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破曉》(Daybreak) 有一節談到快樂的限度:
「很多人只能達到中等程度的快樂:正如我們沒理由因為有些人吃了藥也不能痊癒、有些甚至經常身體不適,而反對醫學,我們也沒理由因為有些人只能達到中等程度的快樂,而批評他們智慧不夠,以致想不到如何令自己更加快樂。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幸能發現那人生哲學,足以讓他明白到自己快樂的限度:即使如此,他的生命依然可以是悲慘的,沒有甚麼令人欣羨之處。」(345)
尼采這裏指出的是,每個人的快樂程度,都有先天的限制,有一個「快樂的限度」;就算能清除一些後天的限制(例如不愁衣食、不必為金錢做不樂意做的事、解除了工作壓力、家庭生活美滿),先天的性情和心理傾向,仍然會限制一個人快樂的程度,而這些性情和心理傾向卻是改變不了的。
所謂「快樂的限度」,指的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的定點,而只是指不能超越的上限。假如你未到上限,便有機會令自己更快樂
--- 透過消除一些後天的限制。要是你已到了自己「快樂的限度」,那麼,無論你怎樣做,也不會更加快樂。(這是簡化了的講法,因為很難肯定是否所有可以清除的後天限制都已清除;「快樂的限度」只是抽象的理解,實際上是不容易判斷是否已到達這限度。)
尼采這段文字的另一個重點是快樂和思考的關係:「快樂的限度」是不能靠思考來衝破的。假如你已到了上限,那麼,無論你如何思考,無論你明白了多少「快樂之道」,無論你講得出多少有關快樂的「有智慧的說話」,無論你是學佛、參禪、冥想、還是修道,你也無法令自己更加快樂。好比身患絕症,藥石無靈,到了自己「快樂的限度」,便甚麼思考也不能令你更快樂;思考能幫助你的,只是明白到自己快樂的限度,從而避免對快樂有過多的幻想。
這個看法十分悲觀,但吻合我的觀察和經驗。我有幾位朋友是明顯的例證,無論他們的生活如何改變,就算是變得越來越好(例如搬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身體比從前健康),他們依然是不甚快樂,對生活永遠表達類似的不滿。關於快樂和思考的關係,沒有比以下更簡單的例子:「知足常樂」的道理,人人明白,但純粹因為明白這道理而變得更快樂的人,恐怕世間難尋。
(尼采在這裏說的「快樂」,大致是我們日常用語裏「活得開心」的意思。跟一般人的看法不同,尼采質疑「快樂」是否值得追求;這是本文的題外話,以後有機會再談。)
快樂限度這槪念很有趣,也乎合我們日常經驗。但我沒有王教授你那麼悲觀,覺得快樂限度也許可以(有限度地)改變。你提供的例子很顯淺,但會否太顯淺呢?知道一個道理,與體驗一個道理有所分別。例如,我們會聽到有些人,原本總是對現實不滿足,愛爭名逐利,但經過一些生活中的大事,例如大病,例如破產,之後突然看化了,變得比較知足。這情況算是改變快樂限度嗎?
回覆刪除對你的問題,尼采的回答大概會是:有些人經過重大經歷後會改變,有些人卻不會,這是天生的性情和心理傾向之不同所致。他應該不相信有性情大變這回事。
刪除用「限度」而不用「適度」,然後說「他的生命依然可以是悲慘的,沒有甚麼令人欣羨之處。」
回覆刪除以這角度來看,當然會 //質疑「快樂」是否值得追求// 吧
尼采質疑「快樂」是否值得追求,理由很複雜,和他怎樣理解 a flourishing life 有關,我在文章裏沒有討論到。
刪除哲學家說話,理由當然複雜。
刪除我的想法是:
外在環境不一定容許個體達到自身能力的極限。
那麼,不以「適度」(自身與環境的配合)為前提,而以「限度」(單就自身而言)為前提,來質疑自身能力的極限是否值得追求?當然會有所質疑的了。
May each of us be fortunate enough to discover that philosophy of life which enables him to realise his greatest measure of happiness
回覆刪除『尼采這段文字的另一個重點是快樂和思考的關係:「快樂的限度」是不能靠思考來衝破的。』
回覆刪除當然不能,其實越思考得越多及越複雜,就越不快樂。
通常都是思想簡單的人比思想複雜得人更快樂。
王教授見到這篇文章嗎?裡面講到你啊,令人神往!
回覆刪除《吳克儉可能是世界最博學的人》
讀過了。謝謝!
刪除有人說先要到達極悲 在迅間轉到極樂 這個幅度 才是 最大最多的 快樂
回覆刪除一般的人所得到的快樂 只是由平靜開始 故此 快樂的程度 or 幅度 不夠
即 尼采 的 只能達到中等程度的快樂 。。。。。。
予寧願一生一世未能得到 這個 極限 !
Interesting.
刪除「先要到達極悲 在迅間轉到極樂 」,我懷疑人類的大腦是否能那樣運作,這個問題需要腦科學家來回答。
刪除這套說法有 “自虐” 的成份!!!
刪除得到胰cancer,末期,絕症,試了所有治療法無效,死硬--極悲!
刪除奇蹟發生,無端端不治而癒--極樂!
算是一個例子吧。
這應該就是心理學中的快樂原則?
回覆刪除如果你是指 Freud 說的 Pleasure Principle,那應該不同。
刪除王教授 just sent a friend request at your facebook
回覆刪除我是 魚之樂 的 regular 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