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1

哲學茶杯裏的風波

這星期很忙,其中一個原因是要趕緊寫好一份期刊論文的評審報告,要評審的論文不長,可是,報告花的時間比我預期的多,打亂了我的時間安排。今天下午終於完成報告,在限期前提交了(限期正是今天!),否則我會「籮籮攣」。

論文是批評 Barry Stroud 對笛卡兒式懷疑論的看法,那是我專長範圍內的題目;論文寫得不錯,行文清晰,論點新鮮有趣,只可惜對 Stroud 的理解全盤錯誤,所以我建議期刊不接納該論文。雖然我十分熟悉 Stroud 的觀點和論證,但這作者的錯誤是似是而非那種,不容易打發;因此,我要翻閱不少 Stroud 的著作,引用原文來支持我對作者的批評,寫了一份千多字的報告(以評審報告來說已算相當長)。

報告寫完那一刻,我有一陣很強烈的浪費了時間的感覺。這篇論文是典型的哲學茶杯裏的風波 --- 哲學教授甲以為找到了某知名哲學家的錯處,於是大文章,投稿哲學期刊,說明那是如何的一個錯誤、解釋為何不應忽視這個錯誤、討論一些補救這錯誤的可能方法、駁斥這些方法、最後宣佈勝利;其實是作者對該知名哲學家的看法有根本的誤解,全篇論文無的放矢。

這樣的一篇論文並非完全沒有機會被期刊接納,假如被接納了,刊出後可能會引起哲學教授乙的注意,為文批評,投稿期刊,那哲學茶杯裏的風波便會被弄大一點點,卻始終是不重要的。

這種哲學茶杯裏的風波,參與者可能會當局者迷,以為自己的論點對哲學有重要的貢獻;然而,有些人明知那不過是茶杯裏的風波,也照樣起勁參與,為的就是在履歷表上多列一兩篇著作。這樣做沒甚麼錯,只要不自欺欺人便成了;哲學教授始終是一份職業,參與哲學茶杯裏的風波者當然可以說:「揾食啫,犯法呀?」

10 則留言:

  1. 這些事情總有藉口的。例如教授甲可以說,自己不是要找尋某種文本正確歷史正確的唯一詮釋,而是要 go beyond the text...與其說是根本誤解,不如說是 insightful reformulation.

    美國哲學界不是重視論證,而不管文本理解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管文本理解,不搞清楚別人的論證,又怎算是重視論證?

      刪除
  2. Wong,
    I assume that the author will be given a copy of your 評審報告. Is that right? --zpdrmn

    回覆刪除
  3. 「其實是作者對該知名哲學家的看法有根本的誤解,全篇論文無的放矢。」

    我本來還再問一下王教授你對SEARLE與DERRIDA論戰的觀點,但看到以上這句似乎可合用......我有無估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已記不起 Searle 和 Derrida 爭論的內容。

      刪除
  4. 原來professor wong 也有看黃子華嘅棟篤笑

    回覆刪除
  5. 在下第一次留言,Prof. Wong 及諸君好。
    黃子華也是讀哲學出身,或因此在其棟篤笑中也偶有流出些可堪一用的精句呢。
    不過想請問Prof. Wong,該文作者會收到你的評語嗎?否則他便不知道自己篇論文有何問題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