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老病與善終


【這篇短評本來是《香港01》周報的邀稿,但編輯以所評之書「太舊」為由退稿。我寫書評一般不會這麼短,只是邀稿時限了八百字,所以只好長話短說;雖然這本書還有其他可評之處,但我視這文章為完成了的工作,提不起勁寫加長版,現在將原文貼在這裏算了。】



人人皆有一死,但大多數人在身體還健康和距離年老尚遠的時候,很少會想到死亡;到有一天要面對死亡近在眉睫時,便很可能不知所措了。從這方面看,健康地活到六七十歲而猝死的人是最幸運的,因為他們避過了衰老病纏的痛苦。現代醫學進步,大大延長了人類的壽命,可是,醫學的進步卻未見得能減輕老病對人的折磨  --- 長壽並不保證善終。

哈佛醫學院教授 Atul Gawande 的最新著作 Being Mortal: Illness,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Metropolitan Books, 2014) 探討的正是老病與善終的問題。全書主要處理兩個問題:一、理想的老人護理應該是怎樣的?二、如何幫助距離死亡不遠的人得以善終?雖然他討論的大多是美國的情況,但論點有普遍性。香港的老人問題比美國嚴重,不少老人家老無所養,還要以體力勞動賺取微薄收入以糊口;即使是入住安老院的老人,晚景亦可以很淒涼,例如最近報章報道了一位老人家三年未出安老院半步,形同坐牢,安老院何安之有?

Gawande 開宗明義指出,醫學進步令衰老和死亡的過程由純粹是人生的階段變成主要是醫療的經驗:身體毛病百出,便以醫藥與之對抗,總之延長了生命,就是醫學的勝利;至於在這個醫療經驗中生命質素不斷下降,甚至活著就是受苦,應該怎樣處理?這關乎對人生和價值的看法,現代醫學並不能提供答案。

Gawande 探討了不同形式的老人護理服務,結論是大多數老人家最希望的不是長壽,而是到了既老且病時仍然能保持一定的自主和生活上的滿足感,否則多麼長壽也是枉然。因此,理想的老人護理應該循這個方向發展。書的第二部份探討如何善終,也有類似的結論:善終不是盡量延長生命,而是盡量延長有一定質素的生命。然而,作者強調不是人人對「有一定質素的生命」有相同的理解,瀕死的人一定要深思熟慮,並讓親人知道自己的意願,以免他們代自己作出違意的決定。

這本書有豐富事例,人物刻劃生動,描寫作者父親老病及死亡的過程更是感人。Gawande 受的雖是科學訓練,但筆觸透出人文氣息,甚至引用托爾斯泰、柏拉圖、和當代美國哲學家 Harry Frankfurt!關心護老和善終的讀者不應錯過這本好書。

3 則留言:

  1. 陳曉蕾最近的新書,三十三萬字,也是這個題目。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4792630643793&id=716078792

    回覆刪除
  2. 如果這會牽涉到「安樂死」議題的話,《香港01》的編輯若認為這個議題「太舊」如果不是判斷力有問題則可能是另有原因了。
    「安樂死」就是「善終不是盡量延長生命,而是盡量延長有一定質素的生命」和避免出現「至於在這個醫療經驗中生命質素不斷下降,甚至活著就是受苦」的一種「善終」的選擇。這當然已超出醫學且牽涉到道德,民族性傳統習慣等種種議題,故目前在世界上只有很少數國家有立法規管,多數國家基於民族習慣及其道德等原因而還未能接受「安樂死」或忌談「安樂死」這個選擇。
    中國人民族性儒家理念保守,可能會視「安樂死」有違「忠孝仁義」的道德傳統,竟然「弒父」?天理何在?!

    回覆刪除
  3. 在不太遠的以前, 大概數十至近百年前, 人類壽命甚短, 極少人可以活到六七十歲, 正是人生七十古來稀, 安樂死不是一個一般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然而, 到了今時今日, 七八十歲祇是一般人可以活到的平均歲數, 安樂死已是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要面對的問題, 而開明先進的國家愈來愈多接受安樂死, 希望香港可以在這方面開創先河, 為大陸作出示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