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9

「國學熱」

絲路之旅後在北京留了幾天,去得最多的就是書店。我們住的酒店與王府井書店相鄰,當然是進出這書店多次了,買了書只須走幾步路便可回到酒店房間,放下書本才到其他地方遊玩,很方便。我們還到過就在附近的商務印書館和稍遠的西單圖書大廈,一家三口共買了三十多本書。現在大陸出版的書比以前精美得多,而且不少仍只售二、三十元人民幣,我覺得很抵買(當然是好書才能說抵買)。

這次逛書店,便知道國內的所謂「國學熱」仍未退,因為一入書店,便會在當眼處見到大量跟中國文化、歷史、和古代典籍有關的書。這些「國學書」很多都是迎合大眾的快餐式讀物,甚麼《一本書讀懂 XXX》的,質素想必很參差,其中不可靠的大概不少。不過,上一兩輩著名學者的書則很值得買,我就買了一本《呂思勉講國學》,那是呂氏的四本小書合成一本(《經子題解》、《國學概論》、《理學綱要》、和《中國文化史》),只售約三十元人民幣,真超值!

這「國學熱」怎樣形成,我看了好些資料也搞不清楚,也懷疑稱之為「國學熱」是否恰當。易中天被認為是掀起「國學熱」的其中一人,可是,他卻不喜歡「國學」一詞,他的講法我比較接受:『我很反感「國學」這個詞,那是過去針對「西學東漸」而提出的,所以你們在我的書中看不到這個詞。國學作為學術不可能熱,哪有「學」熱的呢!只能叫傳統文化熱。』(學是可以「熱」的,但那是指在學術界中,而易中天說的「熱」是指在大眾中流行。)

我很有興趣知道這「國學熱」何時會退和會不會在中國大陸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22 則留言:

  1. 有一次我讀到梁文道講「和食」,指出這種稱呼是針對「洋食」才出現的。「和食」之為傳統,其實是晚近的事。以此類比,中國有「國學」,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是在西方文化對照之下才產生的。這門學問強調傳統,但是到底有多傳統?我存疑。

    回覆刪除
  2. 只有時間能證明了,但我覺得那是件好事。尤其是當毛魔催毀了中國文化後,要重拾傳統文化價值,重新認識真正的傳統文化便更形重要。

    回覆刪除
  3. //有一次我讀到梁文道講「和食」,指出這種稱呼是針對「洋食」才出現的。「和食」之為傳統,其實是晚近的事。以此類比,中國有「國學」,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是在西方文化對照之下才產生的。這門學問強調傳統,但是到底有多傳統?我存疑。//

    - 晚出的是「國學」一詞,它指的經史子集則是古已有之的。

    回覆刪除
  4. hystericireul - 鄧景,

    我也覺得是好事。

    回覆刪除
  5. 中國在"天朝時代"應該是認為中國的那一套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聖人之學,是"普世價值", 不會, 不學的都是蠻夷, 只豈能單以"國學"稱呼.

    中國如今的"國學"的定義我認為有點意義不明, 始終自從民國年代的大師們相繼老去後, 中國還存不存在國學大師已經很難說了.
    沒有受過傳統式教育, 西式教育培訓出來的學者始終會有那麼一點不傳統, 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倒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應該保留, 甚至發揚, 那些應該屏棄, 有志之士應該要研究.

    回覆刪除
  6. 每聽到近年的“國學熱”,我都有些違和感。記得00年前後北上神州,國學已經炙手可熱。這不是近年易中天等才掀起來的。不同的是中國政府部門以前是旁觀者,現在就積極參與其中。
    (查一下我這裡的論文數據庫,至少在90年代中,就有論者稱中國正處於“國學熱”。但追溯到那年代,可能和你心目中的“國學熱”旨趣已很不同)

    回覆刪除
  7. //中國在"天朝時代"應該是認為中國的那一套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聖人之學,是"普世價值", 不會, 不學的都是蠻夷, 只豈能單以"國學"稱呼. //

    不完全贊同﹐「中國」一詞本解中原地區﹐古詞之國﹐同「或」﹑「域」。中國一詞﹐亦隱含「中原文化」之意
    故有「蠻夷入中國﹐則中國之」之說。用現代白話文﹐第一個「中國」作名詞用﹐第一個「中國」則是作形容詞用
    當然﹐我贊同「國學」一詞﹐其實是從「漢學」(sinology)一詞演變過來。
    我倒認為「國學」一詞﹐雖然漢人一看便知其隱喻﹐但實際意思不明。
    「國學」之「國」﹐是何國也﹖

    回覆刪除
  8. 純粹拋磚引玉﹕
    大陸國學熱的形成﹐有其歷史因素﹐易中天那句「是過去針對『西學東漸』而提出的」是有潛台詞的(笑)
    這句說話的暗示﹐其實是指文革。
    大陸國學熱的誕生﹐可以說是文革後遺症﹐是隨著改革開放第一次大辯論而衍生的。
    文革之時﹐主張「破四舊立四新」﹑「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知識分子被矮化為臭老九﹐一大批研究傳統漢族文化文學的學者﹐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而且被批鬥
    文革之後﹐大陸黨內部和知識界﹐開始進入第一次改革開放大辯論時期。很多人以為三次改革開放大辯論﹐都是談經濟路線的﹐但第一次改革開放大辯論的層面﹐顯然比第二次和第三次大得多﹐因為那是一次「否定文革路線」的大辯論
    第一次改革開放大辯論時期﹐主要內容如下﹕
    (1)知識分子是否工人階級﹐知識和學術研究是否劃入勞動
    (2)反思傳統漢族文化文學的價值
    (3)中國現在處於怎麼樣的歷史階段
    (4)怎樣完成四個現代化
    (5)怎樣達致全國統一

    隨著華國鋒下臺﹑「左王」鄧力群失勢﹐改革開放正式展開﹐第一次大辯論結束﹐亦為大陸「國學熱」埋下了基礎﹐結論大致如下﹕
    (1)知識分子否工人階級﹐知識和學術研究也是勞動﹐這就是有名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說
    (2)重新肯定傳統漢族文化文學的價值﹐一大批歷史﹑考古﹑文學和文化學者被平反
    (3)中國已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但處於初級階段﹐因此還可容許部份的私有制經濟﹐即有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
    (4)由於大陸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鄧小平否定了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路線﹐提出了新的發展方法完成四個現代化﹐即有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三步走」和「先富帶動後富」
    (5)利用和平手段﹐武力解放﹐達致全國統一﹐金門炮戰結束﹐亦是老鄧提出「一國兩制」的基礎。

    正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停止了「破四舊立四新」路線﹐一大批文化學者平反﹐民間和學界的「國學熱」便開始出現
    上面有人說﹐九十年代的「國學熱」和現在很不同﹐這是對的﹐九十年代的「國學熱」是在學界的﹐而當時的第三代領導思維﹐還是停留在拼GDP的年代
    個人認為﹐現代的「國學熱」是第四代領導所展開一條新的「文化戰線」﹐是借「國學」為名復辟儒術的一個潮流﹐跟以前真是有很大分別。
    又因此﹐相比易中天﹐談起「國學熱」時﹐更多人會講到于丹﹐以及于丹之後﹐官民雙方一同揭起的新儒學熱潮
    (易中天只是紅了百家論壇而已﹐但他是品三國的﹐于丹就強大得多了﹐笑)
    現在﹐又建孔子學院﹐又拍孔子﹐連孔子像也在狂建。
    從政治層面來說﹐現在的「國學熱」﹐是有計劃地復辟儒術﹐解決我之前說大陸「道統真空」(大陸叫價值觀真空)的問題

    回覆刪除
  9. 蝮,

    //中國如今的"國學"的定義我認為有點意義不明,//

    - 大概沒有準確的定義,我則當它指經史子集的研究。

    //始終自從民國年代的大師們相繼老去後, 中國還存不存在國學大師已經很難說了.//

    - 我也想不到一個堪稱大師的。

    回覆刪除
  10. //不同的是中國政府部門以前是旁觀者,現在就積極參與其中//

    - 這點很對,我買的那本《呂思勉講國學》就有溫家寶和習近平的「前言」。

    回覆刪除
  11. 文少,

    //我倒認為「國學」一詞﹐雖然漢人一看便知其隱喻﹐但實際意思不明。
    「國學」之「國」﹐是何國也﹖//

    - 是甚麼意思,在於大家怎樣用這個詞;「國畫」和「國術」的意思就很清楚。

    謝謝你上面詳盡的補充,令我茅塞頓開。

    回覆刪除
  12. 樓上“每聽到...”亦是小弟留言。昨晚匆匆打完沒留名就去睡覺了。

    上面文少的補充很詳細。就他講的補充兩點。

    一、中文裡“國學”一詞古已有之,但它在近代以來的涵義還有方法,很可能是從明治時代的日本學術體系裡轉借過來的(近代中國最早一批“國學者”,如梁啟超,章炳麟、羅振玉其實都有留日經驗)。
    至於日本的“國學”(相對於“漢學”而言),則是在江戶中期發展出來的學問體系。當時有批學者,對儒教和佛教經典傳入日本前本國的古籍進行文獻學的疏理,並將之體系化,從裡面發掘出本國獨自的文化精神。中日兩國的“國學”,背後初衷其實很相似的。

    二、80年代,處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內流行和吃香的,一直都是各式各樣的“西學”。“國學”總體上在學界只能坐冷板凳。90年代中以來“國學”熱起來的一個重要背景,係96年江澤民炮製出來的愛國主義教育方針。至於那項政策為什麼出台,則是由於那“眾所周知的原因”了。

    cyc

    回覆刪除
  13. cyc,

    謝謝補充,都說我的讀者質素頗高了!

    回覆刪除
  14. 文少,

    我看你所說的跟我所說的沒有衝突.
    我說的是"國學"一詞, 你說的是"中國這觀念.

    "中國觀念"當然自古已有, 始終一個"中"字本身就已是相對的概念.
    沒有東南西北, 哪有中? (還有發和白!)
    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商周時期便已有這些說法.

    你所說的其實也反映了我說的中國傳統觀念:
    "外國蠻夷"應該要學習"天朝"的"聖人之學", 古中國人眼中的"普世價值", 才可望成為禮儀之邦.
    日本遣唐使是一個好例子, 阿倍仲麻呂還以晁衡之名與詩仙李白為友.

    至於國學之國為何, 也是一個好問題.
    中文國學漢拼guo xue, 日本的國學雖是漢字, 當有日語讀法.
    至於西方國家有沒有它們的"national studies"或其他語文的相同叫法, 倒未聽說過, 某些歐洲國家或有.
    想來每種語文, 詞語中的"國"字都隱隱然有"我們的"三字在前, 都有身份認同之意.
    其原理也許與美國的"NBA"/"NHL"等的"National"相近.

    Wong Sir,

    認同今人多以"經史子集"為國學之標準.
    唯文少曾說"要話係"才子", 起碼要懂得琴棋書畫", 國學除了經史子集等"硬"東西外, "琴棋書畫"等較"軟"的東西應當如何歸類?
    把它們都與麻雀等歸於同一類, 稱為"國技"?
    但傳統觀念上四種活動都有助於"修身", 與麻雀, 武術等都不同.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 如今中國沒有了傳統"扑扑齋"式教育,恐怕不太可能出現我們所認同的國學大師級人物.
    要說懂國學, 古文能力一定要強, 這在如今便很困難 (用文言文寫一小段大概很多人都可以, 要有水平的寫出一大篇文章恐怕沒多少人).

    cyc,

    你說"國學"一詞古已有之, 我倒不知道.
    可否請你指㪍一下?

    日本江戶時期的國學除了與漢學相對, 應該還有是要與"蘭學"相對, 應該也是有建立身份認同的意思.
    始終最早期的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本身就是要建立"日本自家製"的歷史.

    回覆刪除
  15. 蝮,

    咳,我也不是專家。以下未免有錯誤和疏漏之處,望後來者指正。

    像《周禮》、《爾雅》等古籍中確實已出現“國學”一詞。“國學”最早原指國都的教育機構,但到隋以後就改稱“國子監”。之後中國的典籍亦有“國學”一詞,比如在後來朱熹也提過“國學者,聖賢之學也,仲尼孟軻之學也,堯舜文武周公之學也”。只是“國學”應該不是常用語。
    [當然晚清以來“國學”一詞被賦予新的涵義。上面講晚清以來“國學”源於日本一說,中文文獻上,記憶中余英時亦曾提過(但也不確切,我沒有涉獵這方面文獻很久)。]
    ***
    蘭學與國學是江戶學術的成就。但國學的確是與漢學相對的。這裡的意思是講,國學是以批判一直以來漢學的學問取向為己任所出現的,而國學者在治學時其實亦動用了很多漢學方面資源,兩者關係應該是一種“批判的繼承”吧。從這點講,從體制和體系看,蘭學和它們都不是一回事。
    最後是聯系到你提到的身份認同以下所講的。國學確實形成了日本的自我認同(當然這種認同不可以今人角度來看),影響到後來明治時代國體論和近代日本學問體系,對日本和整個東亞真是影響深遠。
    不過也要附帶指出的是,江戶時代國學者治學抱的是一種實證主義精神(這點上其實又受到經清乾嘉之學洗禮的漢學影響)。比如你提到《古事記》,根據當時的考證,就已經判斷它很可能是偽書。

    cyc

    回覆刪除
  16. cyc,

    原來如此.
    謝謝指教.

    回覆刪除
  17. 回CYC和W.Wong﹕

    我對「國學」﹑「國術」這類詞感冒
    第一個原因﹐其實同我對民族性一詞感冒一樣﹐是因為這詞帶有大漢族主義色彩
    我問題「國學」之「國」﹐是何國也﹖
    原因是「國學」如指現代意義下的中國﹐而內容卻是漢族文化和文學的話﹐這是顯然不尊重國內其餘五十五個民族的
    日本人用國學或民族性這類詞﹐倒沒問題﹐因為日本是民族國家。
    而我也有理由相信﹐國學﹑民族性這類詞﹐其實和經濟﹑電話﹑地鐵一樣﹐是明治維新後的日創漢詞﹐經留日學者帶回中國。
    因此﹐如硬要稱為「國學」的話﹐倒不如用回漢學(sinology)一詞。

    第二個原因﹐齋藤兄(即是「蝮」)說了﹐「國學」應泛指整個中國文化的﹐當中不應只侷限於「經史子集」
    即使侷限於「經史子集」﹐涵蓋面也應包含諸子百家﹐而非「獨尊儒術」
    然而﹐現在大陸這一波(嚴格來說是第二波了)的國學熱﹐乃至興建很多的國學學院﹐分明是「獨尊儒術」
    阿爺將儒家放回了神台﹐未必是壞事﹐但因明明是搞儒學﹐卻因為某些歷史因素(不明者請谷歌一下「孔老二」一詞﹐笑)﹐搞「外共內儒」﹐名搞國學實搞儒學
    就真係要學王祖藍口頭禪﹕我接受唔到囉!

    至於CYC說到「眾所周知的原因」﹐那易中天那句「西學東漸」變有雙重意義了
    話說第一次改革開放大辯論後﹐一位香港經濟學教授被請到北京﹐胡趙這兩任總書記的很多經濟思路﹐都受到他的影響﹐乃至整個傳說中的「上海幫」都很受影響。一切直到胡趙在政治體制問題上﹐出現「西化危機」為止﹐結果當然是歷史有名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浪潮啦。
    又話說﹐所謂「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同傳說中的「春夏之交政治風波」﹐其核心問題﹐是有人認為二當家借自由化問題﹐向「總設計師」叫板。事實上﹐兩次事件中﹐北京都有學潮﹐在火紅年代走過來的「總設計師」﹐當年三上三落﹐事前都是有學潮的。這不禁勾起某人「炮打司令部」的可怕回憶﹐群眾被河蟹掉﹐其實是意料中事。
    不過﹐在經濟層面中﹐所謂「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卻不是這一回事﹐並在老江上台﹑總設計師南巡後﹐檢討老趙當年搞價格雙軌制失敗的經驗﹐展開了第二次改革開放大辯論﹐這就是傳說中的「社會主義本質論」﹐以及後來搞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不過﹐CYC提到老江的愛國主義教育方針﹐其內容跟現在的「國學熱」沾不上邊。不少日方評論家認為﹐那時(乃至現在)的文宣教育方針﹐是在教育和影視作品中反日。
    又事實上﹐由老江至胡溫初期的主旋律劇﹐不少都是以「八路軍大戰日本鬼子」做題材的﹐這也令現在不少大陸人即使不懂日語﹐也必定認識「馬鹿野郎」一詞(爆)

    回覆刪除
  18. 蝮,

    //唯文少曾說"要話係"才子", 起碼要懂得琴棋書畫", 國學除了經史子集等"硬"東西外, "琴棋書畫"等較"軟"的東西應當如何歸類?//

    - 不如說才子除了懂得經史子集琴棋書畫,還要風流倜儻,貌若潘安!我認為琴棋書畫是藝,不同於國學的學。

    回覆刪除
  19. 文少,


    恕我唔一點一點回了。

    同你一樣,自己亦對“國學”一類詞好感冒。不過,既然清末以來一直有班人在講,我們不妨就順他們的意思亂蹹一番。

    “國學”起源目前似乎沒有一個定說。 不過,無論稱“國學”或稱“漢學”,都要聯系到當時歷史背景。清末民初學者對“國學”的討論,背後是和中國國體的爭論並行的。當時人們也同時在構築“中國”、“少數民族”這些概念,對它們自然遠沒有像今日的那種理解。而原初有派學者,亦確實認為中國的“國”,應該只包括漢族。

    ***
    認為日本是個單一民族國家(national state),連帶時下很多so-called“日本國民(素質)論”,都是些很難經得起推敲的提法(唔好意思,一提到這些話題我就按捺不住)。
    北海道的Ainu人、沖繩的原琉球居民,還有二戰前被拉到日本(當奴隸的)外國人和他們後代,都是日本國內的少數民族。到今日,他們很多都唔認為自己係日本人。19世紀末到“大東亞共榮圈”時,日本還一度是個多民族國家呢!那些爛手尾,到今日都未搞得乾净。
    日本是一直有民族問題的,只是它們被一些原因和機制被巧妙地遮隱起來。
    (當然,由於地理和歷史上原因,日本在人種上多樣性還有少數民族的比例比不上美國或中國)

    ***
    認為江的方針出台導致反日,確係日方流行的主旋律。
    嘿嘿,不過早些年有日方學者做過調查,卻得不到證據支持這個假說,甚至還有證據顯示方針出台後反而提升了中國年輕一代對日好感。
    可見呢個講法,同香港流行的恐中論一樣,其實都係無咩事實做根據嘅狗噏。
    (想起韓寒最近一句話:青春期前的一切洗腦,都將在他們經歷的青春期認識到了這個世界以後灰飛煙滅,甚至變本加厲的反過來。)

    至於江與國學熱,我認為兩者是有關的。你為什麼覺得沾不上邊呢(我在你的留言中找不到理由)?

    cyc

    回覆刪除
  20. cyc﹕
    遲了的回覆
    (1)之前也說過﹐我是認為國學一詞是清末民初引進來的﹐應如同國語一詞誕生時期差不多。但既然大陸在中共建國後﹐已因尊重少數民族﹑反對大漢族主義的政策下﹐將國語改名為普通話。
    國學明明是漢學﹐自然應該名正言順﹐而現在所言的國學﹐分明是講儒學﹐就應索性用回儒學一詞。這樣「外共(產)內儒(家)」卻稱國(學)﹐我不能接受。

    (2)日本的民族問題﹐多謝閣下的補充了。果然沒做資料搜查﹐就很容易變得很陶傑(閃)

    (3)大陸的80後90後問題﹐一向是有左憤右憤之分的﹐韓寒這類一邊跟著潛規則賺錢又打擦邊球扮右憤的文字販子﹐不瞞你說﹐我很不屑。
    當然﹐只要活在地球﹐自然就會受牛頓第二定律影響的﹐老大哥搞愛國教育﹐也不會例外。(爆)
    而在大陸﹐哈日和反日本身也是混而為一的。即是說﹐一個人可能在潮流文化上很哈日﹐但一牽涉到領土糾紛時﹐定調也很左憤的。
    (4)沾不上邊的原因是﹐江系和團系﹐是兩種管治思維﹐而兩個思維之所以不同﹐是源於第三次改革開放大辯論。
    用大陸術語來說﹐江系時期呢﹐在意識形態和文化文學上的工作是傳統得來亂七八糟的﹐甚至可以用只抓經濟抓軍事不抓教育﹐雖然搞了個三個代表論﹐但這個玩兒是純粹為政治服務的。
    相比底下﹐團派上臺後﹐國學熱是一個有系統的重立儒家道統的﹐就如同那些八榮八恥﹑和諧社會論那些﹐是在第三次改革開放大辯論之後才衍生的。
    很多人只看到第三次改革開放大辯論之後﹐大陸在經濟上由芝加哥逐漸變成凱恩斯﹐由拼GDP變談CPI﹐卻沒看到他們在中宣和文教層面上的改變。

    回覆刪除
  21. //不如說才子除了懂得經史子集琴棋書畫,還要風流倜儻,貌若潘安!我認為琴棋書畫是藝,不同於國學的學。//
    可惡﹐那一句貌若潘安﹐便把我批評某人不配稱才子的真正原因﹐說了出來的。(閃)
    又﹐古時儒學是要求儒生必修六藝﹐而洋名Johnny(仲尼)的孔丘﹐據聞也是射箭和琴藝高手來的

    回覆刪除
  22. Oh,這裡有更遲的回覆(我一直沒有留意)。

    關於1:
    我唔相信各族平等,尊重少數民族那套。現行用來解釋中國國體那套框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講的就是漢族做大哥,承擔起使命,領導少數民族建立新的“中華民族”。呢套嘢,在歷史和民族學上很難找到立論依據,點理解都難以擺脫漢族中心論怪圈。只能說是對49年後既定事實官方說明。
    我也不喜歡“國學”這類詞,看來我們的感冒原來有些相近的原因。
    關於中國外共內儒,清華大學哲學系的Daniel A. Bell在他最近的書上第一章有類似表述(看來是英雄所見,哈哈)。我不知道世間對他講法如何評價,不妨貼在這裡,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jYm5HrsKwswC&printsec=frontcover&dq=Daniel+A+Bell+chinese+confusian+party

    關於3:
    我上面沒有說明為什麼日本主流論調狗噏的理由,而重看實在有誤導地方(以後講這些事要更加精確和謹慎)。這裡有需要解釋同補充一下。
    (王仔實在對唔住,讓你個blog淪落為“強國論壇”之流bbs)
    根據近年不少調查,都顯示自90年代末,和亞洲其它地區相比,中國對日反感(不包港台,下同)一直都在升溫。在這點上,說中國“反日”確是千真萬確的(不過與此同時,如反美反法反韓反越言論也很流行。中國這新一代的民族主義並不獨針對日本的)。
    問題是日本到目前主流媒體還在認為,近年幾波反日浪潮(其中最大的2005年和2010年兩波)主要參加者(相當於中國的80後和90後),都是江那個政策推出後在學校受“愛國教育”被“洗腦”的一代。因此推定兩者有因果關係。我說的多少證據支持是指這點。主要是因為中日雙方很多調查都顯示,對日反感的上升,出現在中國所有的年齡層,受過日方所稱“洗腦”的那代人並沒有特別顯著。反而,在別的一些調查上,這代人顯示出比其它年齡層更哈日的傾向(這點對應你講的哈日和反日可以重合)。
    (其實在日本主流論調外,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釋。首先這個解釋很符合日本人對中國聯想。而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對日思考模式與實況脫節,新一代人對政治和公共事務的投入,以及日人對政治和歷史的漠視亦是原因。)

    關於4.
    事實上我對上層的政治動向和思想方針不很理解,謝謝你的補充。

    cyc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