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5

文章和讀者


寫文章而公開發表,自然希望有讀者,不過,這種希望所基於的心態則沒有一定,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心態是讀者越多越好,大小通吃,作者想做到「口大食四方」,寫文章時心裏總不忘要吸引讀者,題材和寫作手法都因而受到影響。另一種心態是讀者有好有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寫文章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真正看懂和欣賞得宜的讀者,才是作者值得追求的;對讀者重質多於重量,質素低的讀者,不要也罷。

我是「寸心派」而非「大口派」,寫網誌文章,不太在意讀者多寡,只要是高質素的讀者(即真正看懂和欣賞得宜的讀者),就算是區區幾百,我也不會嫌少;當然,如果只得小貓三四隻,我的寫作動力是會大減的。讀者質素的高低,從留言可見一二;我的網誌「開業」以來,尤幸一直都有高質素的讀者支持,於是我一寫便是五六年了。

我的文章有幾個網媒轉載,從 likes 數看,「罵人」的文章,例如批評陳雲、屈穎妍、陶傑之流的,和標題特別「惹火」的,例如指出洪蘭翻譯錯誤的那篇〈不要臉的劣譯〉,最受歡迎, likes 數遠超其他類型的文章。然而,這些都不是我的得意文章,我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例如寫人生感悟的文章和一些很用心寫的書評,欣賞的人並不多。假如我是「大口派」,便會盡量多寫「罵人」和「惹火」的文章,相信讀者量會大增。嘩眾取寵的文章,我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我不一定鄙夷「大口派」,因為無差別地爭取讀者而寫出的文章,可以是上乘的;同樣道理,我也不一定鄙夷為名為利的「大口派」。我鄙夷的,是為了名利,為了迎合盡量多的讀者,而故意歪曲事實,或極度簡化論述,或不斷重複推銷一些謬誤,影響讀者,令他們形成偏頗的看法(或令他們本來偏頗的看法更加偏頗)。

我這「寸心派」,有時只要有一位讀者能看出我寫文章的用心,便足以讓我覺得文章寫得不枉。最佳的例子莫如郭梓祺替《魚之樂:哲思隨筆集》寫的書評,尤其是那句「淺白是一種能力,他有」,令我大有「知我者」之嘆,簡直是有點感動!

6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