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0

大麻和靈感

在美國,科學家中有學術成就而又經年致力於普及科學的,恐怕沒有人比天文學家Carl Sagan更有名。他主力研究火星、金星、和木星,但他廣為人知的則是他寫的普及科學書籍;他負責撰稿的十三集電視節目Cosmos: A Personal Voyage,由80年代播出到現在都一直很受歡迎,激勵起不少年青人投身科學的志向;他的科幻小說Contact也拍成電影,由Jodie Foster主演。

我不是要詳細介紹Sagan,談及他,主要是因為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講到他原來經常吸食大麻。在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Lester Grinspoon研究大麻藥用價值的經典著作Marijuana Reconsidered裏,收了一篇文章,作者是Mr. X,那當然是化名;Grinspoon後來透露,Mr. X其實就是Carl Sagan。在這篇文章裏,Sagan這樣描述大麻如何給他靈感::

「記得有一次,我和太太吸大麻high了之後一起淋浴,期間我突然有一個念頭,就是用高斯分佈曲線(Gaussian distribution curves)來說明種族歧視的起源和不當之處。我想到的那一點也算是顯然之理,但是絕少有人談論過。我用肥皂在浴室的牆上畫那些曲線,然後走出去把想到的都寫下來。由一點引到另一點,源源不絕,就這樣苦苦思索了大約一小時,我才發覺自己已寫了十一篇短文,論及的有社會、政治、哲學、和生物學等課題… 這些短文裏的論點,我日後都用在畢業致辭、講課、和寫的書裏。」

我未吸過大麻,也未試過任何其他麻醉藥物,high的經驗,我只從飲酒得到。酒後得靈感,不是沒有,但只限於寫詩;腦袋放鬆了,可能會突然湧出佳句或精妙的意像,而且酒後邏輯思維能力減弱,寫出來的詩句子之間的關係比較虛靈,比較容易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可是,正因為邏輯思維能力減弱,酒後我不能思考哲學問題(試過,所以知道不行)。Sagan竟能在吸食大麻後寫論說文章,怎麼搞的?

11 則留言:

  1. I love contact !
    Wong Sir, maybe you'll find your faith again after watching :)

    回覆刪除
  2. catcat,

    I watched the movie and didn't like it at all.

    回覆刪除
  3. 我估佢當時寫論文係運用lateral thinking的區域
    同你寫詩差不多,只係將不同的資訊以全新的方式組合
    可能大麻刺激了該區域的運作,或者減輕其所受的約束

    回覆刪除
  4. 黑人,

    呀,lateral thinking, 可能是了。謝謝。

    回覆刪除
  5. Wong Sir, that's perfectly fine :)

    // That continues to be my wish - Ellie //

    回覆刪除
  6. "就這樣苦苦思索了大約一小時,我才發覺自己已寫了十一篇短文,論及的有社會、政治、哲學、和生物學等課題… "

    Well, Sagan is a genius and quite a special character. So as a mere mortal, I wont' know how his brain works, and so it's perhaps possible that he can write essays while being high. I won't be able to do this, whether I'm high or not, in an hour. I can't manage to write like this even within my own field, and he was writing about every subject on earth and beyond.

    I heard a piece on the NPR around Valentine's Day this year: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23534818
    I told my husband this romantic story, who was a crazy Sagan fan, and he said "Uh, but he was married at the time..." I guess not so romanic for Sagan's wife at the time. Just thought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This "romantic" story, plus the one you just told about his use of marijuana, really makes me want to read his biography.

    Lin

    回覆刪除
  7. Lin,

    Someone told me that this is a good one: Keay Davidson, Carl Sagan: A Life.

    回覆刪除
  8. Thanks for the tip. I'll check that book out. Lin

    回覆刪除
  9. Well...

    When I was working in Singapore, my colleagues and I always went drinkng after work and very often ideas come up... (however, as you can imagine, not many of them worked. Some did though :P )

    回覆刪除
  10. RandomCoil,

    Ideas, yes, but rarely a complex theory or argument.

    回覆刪除
  11. Psychedelic 啟靈藥
    Osmond在1957年的精神科學界會議上提出「Psychedelic」一詞,指出這種藥物不止模仿精神病症狀,而是把潛意識裡所埋藏的內容呈現出來,因此有醫療潛力。

    LSD的發明者Dr. Albert Hoffman亦認同他們的用字。自此,學界開始實驗用「啟靈藥」對上癮、精神病、行為問題的醫療功效,直到六十年尾嬉皮運動後立法禁藥為止。

    Psychedelics有很多種,根據佛教《大般涅槃經》的記載,鐵匠純陀在佛陀涅槃前為他供養了一餐,名為「栴檀樹耳」,是為宗教啟靈用的蘑菇。還有古老馬雅文化中的烏羽玉仙人掌、死藤水等,皆為啟靈的聖物。而我所接觸的,是現今最廣受歡迎的── 大麻。

    在生活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訓練大腦處理某些迎合現代社會需要的工作,不斷加強負責某些指定功能的神經迴路。久而久之,人類務實的能力是提高了不少,意思是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多向、複雜。

    可是,務實入世的單向智力發展,卻讓大腦剩下一大部分還沒被開發,Psychedelics 便是這一部分的挖掘機。

    論當下所謂的智力測驗,其實是為了迎合「高生產力才有價值」而設的。它只會量度記憶力、分析判斷能力、應變解難能力、邏輯推理等。

    說得徹底一點,現代社會就是逼人強化困住自己的意識籠牢,將籠內範圍稱「正常」、「可取」,籠外範圍由於不符合經濟效益,被稱之為「不正常」、「有病」、「瘋癲」,故意製造人對籠外世界的恐懼。

    人們把Psychedelics 稱之為迷幻藥,也只是因恐懼不理解的心靈意識,從而採取的抗拒姿態而已,最後更無辜地被列為毒品。

    可是,Psychedelics 從最開始便不應該將其叫作迷幻藥,因為這有異於原意。

    Psychedelics 一詞本來就是mind-opening 、mind-manifesting 的意思,希臘文中, ψυχή (psykhe) 是「心靈、思維/頭腦、靈魂」的意思,而 δήλος (delos) 則是「啟示、呈現、顯露」的意思。

    Psychedelics 一詞最先由精神科醫生Humphrey Osmond 向神秘主義文學家Aldous Huxley 在信中提出,配合Huxley「知覺之門/眾妙之門」的觀念,把Psychedelics譯作啟靈藥,即「開啟心靈之門」的藥,只是按照原意直譯,並不存有任何政治不正確的立場。

    啟靈藥,意指「開啟心靈之門」的藥,保持了Huxley對靈性意識的觀點,和Osmond醫生重視的中立性,意指把心靈之門開啟,解放五感之限。

    但門後的內容是無法預測的,可能是混亂得像思覺失調,可能是神聖得像宗教體驗,可能是可怕得像落地獄,可能像終於開竅、發現真我般,因人而異。

    事實上,人的意識就像無限延綿連續的電磁波譜,而符合現代社會期望的「日常狀態」只是其中一狹窄的頻段,而且受五感所限。

    情況就像,我們的肉眼之能感知波長範圍落在390到700nm的「可見光」,這範圍以外的「光/電磁波」我們無法感知,甚至科學已知的電磁波譜以外還有其他「光」。

    因此,受制於狹窄的感官知覺及日常意識,我們所知的,只是全息實相 (holographic reality) 的一塊薄片而已。

    日常意識以外的潛意識或者超意識,可透過很多方法探索,例如禪修冥想、禱告、感官隔離 (sensory isolation/deprivation)、擊鼓跳舞、斷食斷眠等等,全都是以削弱預設模式網絡 (default mode network) 來打開知覺之門。於我認為,相對比較速成的方法,當然是使用Psychedelics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