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9

李天命的一篇序文 ---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很多年前,那時我還是 Berkeley 的研究生,有朋友從香港寄來一篇李天命的文章,問我有甚麼意見。如沒記錯,那篇文章是在《明報月刊》發表的,有幾千字長,內容我已幾乎全無印象了,只記得裏面有一個例子和蕭邦有關。我看後回覆朋友說(大意如此):「像他這樣批評別人的文字,我也可以對他的文字依樣葫蘆。」我在李天命的文章上寫了十個八個眉批,指出他的語病,然後寄回給朋友,他看後叫好,但應該沒有保存下來(後來我們疏遠了,我現在記起這事,也不方便問他)。

相信有些李天命的崇拜者會不相信我說的,或至少半信半疑 --- 李天命的思考方法厲害,文字清晰之至,不是梁燕城之流,怎會給你找到語病?其實,寫文章要一丁點兒破綻也沒有,談何容易,即使有此能力,也要寫得很小心,甚至要逐句琢磨一番,很難想像一個人寫任何文章都花這樣的心力;李天命的一些文章有語病,可能只是他寫得隨便些,不是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我寫哲學論文會字斟句酌,速度如蝸行,有時花四、五小時也寫不到三百字,但在這網誌寫的文章便放鬆不少,假如有人找到語病,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為免空口講白話,讓我用《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的序為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這篇序文很短,但獨立成文,用它做例子,至少不會給人說我斷章取義:

「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法。胡亂思索問題,彷彿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一樣,終是毫無所得的。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裏的一盞風燈。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這就叫做獨立思考。」

先談文中的兩個比喻。將「胡亂思索問題」比作「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主要是指那會「毫無所得」;風,本來就是捕捉不到的,所以有「捕風捉影」這個成語,以「用蛛網去捕捉風」為喻,可以用來表達那是加倍的徒勞。可是,「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就不通了,風是沒有顏貌的;如果說這是個比喻中的比喻,那麼「顏貌」在這裏比喻風的甚麼呢?不清楚。(註一)此外,說用網去捕捉顏貌也是不通的;你可以用文字、繪畫、說話、眼神、或記憶去捕捉某人或某東西的顏貌,就是不可以用網,不管是魚網、蛛網、還是天羅地網。(註二)

將「正確的思維方法」比作「荒夜裏的一盞風燈」,是不俗的比喻;「提著自己的風燈」一語,也點出了「正確的思維方法」是要自己領會的,不能盲從別人,要「獨立思考」。這盞風燈的作用是在荒夜引路,幫助自己到達目的地;然而,假如你走的是「未知的旅途」(不知道目的地或不知道該走的路),提著風燈也未必知道去向、也可能會迷路呀!說「照亮曲折崎嶇的旅途」,或簡單地說「照亮旅途」,不是更清楚貼切的比喻嗎?

再談其他較輕微的語病。「啟發人的思考」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不難達到(困難的是令人學習到獨立思考而且思考得其法);將「啟發人的思考」說成是「教育家的理想」,便有可望而不可即(或很不容易達到)的意思,這與事實不符。

「野心家」的確不想人獨立思考,最好是任由他播弄,但說「取代人的思考」,便引出「用甚麼取代?」這個問題;答案可以是「野心家自己的思考」,可以是「洗腦式的宣傳」,也可以是「物質的滿足」。寫成「野心家不想人能獨立思考」,就乾脆俐落了。

「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當然及不上有自己的原創思想,但那不一定有問題,因為批判思考過才接受,也是接受;不要得的是盲目接受,任人愚弄,那才稱得上是「愚人」,否則沒有原創力的人都是愚人了。

這是「捉字蝨」嗎?那要看我們對文字的要求有多高了。無論如何,我不認為以上所寫的比李天命的一些批評文字更「捉字蝨」。如果李天命追求的是毫無破綻,那麼他這篇序文並未做到;破綻就是破綻,即使不是致命的。


(註一)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問題所在,可以想一想:假如「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改成「用蛛網去捕捉風的屁股」或「用蛛網去捕捉風的心肝」,在比喻上有甚麼分別?
(註二) 試比較「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和「用蛛網去捕捉雲的顏貌」,雖然雲是真的有顏貌,但第二句明顯不通,不通之處就在「網」和「顏貌」不配。用網去捕風是一般人對「捕風」的形象化理解,如果已接受了「網」可以配「風」,便較難察覺第一句和第二句有同樣的問題。

61 則留言:

  1. 有趣。但以我所知,他不追求文字無破綻,而你所指出的,​看來也不算是他思考上的破綻吧?語病而已?有錯請指正。​我更有興趣知道的,是你認為他如何「捉字蝨」,可以舉些​好例子嗎?

    回覆刪除
  2. Franz,

    文字思想,不能截然分開,他那個蛛網比喻,已不只是文字的毛病,而是有點思路不清了。我沒有說他「捉字蝨」,我只是說假如我對他的批評是「捉字蝨」,那麼他的一些對別人的批評也是「捉字蝨」了。

    回覆刪除
  3. 我也不知道那「顏貌」是比喻甚麼,有機會的話我會問問他,哈​哈。此外,我倒知道你未曾說他「捉字蝨」,我之所以那樣問,是因為​我相信你認為他曾經(或經常)「捉字蝨」,是嗎?

    回覆刪除
  4. Franz,

    不,我不認為他經常「捉字蝨」;他做的,我也時常做,只是對思考和寫作要求高一些,不是「捉字蝨」。

    回覆刪除
  5. 王兄說話,簡單直接。好!

    回覆刪除
  6. 這段比較文藝腔,不算數。找一段思辯文字來批判吧(如反全能論──此之謂借力打力)。

    回覆刪除
  7. http://notesbooks.wordpress.com/2011/12/09/%E8%83%A1%E4%BA%82%E6%80%9D%E7%B4%A2/

    新仇舊恨

    回覆刪除
  8. 你批我又批﹐有錯請指證﹕

    (1)獨立思考一詞﹐假若是從critical thinking譯出來的話﹐那本身就是亂來的硬譯﹐理應譯作逆向思考或批判思維。
    人類乃群居動物﹐亦非全能全知﹐大部份資訊多以二手方式所得﹐很多時思考也會受其他思潮所影響。因此﹐思考本身根本是絕沒可能做到所謂的「獨立」。
    抱嚴謹態度處理資訊﹐或者認真思考其他思潮之合理性﹐也不能稱作獨立﹐因為資訊來源還是由他人所得﹐甚至不少人的的所謂批判思考方法﹐本身也是學習得來﹐而非無師自通﹐獨立自創。如是者﹐所謂「獨立」從何說起﹖

    其次﹐他那句「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結論過於武斷。
    (一)一個人是教育家還是野心家﹐客觀的判斷標準在哪﹖
    (二)他將「野心家」看得太簡單﹐一個野心家也可以思想家﹑理論家和教育家的姿態出現。真正高明的野心家﹐是會透過教化一套所謂的「正確思考方法」﹐使群眾受一套思想範式所制肘﹐令群眾洗腦而不自知﹐從而出現所謂的異化現象。這﹐亦即是佛家所言的所知障。
    (三)他排除了教育家同時可以是「野心家」的可能性﹐因為「野心」不一定是泛指權力﹐也可以是源自非物質因素﹐例如揚名立萬﹐或者沽名釣譽。
    同時﹐教育家自己本身也可能受所知障所限﹐有目的或無目的地創造一套有利統治集團的所謂「正確思考方法」﹐自以為教化啟迪萬民﹐實質愚民而不自知。

    其三﹐何謂「正確的思考方法」﹖即使用回李某人酷愛的分析哲學﹐思考方法既然非事實判斷﹐也無法作任何量化分析﹐怎能斷定其準確無誤﹖
    再說﹐這套所謂「獨立」的思考方法只屬一家之言﹐正確準則由誰來定﹖何以膽敢以「正確」自居﹐自吹自擂誰人不曉﹖

    其四﹐在一本教人思考方法的書﹐竟然在序中狂言「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法」﹐實在十分弔詭﹐甚至有嘲弄讀者之意。
    一本教人思考方法的書﹐美其名可稱作「教化」﹑「啟迪」﹐查實本身便有著「灌輸思想」的功能﹐讀者若認同作者之言﹐某程度上已「接受思想的灌輸」。

    如是者﹐讀者若真要避免成為真正的智者﹐應先假定李天命是一個披著教育者外表﹐查實是意圖洗讀者腦﹑為統治集團服務的思想野心家﹐用懷疑態度去看這本書﹐並不斷用盡所有方法將此書批至體無原膚﹐才屬真正之批判思考也。(爆)

    回覆刪除
  9. 文少,

    同意思考時多數不能完全不運用二手獲得的資訊,我認為獨立思考就是運用二手資料的方法,簡單而言,就是不要人云亦云。

    (一)我猜測,李天命寫「教育家」和「野心家」,是指純粹的教育家和野心家,亦即並非現實人物。

    (二)一個人就算以思想家、理論家和教育家的姿態出現,如果其目的是洗腦,其仍為野心家。

    (三)同一

    李天命所說的「正確的思考方法」,就是運用理性的方法。如果以「正確思考方法」為主題,就要問三條問題,分別是(1)正確思考方法是甚麼﹖(2)正確思考方法有甚麼理據﹖(3)就正確思考方法 而言,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

    最後,絕對同意要以理性看待《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回覆刪除
  10. Meshi,

    //這段比較文藝腔,不算數。找一段思辯文字來批判吧(如反全能論──此之謂借力打力)。//

    - 我沒時間讀李天命的書。我是無意中在網上看到那篇序文,記起當年批過他的文章,才一時手癢寫了一篇文(又得罪人了)。

    回覆刪除
  11. "將「胡亂思索問題」比作「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主要是指那會「毫無所得」;風,本來就是捕捉不到的,所以有「捕風捉影」這個成語,以「用蛛網去捕捉風」為喻,可以用來表達那是加倍的徒勞。"

    我的理解「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中的"風的顏貌" 也是表達加倍徙勞之用。因風本身沒有顏貌,但還妄想找到那不存在的東西。

    用"蛛網"比喻用錯的方法/工具,用"風的顏貌"比喻不存在/不可能找到/不切實際的東西。
    若沒有加"顏貌",只能表達用錯的方法思考,不能表達用對的方法思考不切實際的問題(因風是存在,但沒有顏貌)
    「胡亂思索問題」,亂在不同的地方罷了。

    雖則我也不知道用甚麼可以捕捉風,因當你捕捉到時,那已經不是風了。

    Kane

    回覆刪除
  12. //http://notesbooks.wordpress.com/2011/12/09/%E8%83%A1%E4%BA%82%E6%80%9D%E7%B4%A2/
    新仇舊恨//

    - 很有趣,從沒有人說過我讀文章粗疏及理解力薄弱,這是頭一遭,但不必反駁了。不過,特別為他加了兩個註。

    回覆刪除
  13. Kane,

    //用"蛛網"比喻用錯的方法/工具,用"風的顏貌"比喻不存在/不可能找到/不切實際的東西。
    若沒有加"顏貌",只能表達用錯的方法思考,不能表達用對的方法思考不切實際的問題(因風是存在,但沒有顏貌)
    「胡亂思索問題」,亂在不同的地方罷了。//

    - 我加了兩個註,可回應你這看法。

    回覆刪除
  14. //我加了一個註,可回應你這看法。//

    若用身體其他部位喻為風的實體形象好像也通,但用"顏貌"好像有想找到"真面目"的感覺。
    真的不明白問題在哪,抱歉。

    另,//假如你走的是「未知的旅途」(不知道目的地或不知道該走的路),提著風燈也未必知道去向、也可能會迷路呀!說「照亮曲折崎嶇的旅途」,或簡單地說「照亮旅途」,不是更清楚貼切的比喻嗎?//
    「未知的旅途」我有理解成"新事物",提著風燈只係用自己的視野(自己的風燈)去看待新事物,好像不一定要知道去向、甚至迷路與否,當然同閣下的比喻也可,但好像就有分辨對錯等等的意思,不似原意。

    Kane

    回覆刪除
  15. 剛看了註2,原來有咁多規限,我只是在腦海中幻想了情景,配合了意思,覺得說得通就可以接受。

    我理解的是用錯的方法做錯的事,所以閣下所說的不配,反而可以是合理的/故意的。(有這個可能??)

    Kane

    回覆刪除
  16. Kane,

    //若用身體其他部位喻為風的實體形象好像也通,但用"顏貌"好像有想找到"真面目"的感覺。
    真的不明白問題在哪,抱歉。//

    - 不要緊,我指出的問題頗 subtle,否則李天命也不會那樣寫了。讓我換另一個方式來解釋:李天命這裏講的是「胡亂思索問題」,思索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或找到答案;胡亂思索問題的結果是解決不了問題或找不到答案,像用蛛網(胡亂思索)去捕風(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再加「顏貌」這個比喻,實不知指的是甚麼。你之前說是指「風本身沒有顏貌,但還妄想找到那不存在的東西」,現在卻說那是指「好像有想找到"真面目"的感覺」,是不同的說法,正好說明「顏貌」這個比喻不清楚。

    其實「捕風」這比喻不是指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不存在,而是指對於胡亂思索者,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就像風,是他們捕捉不到的;可是,對於善於思考的人,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就不會像風了。

    (要見學生,遲些才答你的第二點。)

    回覆刪除
  17. Kane,

    //「未知的旅途」我有理解成"新事物",提著風燈只係用自己的視野(自己的風燈)去看待新事物,好像不一定要知道去向、甚至迷路與否,當然同閣下的比喻也可,但好像就有分辨對錯等等的意思,不似原意。//

    - 李天命講明風燈是比喻「正確的思維方法」,不是泛喻自己的視野;荒夜容易迷路,因此,「荒夜裏的風燈」不過是「引路明燈」這一陳腐比喻的翻新。

    回覆刪除
  18. Kane,

    //我理解的是用錯的方法做錯的事,所以閣下所說的不配,反而可以是合理的/故意的。(有這個可能??)//

    - 如果是這樣,那麼寫成「用暖水瓶去捕捉風的顏貌」也可能是「合理的/故意的」了!

    回覆刪除
  19. //李天命講明風燈是比喻「正確的思維方法」,不是泛喻自己的視野;荒夜容易迷路,因此,「荒夜裏的風燈」不過是「引路明燈」這一陳腐比喻的翻新。//

    但係佢有寫明係「提著"自己"的風燈」,若風燈指「正確的思維方法」,那自己的風燈就係自己既(正確)思考方法。「照亮未知的旅途」,解成思考/看待新事物(自己的視野),「這就叫獨立思考」,解為自己(獨立)的視野/理解。
    好似都解得通
    我這樣理解,有問題嗎???


    //你之前說是指「風本身沒有顏貌,但還妄想找到那不存在的東西」,現在卻說那是指「好像有想找到"真面目"的感覺」,是不同的說法,正好說明「顏貌」這個比喻不清楚。//

    我前指"風的顏貌"是不存在的,後指"顏貌"有真面目的感覺,全句理解應該係 "想尋找不存在的真面目"(會否太亂?即係想找風的真面目,但那根本不存在。)

    現在香港也早上五點了,難免寫得一"舊舊",多多包涵,再聊,晚(早?)安。

    Kane

    回覆刪除
  20. Kane,

    //但係佢有寫明係「提著"自己"的風燈」,若風燈指「正確的思維方法」,那自己的風燈就係自己既(正確)思考方法。「照亮未知的旅途」,解成思考/看待新事物(自己的視野),「這就叫獨立思考」,解為自己(獨立)的視野/理解。好似都解得通
    我這樣理解,有問題嗎???//

    - 他說「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裏的一盞風燈」,那麼,「提著自己的風燈」,便應該是指運用自己已掌握了的正確思維方法去解決問題;新事物不一定構成問題而需要正確的思維方法去解決,因此,這裏不應該是泛指新事物。

    //我前指"風的顏貌"是不存在的,後指"顏貌"有真面目的感覺,全句理解應該係 "想尋找不存在的真面目"(會否太亂?即係想找風的真面目,但那根本不存在。)//

    - 正如我在上面的回應說,「捕風」這比喻不是指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不存在,而是指對於胡亂思索者,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就像風,是他們捕捉不到的。你的理解太強調「不存在」,可是,即使胡亂思索者找到的是錯誤或混淆的答案,你也不可以說那答案是不存在的東西。

    回覆刪除
  21. //雖然雲是真的有顏貌,但第二句明顯不通,不通處就在「網」和「顏貌」不配。//

    「網」和「顏貌」不配,是否因為網是用來捕捉實物,而顏貌並實物,而是印象之類?

    city

    回覆刪除
  22. city,

    //「網」和「顏貌」不配,是否因為網是用來捕捉實物,而顏貌並實物,而是印象之類?//

    - 你說的「實物」是指物質的東西吧。顏貌要由物質的東西組成,但又不只是那些物質的東西的總和(因為要看它們如何組成顏貌)。

    回覆刪除
  23. Wong,

    /* 很有趣,從沒有人說過我讀文章粗疏及理解力薄弱,這是頭一遭,但不必反駁了。不過,特別為他加了兩個註*/

    那人寫得不客氣,你得罪他乎?

    以下的說法是否也是不清楚?

    "He perceives my expectation" (cf. PI, s453)
    "An order anticipates its execution" (cf. s461)

    回覆刪除
  24. Wong,

    /*「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當然及不上有自己的原創思想,但那不一定有問題,因為批判思考過才接受,也是接受;不要得的是盲目接受,任人愚弄,那才稱得上是「愚人」,否則沒有原創力的人都是愚人了。*/

    「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與「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是愚人」有別,你的評語對後者才有效。

    回覆刪除
  25. 我看得比較寬鬆,不大覺有問題,「風的顏貌」裏的「風」比喻事物,「顏貌」比喻事物真相,也不一定說不通。

    至於「照亮未知的旅途」,旅途雖未知也不明白,但仍然可以照亮,照向前方,前題是「旅途」,只要肯定有路,照之可也,照才看得見那未知。你寫「曲折崎嶇的旅途」則有猜測成份,未必是作者原意,因前路未必曲折崎嶇。

    (我這回應寫於未看上面的留言、也未看你的加注之前,也許同樣是一舊舊。)

    回覆刪除
  26. 雖然各有各的理解:

    Kane:
    //"風的顏貌"比喻不存在/不可能找到/不切實際的東西。//
    //「未知的旅途」我有理解成"新事物"//

    Karol:
    //「風」比喻事物,「顏貌」比喻事物真相//
    //前路未必曲折崎嶇。//

    王 Sir:
    //風(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答案)//
    //新事物不一定構成問題而需要正確的思維方法去解決,因此,這裏不應該是泛指新事物。//

    但,王 Sir,我覺得您以上兩點無說服力。
    作者運用比喻,就是用類推手法來表達意思,未必所有讀者均可以即時產生共鳴,個別讀者,還須超越自己一向的理解模範,例如,太強調句子改寫(當然,未嘗不可幫助理解),會試將「新事物」換成「難題」,這裏不需要泛指「xxx」。

    回覆刪除
  27. Yan,

    //那人寫得不客氣,你得罪他乎?//

    - 我的確得罪過他,但此人的心胸亦很狹窄,才對我如此憤恨。

    回覆刪除
  28. Yan,

    //以下的說法是否也是不清楚?
    "He perceives my expectation" (cf. PI, s453)
    "An order anticipates its execution" (cf. s461)//

    - Wittgenstein 的東西是不能這樣抽空討論的。

    回覆刪除
  29. Yan,

    //「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與「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是愚人」有別,你的評語對後者才有效。//

    - 「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這句是指出愚人的(其中一個)distinguishing mark,不能單以 "All S are P" 的句式來理解。

    回覆刪除
  30. karol,

    //我看得比較寬鬆,不大覺有問題,//

    - 這個我明白,但我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想說明以下這點:如果你用最嚴苛的標準去讀李天命的文字,也是可以找出毛病來的。

    回覆刪除
  31. Kelvin Yip,

    //但,王 Sir,我覺得您以上兩點無說服力。
    作者運用比喻,就是用類推手法來表達意思,未必所有讀者均可以即時產生共鳴,個別讀者,還須超越自己一向的理解模範,例如,太強調句子改寫(當然,未嘗不可幫助理解),會試將「新事物」換成「難題」,這裏不需要泛指「xxx」。//

    -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回覆刪除
  32. 我覺得李天命的那段話帶有一些文學色彩,甚至有點兒「詩情畫意」般的「似人」和誇張的手法,若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也不覺得有很大的問題。

    回覆刪除
  33. 神洲,

    //我覺得李天命的那段話帶有一些文學色彩,甚至有點兒「詩情畫意」般的「似人」和誇張的手法,若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也不覺得有很大的問題。//

    - 這篇序文主要是論說而不是抒情,大略的意思當然不難明白,我是以最高的要求來批評它,才會看出那些毛病。

    回覆刪除
  34. 李天命為何會「惜墨如金」, 少有文章面世? 大概就係怕了你們這一類「南慕容」了。

    回覆刪除
  35. 楚門,

    //李天命為何會「惜墨如金」, 少有文章面世? 大概就係怕了你們這一類「南慕容」了。//

    - 他寫的東西其實不少,我不認為他真的惜墨如金。

    回覆刪除
  36. //這個我明白,但我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想說明以下這點:如果你用最嚴苛的標準去讀李天命的文字,也是可以找出毛病來的。//

    May i ask whose writing is free from 毛病 even when we use 最嚴苛的標準去讀? Bernard Williams? Robert Nozick? Wittgenstein?

    回覆刪除
  37. //May i ask whose writing is free from 毛病 even when we use 最嚴苛的標準去讀? Bernard Williams? Robert Nozick? Wittgenstein?//

    - Completely? Probably no one. And this is precisely my point.

    回覆刪除
  38. //- Completely? Probably no one. And this is precisely my point.//

    這樣的point是不是「廢」的呢?

    回覆刪除
  39. //這樣的point是不是「廢」的呢?//

    - 對於某些人,你是須要時不時提醒他們一些「廢」point 的。

    回覆刪除
  40. 王Sir,
    //我是以最高的要求來批評它,才會看出那些毛病。 //
    王Sir之言令我想起數年前一件趣事。
    某次舊同學聚會,眾人閒談時話題轉移到某君手上一本雜誌中的一位妙齡女郎的照片上,該位女子有一雙大眼睛,圓圓的臉,再加上青春的年華,正當眾人都認為是「靚」之際,L君卻「語出驚人」地說:這女子有病!
    眾人忙問何解,L君於是說了一番關於「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的臉相,說這女子的眼睛臉相都顯示有「甲亢」症狀。因為L君是研究病理分析學的,眾人也相信其所言是有其道理,於是發現原來美是有「病態美」的!

    回覆刪除
  41. W.Wong﹕
    我其實有一點不太明白
    你是覺得他比喻失當﹖句子有語病﹖比喻出現多餘的描述﹖
    還是那些句子存在邏輯謬誤呢﹖

    回覆刪除
  42. 李天命對哲人王的回應︰


    [李天命] 2011-12-11 02:13:56
    一趴百踩 XDDDDDD
    .

    ( A )【三點死穴三秒殺^^】

    ( 1 ) 喻盲。*
    ( 2 ) 錯失旨要。**
    ( 3 ) 混淆語病和語害。***

    -----------------------------------------

    [1]* 見<<……的思考藝術>>最終定本,pp.170-172。
    按:喻盲、諷盲之類,且統稱之為「修辭盲」。
    [2]** 見<>最終定本,pp.154-156。
    [3]*** 見<<……的思考藝術>>最終定本,p.122。

    ********************************************
    ( B )【一窩腦漏一秒殺^^】

    三點死穴同屬一大破漏,那就是<>所批的(以
    及所稱的)

    吞毛求疵。*

    -----------------------------------------
    *見<>最終定本,pp.349-350。

    http://leetm.mingpao.com/cfm/Forum3.cfm?CategoryID=1&TopicID=1592&TopicOrder=Des
    c&TopicPage=1

    回覆刪除
  43. 這種回應方式很滑稽,不是李天命自己吧!

    回覆刪除
  44. 文少,

    //我其實有一點不太明白
    你是覺得他比喻失當﹖句子有語病﹖比喻出現多餘的描述﹖
    還是那些句子存在邏輯謬誤呢﹖//

    - 不是邏輯謬誤,但可算是概念混淆。唉,似乎不少人想我討論李天命的哲學論點,就讓我看看他的「反無神論」,如果看到錯謬,我就寫一篇「實牙實齒」的。

    回覆刪除
  45. 呵呵,正是李天命本人。

    (除非有人盜用了他的account)。

    回覆刪除
  46. 真想不到李天命會回應我的文章,而且是用這麼可笑的方式(他說一句「吹毛求疵」已足夠了,不必甚麼「死穴」、「秒殺」的)!他說我「錯失旨要」,其實他正正錯失了我這篇文章的旨要。太令人失望了!

    回覆刪除
  47. 關於「捉字蝨」,波普爾曾用《動物農莊》的名句為例:

    所有動物都平等, 不過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上面這一句應如何分析? 是否應歸類為「無意義」,「胡言亂語」呢? 但很明顯這一句話, 放在小說的上文下理當中,是有意義的。
    用此例子可以證明, 在一般自然語言中, 根本無甚麼準則可定義何謂「無意義」。

    回覆刪除
  48. Wong,

    看了你連結沈的文章 (〈回應「狼媽」紮腳之謎--威海衛國際大歷史〉),他的中文進步了不少。

    回覆刪除
  49. 楚門,

    //所有動物都平等, 不過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上面這一句應如何分析? 是否應歸類為「無意義」,「胡言亂語」呢? 但很明顯這一句話, 放在小說的上文下理當中,是有意義的。//

    - 這句是 sarcasm,不能照字面意思理解,要看 context。

    回覆刪除
  50. Yan,

    //看了你連結沈的文章 (〈回應「狼媽」紮腳之謎--威海衛國際大歷史〉),他的中文進步了不少。//

    - 這篇寫得很不錯,的確和他平日文風大異。

    回覆刪除
  51. 李天命也要回應王Sir,王Sir成網絡名人矣。

    回覆刪除
  52. 老實講,你邊有得同李生比。

    講寫詩,人地早就成名。
    講邏輯,李生獨步香江。
    連回應人地都比得簡單有力,單刀直入。

    相反你D回應,就只係得D咩「令人失望」,你話幾令人失望。

    ZY.

    回覆刪除
  53. ZY,

    我為甚麼要跟他比?你說得真可笑!

    回覆刪除
  54. 讀過中文會知中文行文都好講邏輯的,大概不屬哲學上大問題,是語文邏輯問題。

    李回應有點側側膊,不對正人家所指出的行文語意不嚴謹的主旨。
    如果正面討論,可能說不過去,用了手法打發過去?

    Timber

    回覆刪除
  55. 三點死穴同屬一大破漏,就是不明白「一切都是李天命說了算」。

    回覆刪除
  56. 那茅塞頓開了!不過,我也只是寫篇文章玩玩而已。

    回覆刪除
  57. 題外話:(非挑戰wong sir,,而是真心指教)
    「破綻就是破綻,即使不是致命的。」-
    破綻就是破綻豈不是A=A,,有實際意思嗎?
    為何不「以上破綻即使非致命的,仍然是顯示了李有破綻」?

    回覆刪除
  58. 代答一下先
    「破綻就是破綻」不是一個套套邏輯﹐關鍵在於「就是」這個詞。
    若他寫成「破綻是破綻」﹐那就是套套邏輯。
    「破綻就是破綻」﹐如同平日你話人「樣衰就是樣衰」一樣﹐是中文常用的一種帶有隱喻的表述手法﹐這兒的「便是」的運用﹐其目的乃是旨在指出其問題乃客觀存在﹐不容否定。

    回覆刪除
  59. http://iwantaphdtoo.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7.html
    david tang
    開張新帖
    評<> 一文


    該文的大意為, 王博士認為李博士的文章有語病, 並以《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的序為例, 指出語病之所在。

    在開始之先, 不得不佩服王博士高超的筆戰技巧, 他在轉入正題前先有以下聲明:
    其實,寫文章要一丁點兒破綻也沒有,談何容易,即使有此能力,也要寫得很小心,甚至要逐句琢磨一番,很難想像一個人寫任何文章都花這樣的心力;李天命的一些文章有語病,可能只是他寫得隨便些,不是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我寫哲學論文會字斟句酌,速度如蝸行,有時花四、五小時也寫不到三百字,但在這網誌寫的文章便放鬆不少,假如有人找到語病,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1. 自封後門
    就好像一位歌手在批評別的歌手歌唱技巧不濟前, 不忘提醒觀眾自己之前的失誤乃是喉痛所致。
    自斷後路會無路可退; 自封後門卻可少守一門。

    2. 婉轉自誇
    與其直接指出自己的能力, 不如讓讀者自行推敲出來。當然, 給予適當的提示是必不可少的, 此法特別適用於欠缺客觀證據的自誇。


    讚美過後, 下面主要探討的問題是有:

    甲. 語病的指控能否成立

    乙. 這些指控又是否足以構成: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甲. 綜觀整遍文章, 我認為所謂的語病主要指 「比喻欠貼切」

    王博士認為序中最嚴重的語病分別在 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及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 兩句之中。因王博士在指出上述語病後, 寫到 再談其他較輕微的語病, 由此可以判斷王博士認為上述語病最嚴重。

    a. 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

    王博士認為此句文理不通, 理由是風是沒有顏貌的, 王進一步追問, 如果說風的顏貌是比喻的話, 那麼「顏貌」在這裏比喻風的甚麼呢?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用文字、繪畫、說話、眼神、或記憶去捕捉某人或某東西的顏貌,就是不可以用網。

    風的顏貌在我看來可以表示風的形態。這樣的質問其實非常可笑, 類似的比喻如太陽的怒火、風的小手等, 非但常見於文學作品之中, 魚之樂中亦俯拾皆是, 不過一來筆者並不認為這是語病, 再者就是王博士早已制敵於先, 自封後門, 故無謂在此一一舉出。

    再來就是用網來捕捉風的顏貌是否合理, 我個人的看法是--非常合理, 一般來說, 人們認為風的顏貌(形態)只能從被風吹過的事物中反映, 而蛛網留不住微風更是頗常見的用法。退一萬步說, 就算真的不可以用網捕捉風的顏貌, 不正正就表示了不可胡亂思索問題嗎?


    b. 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

    博士認為未知的旅途五字有問題, 原文如下: 這盞風燈的作用是在荒夜引路,幫助自己到達目的地;然而,假如你走的是「未知的旅途」(不知道目的地或不知道該走的路),提著風燈也未必知道去向、也可能會迷路呀!

    思考方法是思考的工具(李氏的信徒稱為利器), 讓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避開陷阱, 思考方法並沒有告訢我們應該往哪裡去, 事實上荒夜的風燈只可照亮自己的四周, 為我們指出目的地的是地圖、星光等。然而,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們哪有什麼地圖呢? 連星光也往往忽明忽暗。至於可能迷路的問題則真有點莫名奇妙, 手執GPS都可能迷路, 更何況是風燈? 重要的是這盞風燈對你的旅程是否有用。再講, 單用一個可能性作為批評的理據是不充分的, 例如: 「閱讀王博士的文章可能令人智力下降, 故大家不宜多讀」 這句說話肯定不能被否證, 除非我同時提出可能性有多大。

    其實嘛, 我也同意上面列出的序是有問題的, 那就是欠缺了對理解力低下人仕的照顧。由於篇幅所限, 故只對「最嚴重的語病」作出評論


    乙. 這些指控又是否足以構成: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我只看過李天命的三本書(分別為哲道行者、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和從思考到思考之上)。在我看來, 李氏的學說主要有思考方法學 和 天人學, 前者由思方五環構成, 主要用於釐清問題和辨別謬誤; 後者則是一些對價值觀和處世原則的看法。至於找出文句中的語病好像不在其論述之內, 把 <> 一文說成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實在是張冠李載, 有誤導觀眾之嫌。再講, 王博士一面宣稱自己未曾看過李天命的書(好像在別的文章亦提過未曾與李氏接觸), 但又竟然知道李氏之道在於語病分析, 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若果, 以彼之道的意思是單指那一篇 「應該沒有保存下來, 也不方便問他」的文章的話, 則王博士的指控更難令人信服, 既 「沒有時間看李天命的書」, 又對那篇文章的內容「全無印像」, 卻又能了解李氏之道, 此樣神乎其神的功夫實非常人能理解。

    坦白講, 我認為王博士這篇文章只是一篇「捉字蝨」之作, 至於王博士揚言 : “這是「捉字蝨」嗎?那要看我們對文字的要求有多高了。無論如何,我不認為以上所寫的比李天命的一些批評文字更「捉字蝨」”

    我在此呼籲王博士公開一些李天命更「捉字蝨」的批評, 好教我們欣賞一下博士級的記憶力, 沒時間讀李天命的書的王博士如何才可以全無印象地清楚記得李天命的一些批評文字更「捉字蝨」。

    回覆刪除
  60. 開張新帖: 評李天命的一篇序文 ---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一文
    http://iwantaphdtoo.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17.htm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