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做學術研究的人會被指為活在象牙塔裏,這是批評,意思似乎簡單易明,但想深一層,便有些問題。這裏我不談「象牙塔」這個比喻的來源(在網上不出十秒便可查到),也不討論這是不是一個恰當的比喻,只想分析一下為何將這個比喻應用到做學術研究的人時,意思並不是一般人以為的那麼清楚。
說做學術研究的人活在象牙塔裏,應該是指他們活在自己的一個小天地(大學、研究院、書本、學術圈子等等),脫離現實、不知人間疾苦。然而,怎樣才算脫離現實、不知人間疾苦呢?如果這只關乎知與不知,那麼我相信絕大部份的學者、博士、教授都不是活在象牙塔裏,因為他們都知道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種種現實問題,亦知道世上各地都有人受著各樣的苦難,甚至知道得很仔細,可能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
也許「活在象牙塔裏」是指對現實問題和人間疾苦沒有切身體驗吧?在這意義下,做學術研究的人的確有不少是活在象牙塔裏;可是,在這個意義下,很多不是做學術研究的人也是活在象牙塔裏呀!我們沒有理由在這方面特別針對做學術研究的人,況且缺乏切身體驗也不是甚麼罪。
另一個可能是:一般人說做學術研究的人活在象牙塔裏,是指他們只是埋首書本、論文、或實驗室,沒有參與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對,大部份的學者、博士、教授都沒有直接參與社會改革、政治抗爭、經濟建設、賑災籌款等活動,但我們為何要特別對他們有這方面的要求?還有,即使這要求是合理的,我們也要考慮到他們的研究可能間接幫助解決一些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應隨便指責一個做學術研究的人活在象牙塔裏。
我這番話,不知會不會有人認為是從象牙塔裏說的呢?
象牙係好嘢黎,對於曾蔭權佢活在屎塔裡;每日在馬屁和屎堆裡生活,仲要生活得咁出色,抵佢發達。
回覆刪除駡人生活在象牙塔,可能駡的人覺得搞學術應是知識份子,知識份子應介入社會;而當今學者甚少這樣做。這算不算一個好的說明?
//對,大部份的學者、博士、教授都沒有直接參與社會改革、政治抗爭、經濟建設、賑災籌款等活動,但我們為何要特別對他們有這方面的要求?//
回覆刪除是人們對「知識分子」或「士人」有特別的期許吧?
「知道」大眾疾苦和「體會」疾苦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學者於數字上分析上也許很清楚疾苦是甚麼,但是卻很難真正「體會」箇中三味。當然教授學者等的環境出身決定了他們有時也是有心無力。
回覆刪除第二點所說的,其實是社會在上者,或出身較佳者的通病。不過對於一介升斗小民來說,他自己飯來張口不知世界艱難便罷了,不過顯得愚笨和與社會脫節而已。但對於諸如學者教授,或者社會掌握權力的名流來說,卻未免說不過去,因為他們有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的能力。而即使是一個教授學者,他們在這方面顯得愚笨的話,便又跟一般的學者形象十分不符了。
Yan,
回覆刪除//象牙係好嘢黎,對於曾蔭權佢活在屎塔裡;每日在馬屁和屎堆裡生活,仲要生活得咁出色,抵佢發達。//
- 象牙塔的確好個屎塔,不過好多人認為燈塔仲好。
//駡人生活在象牙塔,可能駡的人覺得搞學術應是知識份子,知識份子應介入社會;而當今學者甚少這樣做。這算不算一個好的說明?//
- 還是有點問體:怎樣才算介入社會?
讀書/研究,其實只係一種性格/(生存)能力而己,就像有的人力氣大啲,有的人靚仔/女啲,有的人溝通能力強啲,憑咩你就要叻過人,可以獨善其身?
回覆刪除我呢,雖然未到嗰個層次,但成日都(不無矛盾地)覺得,在學院裡的人,拿著各種獎學金、薪水或者研究經費,而做些對社會大眾沒有“實質”貢獻的研究(唔好問我“實質”指什麼,我都唔清楚),真係唔係咁應該。社會有咩事,呢班人從道義上講是責無旁貸的。讀書佬,其實應該好好反省象牙塔之類指責。cyc
Meshi,
回覆刪除//是人們對「知識分子」或「士人」有特別的期許吧?//
- 為甚麼這樣期許而不只是期許他們專心研究?
hystericireul - 鄧景,
回覆刪除//第二點所說的,其實是社會在上者,或出身較佳者的通病。不過對於一介升斗小民來說,他自己飯來張口不知世界艱難便罷了,不過顯得愚笨和與社會脫節而已。但對於諸如學者教授,或者社會掌握權力的名流來說,卻未免說不過去,因為他們有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的能力。而即使是一個教授學者,他們在這方面顯得愚笨的話,便又跟一般的學者形象十分不符了。//
- 如果是愚笨和與社會脫節才算是活在象牙塔裏,那麼不是有那麼多學者是如此吧。
//怎樣才算介入社會?
回覆刪除早前看了篇文講知識份子,忘了篇名 (好像在印刻文學雜誌看到),但知識份子的觀念史不難找。
記憶中知識份子這說法起源于法國大革命,指參與革命學者或學生,是革命中堅,他們利用論說能力,凝聚革命大眾。這是介入社會最明顯的表現。我想,我們可以數一大堆介入社會的例子,例如 Chomsky 所做的。至少,這不是不清不楚的概念。
我有朋友做了全職媽媽多年,我們都覺得她與社會完全脫節,但她其實每天都有看新聞(因為得閒,比我們看得更多),完全知道社會發生甚麼事,但你就是覺得她完全脫節.我理解的象牙塔也是如此,只是一般人對學者有着一定期許,所以就送了這座象牙塔給他們吧.
回覆刪除現在人用象牙塔來諷刺學者,很多時已經是條件式反射,只要覺得這個學者所講的不合心意,就說他是活在象牙塔。至於他的言論是否真的脫離現實,其實未必。就好像現在香港,一發現有後生仔做出一些你不贊同的行為時,一定會說成是八十後又搞事。但究竟這些後生是否真的八十後,是否真的搞事,亦其實未必。
回覆刪除至於學者脫離現實問題,稱職的學者是有碗話碗有碟話碟,客觀研究和知識是甚麼我就告訴你甚麼。但現實社會很大程度不是靠客觀知識和研究結果來運作,反而是基於故有觀念,傳統,偏見等等。當學者有話直說時,普通人會覺得是「脫離現實」。例如之前在英國,有學者說應該將大麻合法化,因為所有研究均顯示大麻的毒性和令人上癮程度不比煙或者酒高。既然煙酒合法,那大麻為甚麼不能?而且將大麻合法,一可以杜絕黑社會財源將之變為稅收,二可保證大麻質素安全。但此話一出,大眾反射動作是毒品一定係錯啦,一定唔可以比人食啦,合法化左小朋友後生仔一定個個食啦,總之就唔得啦.....最後一個本身是政府顧問的科學家因支持大麻合法化而被炒。
如果這種按知識和研究來有話直說是「脫離現實」的「象牙塔」,我樂於接受。因為一般大眾相反就是太現實,有時發展到近乎盲目和愚昧。若果沒有「象牙塔」裡的學者作為另類聲音為社會提出意見,這個社會衰敗之期亦不遠矣。
樓主有說大眾對學者有期許,希望他們介入社會云云。第一,每一個人做好自己份工已經是介入社會了。中學老師教好學生是作育英才,鮮有人以此稱讚大學學者。但其實我們都是要教書的,未計研究工作。第二,人在工餘時間介入社會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博主在此寫文已是一種,不一定是要加入甚麼甚麼委員會顧問小組,或者日日在報章出文才是介入社會(而且後二者往往涉及不了利益,不必是純粹為貢獻社會那樣清高)。第三則是個人體會,當知識分子和學者太過熱衷對社會發表意見介入社會事務,反而會被告訴"你識咩吖!都係番去讀書啦呢度係唔o岩你玩架"。是否諷刺?
回覆刪除我太多錯別字了,大家憑上文下理去推敲吧
回覆刪除cyc,
回覆刪除//社會有咩事,呢班人從道義上講是責無旁貸的。讀書佬,其實應該好好反省象牙塔之類指責//
- 人人都責無旁貸,不獨是讀書人。
//我有朋友做了全職媽媽多年,我們都覺得她與社會完全脫節,但她其實每天都有看新聞(因為得閒,比我們看得更多),完全知道社會發生甚麼事,但你就是覺得她完全脫節.我理解的象牙塔也是如此,只是一般人對學者有着一定期許,所以就送了這座象牙塔給他們吧.//
回覆刪除- 我相信很多學者都沒有跟社會脫節的,只是很多人硬要說他們脫節而已。
William,
回覆刪除你說的,深得我心!
Wong,
回覆刪除//- 為甚麼這樣期許而不只是期許他們專心研究?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之前財政司司長連玉米石斑飯的價錢也不知道的事
回覆刪除就是被指在「象牙塔」內了
常鬧學者活在象牙塔...你不是在說我吧﹖(笑)
回覆刪除一般來講﹐我比較慣常批評活在象牙塔的學人﹐通常都是研究社科或者經濟的。
經濟學者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大都沒有實戰經驗﹐但就單靠拎住一堆數據﹐閉門造車亂噏廿四。股票﹑樓市投資﹐他們或者真的些少經驗﹐但實際做生意的﹐則是紙上談兵。
我甚至難聽點說﹐如聽信那群所謂管理﹑經濟學者吹水﹐就走去搞生意﹐你想唔蝕錢都幾艱難。
其次的﹐則是搞社科研究的人﹐他們左一堆理論﹑又一堆理論﹐愛從宏觀睇問題﹐但他們吹水的時候﹐實際上很多時都忽略了微觀的問題﹐而且有用數據代替實例的習慣。例如﹕你要研究草根問題﹐你必須要從群眾中來﹐從群眾中去﹐實實際際融入人家的社區之中﹐跟他們一齊生活﹐才能體察民情。否則﹐他們又同去動物園參觀完﹐就以為自己知道鰐魚生活習性﹐又有咩分別呢﹖
換言之﹐我通常話人活在象牙塔時﹐是指他們紙上談兵的。
中國傳統便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
回覆刪除依錢賓四先生的說法, 是"學術指導政治".
所以對學人的"指導社會責任", 自然看得較重.
事實上, 如今香港有不少學者還是在走這條老路(當然也有其功名心).
而現代大學已經變成了着重研究與教學.
我認為"運用研究成果到成社會"在西方不被認為是學者的責任, 不知對不對.
科學技術本來就比較容易或私(如企業)或公(如軍事科技)的被應用.
大概有些社會科學的學說還比較容易被應用到社會(尤以經濟學為甚, 凱恩斯, 芝加哥, 乃至"直升機賓"都是學派/學者帶領社會).
人文學派則恐怕較少, (請不要再提小布殊在大學是諗歷史出身!)
"象牙塔"的說法, 其實與之前曾說個的"nerd"一字一脈相承, 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其中帶着很強的酸味.�1
文少,
回覆刪除被你搶先一步.
確實不得不說句, 看回凱恩斯/芝加哥和阿賓, 恐怕他們的政策在實際應用上都各有各的問題...
但是否就是他們在象牙塔中閉門造車, 倒也很難說.
芝加哥先不說, 凱恩斯與阿賓都是"受任於敗軍之際, 奉命於危難之間".
用其他方法會如何, 倒很難說.
回meshi﹕
回覆刪除我個人認為﹐現代學者同古代士人﹐明顯是兩回事來的。
但由於我們國人長期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總是認為人應該「學而優則仕」
我認為﹐現代學人的責任﹐是從事純學術上的工作﹐尋找學術上的突破﹐是他們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而古代士人﹐學習聖賢之道﹐目的是經世濟民(其實不就是想當官嘛﹖爆)﹐「學而優則仕」當然是他們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換言之﹐我認為在現代社會﹐如果想當士人﹐讀完書為甚麼不索性考AO﹐或者直接做政客啦﹖還留在大學做乜呢﹖
【當然﹐在香港﹐與其做政客﹐不如考AO啦﹖貢獻更大(笑)】
文少,
回覆刪除謝謝回覆,不過不是我提「學而優則仕」。我提的是「仁以為己任」。
撇開士人不談,您對「公共知識分子」這概念又有何看法?
//謝謝回覆,不過不是我提「學而優則仕」。我提的是「仁以為己任」。//
回覆刪除我的意思是﹐「仁以為己任」本身就是傳統的儒家士人概念來的。正因為我們長期受儒家士人概念洗腦﹐才覺得所謂學人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
//撇開士人不談,您對「公共知識分子」這概念又有何看法?//
我的看法﹐「公共知識分子」其實就是在野或者失勢的士人。
而「公共知識分子」﹐明顯是一個用來自我標籤的硬譯詞﹐倒不如叫他們做在野士人﹐乃至叫他們做浪人好過。
我就不明白﹐文人就係文人﹐學人就係學人﹐要不叫學者﹐中文這麼多詞不用﹐何解硬要從英文intellectual中﹐譯出一個叫「知識分子」﹖
好端端是一個人﹐變成了分子已經好好笑﹐還要分成甚麼「高級知識分子」﹖「公共知識分子」﹖
比著我﹐我選擇做私立知識分母好了。(這是爛gag!)
/*樓主有說大眾對學者有期許,希望他們介入社會云云。第一,每一個人做好自己份工已經是介入社會了。中學老師教好學生是作育英才,鮮有人以此稱讚大學學者。但其實我們都是要教書的,未計研究工作。第二,人在工餘時間介入社會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博主在此寫文已是一種,不一定是要加入甚麼甚麼委員會顧問小組,或者日日在報章出文才是介入社會(而且後二者往往涉及不了利益,不必是純粹為貢獻社會那樣清高)。*/
回覆刪除其實我覺得做個好老豆、不随街小便等已經是介入社會,與去搞革命相比,只是程度問題。知識分子應介入社會,應是指他們應盡量介入社會。做個好老豆在程度上未必夠;而搞革命程度就很高,中間的可能以自己的知識寫本大眾也可明白的書。
我想問題不是何謂介入社會,而是要求學者負起知識分子的責任是否合理。當然我們會很讚賞德蘭修女等這些人,但要求每人也應像他們一樣又未必合理。
Meshi,
回覆刪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紫健文,
回覆刪除//之前財政司司長連玉米石斑飯的價錢也不知道的事
就是被指在「象牙塔」內了//
- 他那個應該是金玉塔了。
文少,
回覆刪除//換言之﹐我通常話人活在象牙塔時﹐是指他們紙上談兵的。//
- 紙上談兵又豈止經濟學家和社科學者呢,講政治的也十居其九紙上談兵。
蝮,
回覆刪除//而現代大學已經變成了着重研究與教學.
我認為"運用研究成果到成社會"在西方不被認為是學者的責任, 不知對不對.//
- 同意。
//"象牙塔"的說法, 其實與之前曾說個的"nerd"一字一脈相承, 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其中帶着很強的酸味//
- 也同意。
這次拋磚引玉,各位留下高言妙論,誠美事也!
回覆刪除我一向認為阿王寫 Blog 也是介入社會,很掋讚。只是一路沒說出口。
回覆刪除Yan,
回覆刪除多謝!其實,我都暗中讚自己。
Wong,
回覆刪除近排遇到啲事,我上面的話有氣言,你唔好介意。
CYC,
回覆刪除作為自勉他勉的說話,我覺得你說的很正路噃。
CYC,
回覆刪除我聽不出是氣言,怎會怪你?就算聽得出,也不怪你。希望你遇到的只是一時小事,過後海闊天空。
Yan,
回覆刪除Thanks.
Yan & Wong,
回覆刪除謝謝。
(其實不是什麼大件事)
因為學者總是不是站在第一線與社會互動,總是依據自己象牙塔裡的知識來發表研究,總是無法親臨社會直接影響的問題,總是躲在裡面高談闊論,實際上他沒遭遇過,只對書本裡種種名家的理論有了解,沒有親自體驗,哪輪得到你們這些學者說三道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