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0

選對了課本

教哲學的其中一個難題是選擇適合的課本或其他形式的閱讀材料,太艱深的,學生會望而卻步,太顯淺的,他們會認為可以自己看明白,不必教授指導;此外,課本論及的題目未必全都是學生有興趣的,教到大部份學生都沒有興趣的題目時,教授會倍感吃力。因此,我教知識論和形上學時,都不用課本,而是先定下題目,然後找適合的(即深淺程度恰當而且是有趣的)單篇論文作教材。

然而,教哲學方法這一科時,我還是用書本而非單篇論文作教材,因為用一本有系統的著作,比較容易指導學生分析文本和詮釋論證。過去幾年我都是用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但效果卻不算好,主要是由於這本書太艱深,遠超本科學生的程度,我教得眉飛色舞,他們卻領會不多。

這個學期我轉用了 Kripke  Naming and Necessity,想不到效果奇佳,學生不但愛讀這本書,上課時還非常投入,我一問問題,必有學生舉手回答,有時還爭著答;我要他們分組討論,他們都欣然參與,高談闊論,令課堂的氣氛熱鬧異常。

 Naming and Necessity 如此受學生歡迎,我也有點始料不及,現在回想起來,相信一部份是由於 Kripke 的觀點和論證本身有趣,一部份是由於這本書的內容不太艱深、卻又並不淺易,還有一部份是由於我在學期的第一個星期清楚講解了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識(例如 modal logic  semantics )。總之,這學期我教哲學方法教得非常過癮,亦再一次體會到有效的教學是互動而非單向的。

15 則留言:

  1. 好奇你怎講只有 remarks 的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同學生又怎理解。

    回覆刪除
    回覆
    1. Remarks 可以分成一組組來讀的。

      刪除
    2. 王SIR,

      我想認識Wittgenstein 哲學, 哪本書較易入手.

      刪除
  2. 互動當然好,但單向教學也可以有效吧?像那些名牌大學把課堂錄像放上網也算是單向教學,由於可以自由選擇,若果學生覺得該課程無趣或不適合自己便不會再看,久而久之「淘汰」下來,點擊率高的課程應該算是成功(至少他們有興趣讀)吧? 老師亦可根據這種結果知道哪種教學方式反應最好/有效。

    Z.

    回覆刪除
    回覆
    1. 單向教學當然可以,但我的經驗是互動最有效。其實你描述的已不純粹是單向教學。

      刪除
  3. 我剛開始看Anthony Weston的"A Rulebook for Arguments"。書雖小,但要慢慢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批判思考的入門書,你既已熟讀李天命的著作,這本書對你應該無甚新意吧?

      刪除
    2. 溫故知新。自問對李天命的著作未能融會貫通,有時間再要重新看一遍。

      刪除
  4. 看完一本哲學經典,真的會有很大滿足感,
    可惜我人懶散,還是看論文遠遠較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有朋友只愛看論文、不喜看一整本書。

      刪除
  5. Wong,
    //還有一部份是由於我在學期的第一個星期清楚講解了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識.//
    A question. Let's say, if I want to read a book on math, physics, or something like that, it is easy for me to find out what background knowledge I need, even if the author doesn't mention anything about it. But if I want to read a book on philosophy, I don't have a clue in what background knowledge I need. I mean, to someone who isn't a philosophy major like me, how could he find that out? Do authors of philosophy books usually tell the readers what background is appropriate? --zpdrmn

    回覆刪除
    回覆
    1. Sorry, there are no general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刪除
    2. No luck for me. :j --zpdrmn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