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到香港,在銅鑼灣商務印書館無意間見到一本《呻吟語》和《菜根談》的合集,看了幾句喜歡的,便買下了。《菜根談》以前讀過兩遍,其實精彩處不太多;《呻吟語》比《菜根談》長四五倍,也有深度和有韻味得多,雖然其中不乏迂腐的思想,仍很值得一讀。作者呂坤,是明朝嘉靖、萬曆年間人;書名《呻吟語》,因為是他病中所作,「病時痛疾語也」。人在病榻輾轉時,可能比平時較易冷眼觀世吧!
以下是我頗喜歡的警句:
「靜定後看自家是甚麼一個人。」
「迷莫迷於明知,愚莫愚於用智,辱莫辱於求榮,小莫小於好大。」
「美生愛,愛生狎,狎生玩,玩生驕,驕生悍,悍生死。」
「不怕多感,只怕愛感。世之逐逐戀戀,皆愛感者也。」
「用三十年心力,除一個「偽」字不得。」
「今之學者,將個浮躁心觀理,將個委靡心臨事,只模糊過了一生。」
「胸中情景,要看得春不是繁華,夏不是發暢,秋不是寥落,冬不是枯槁,方是我境。」
這些不是甚麼高深的大義,但做人的道理從來都是很簡單的;無奈我們經常要別人提醒,有時更提而不醒,或醒而不能貫徹始終。
黃兄,
回覆刪除這類句式, 始終令人想起菜根譚. 老練世故而已.
有空何不讀一讀佛經. 例如功力深厚的雜阿含, 或者綺麗的維摩詰經. 都是文質俱備, 境界高的好書.
willsin
我一向覺得佛經大多故作高深,將人生問題搞得太複雜,然後又提出玄奧難懂的答案。正如我所說,做人的道理從來都是很簡單的。
回覆刪除你讀了這麼多佛經,境界又提升了多少呢?煩惱又是否少了?
小弟姓「王」。
人生的問題是深還是淺呢? 做人的道理是簡單還是奧秘呢? 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回覆刪除我的人生當然荒謬愚拙, 卻不是佛法之過. 我淺嘗而感到滋味無窮, 王兄是不能用我舌頭的形態來作判斷的.
(對不起, 原來你姓王.)
怎會不重要呢?如果人生的問題是淺的,佛理卻把它講深了,那麼從佛理看人生,就像 Berkeley 論哲學所說的,"We have first raised a dust, and then complain we cannot see."
回覆刪除我當然不是以你這個別例子來評定佛理,而是以我對佛理的看法來回應你的提議。佛經我只看過一兩眼,但正如我不必讀通 Augustine 和 Aquinas,也可以有理由說基督教神學是廢話一堆,我對佛經的看法可能是一針見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