書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他在一九一二年的一封信裏談及維根斯坦對這本書最後一章的看法,這一章的標題正是 "The Value of Philosophy":

「他對這一章感到討厭的,是它說哲學有價值。他認為喜歡哲學的人自會探究哲學,其他人則不加理會,這是這樣吧了,而且哲學研究是可以終止的。」

雖然維根斯坦這樣看哲學,也曾經終止自己的哲學研究,走到奧地利山區當了幾年小學教師;然而,他對哲學的態度從來一點也不馬虎,思考哲學問題時必定全力以赴,因為「哲學是他最強的動力」(羅素在同一封信裏這樣形容他)。他是哲學天才,卻不認為哲學研究是容易的事;他脾氣古怪,卻不會孤芳自賞而不屑跟別人討論哲學。

以下是維根斯坦談及哲學時所作的三個比喻,可以用來進一步說明他怎樣看哲學:

「一個不參與討論的哲學家,就像一個從不上台比賽的拳手。」(見 M.O'.C. Drury, "Conversations with Wittgenstein")

由此可見他認為跟別人討論是哲學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面。然而,這個拳擊的比喻卻不表示他認為哲學討論有如互相對敵,目的是要擊倒對方 --- 研究哲學時的注意力應該只放在研究的哲學問題上,而不是放在自己或討論的「對手」上。

如果你視哲學研究為一種比賽,維根斯坦會提醒你「在哲學裏,比賽的得勝者是跑得最慢的那一位。換句話說:最後到達終點者勝」(Culture and Value, p.14)他這樣說,大概是因為哲學問題都極其複雜,容易令人思想混亂,誤入思考歧途;因此,哲學研究不能貪快,不可以「速戰速決」,要慢慢來,但不是為慢而慢,只是不得不慢。

由於維根斯坦充分意識到哲學的難處,他不會認為自己對所處理的哲學問題瞭如指掌,自己的看法就是對的,可以高高在上指點別人;反之,他經常感到迷失,曾經這樣形容自己思考哲學問題時的苦況:「我問了無數不相干的問題。但願我能砍出一條路來,走出這個森林!」(Culture and Value, p.67)

這三個比喻,對研究哲學的人是很好的提醒。

3 則留言:

  1. 可能哲學不同於物理醫學或化學等等其它科學,後者要做很多科學或醫學試驗或科學實驗,來發現新內容驗證和糾正以及改進思維,達到思維和實驗「互動」來不斷進行研究發展和探索;
    但哲學似乎沒有什麼實驗或試驗可做,是比較要專注於思維。但如果只是一個腦袋去思維,又沒有實驗或試驗去驗證,就難免缺乏了糾錯機制。
    純思維會有「百密一疏」而增加出錯機會;但如果有幾個腦袋,幾個不同思維互動和互補,那就可建立一種糾錯機制;利用不同腦袋和思維之間的互動,做到類似思維與試驗和實驗互動那樣,對完善和促進哲學研究和發展相信是大有幫助的。

    回覆刪除
  2. 「可能哲學不同於物理醫學或化學等等其它科學……」,那麼數學研究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數學研究基本上是用數學符號來進行的,數學符號具有比語言更嚴謹和更精確的scope;而哲學研究使用符號相信比數學研究要少;而用語言因其嚴謹度和scope的精確度遠比符號低,容易令到結果出現「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機會相信較高和因為精確度不夠而不容易驗證,出現「各執一詞」,難分甚或沒有對錯的機會比數學研究高。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