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逢人只說三分話」


小時候的娛樂之一,是飯後看報紙,父親看完才輪到我,當然看的不是新聞,而是副刊,主要看武俠小說和漫畫。那時父親看的是《快報》,裏面有連載的武俠小說,我清楚記得有一次在諸葛青雲或臥龍生(不肯定是哪一位)的小說讀到這兩句說話:「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清楚記得,因為那對當時年紀小小(十一二歲)的我而言,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說法,令我感到疑惑 --- 只說三分,不是太少了嗎?何必這樣不信任別人?

到現在,我仍然是不接受這個說法,不但認為「只說三分」太虛偽,而且相信不必「逢人」都如此做,就算那只包括陌生或不相熟的人。當然,人長大了,領教過人心險惡,吃過虧,受過傷,防人之心自然增強了;然而,我還是寧願考驗自己的判斷力,因人而異,不想過於防範和猜度別人,這樣做人會輕鬆自在一點,運氣好的,還可以碰上一見如故、相逢恨晚的人。終日爾虞我詐的生活,太沉重,我是受不了的。

相信不少人都有我這個態度。另一類人,也許是少數,不但嚴守「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的金科玉律,甚至享受爾虞我詐,因為他們視之為一種爭競或鬥智的「遊戲」,講求勝敗:你中了我的計,便是我勝了,除了從中得到的利益,還有那「我醒過你」帶來的滿足感。

我有一位朋友的前夫正是這種享受爾虞我詐的人,做生意的,每次佔了人家便宜或「鬥贏」對手,都沾沾自喜,有時更開口自誇醒目過人,嘲笑對手愚笨。然而,據我這位朋友說,這種享受是要付代價的 --- 她的前夫經常失眠,平時也放鬆不下,因為終日機關算盡,又怕別人棋高一著,終歸會輸。這樣看來,就算是享受爾虞我詐,也是難以輕鬆地享受的。

說不定有人喜歡爾虞我詐兼且手段高明,揮灑自如;因為勝多敗少,所以沒有甚麼壓力,快活自在。這種人,我會用「可怕」二字形容,希望永遠不會遇上。

10 則留言:

  1. 家父當年買:明報 新報

    因此 金庸 倪匡 的作品一早接觸到。

    回覆刪除
  2. //....有連載的武俠小說,我清楚記得有一次在諸葛青雲或臥龍生(不肯定是哪一位)的小說讀到這兩句說話:「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只說三分,不是太少了嗎?何必這樣不信任別人?//

    中國很多俗話其實都與社會環境有非常密切關係。
    「逢人只說三分話」除了有些人「只說三分話」可能是心懷不軌之外,還有一個可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中國歷來都是一個「專制」社會,例如歷史上因「說錯話」而被殺頭的不計其數(話說多了肯定容易「出錯」);即使到了近代,50萬「右派」被流放到大西北不少人一去無回其主因也都是因為說話多於「三分」和據說不少人是「為建設祖國」「全拋一片心」之故;還有一些像劉曉波那樣要坐牢的人也都是因為說話多於「三分」和「全拋一片心」而結果要入獄。看來西方發明的「言論自由」可能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只有中國的俗話符合中國國情。

    回覆刪除
  3. -


    今年香港DSE中文作文卷就有這一題: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


    -

    回覆刪除
  4. 只說三分倒不如不說。Entertain 都慳番。

    回覆刪除
  5. 有人話你想做梁文道第二,又話你係野雞大學教,寫咁多嘢係想博係香港或大陸攞個教席喎,有冇回應?

    回覆刪除
    回覆
    1. Cal State 雖非名校,好歹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什麼野雞啊!

      刪除
    2. 其實就算王sir係名校教,啲人一樣可以話乜名校會請埋啲咁嘅教授架,呢啲野,回應就無謂,王sir有料,大家都見到的。

      刪除
    3. 人身攻擊,司空見慣,我通常不會回應,不過這次就順著上面兩位讀者的留言補充幾句吧。

      假如我想做梁文道第二,現在才來努力,太遲了;況且我沒有梁文道那麼博雜,想學也學不了。

      Cal State 有二十三個校區,的確是全世界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也的確是水準普通的大學;但我任教的校區很好,學生質素不差,我們今年就有學生獲 Stanford 和 UCLA 取錄讀博士。Anyway,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和居住的 college town,早已到了「不強求」之境。

      刪除
    4. 社會學X教授是名校教授了,報紙文章不見得好,FB言論更粗鄙無文。

      刪除
    5. 人文學科,尤其是哲學,歷史,和英文,在英美是出了名難找大學教席的,找到名校教席的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不少才能學識相若的博士甚至要做adjunct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