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殘忍菜式


早兩天我們的人文學中心(Humanities Center)邀請了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的俄語教授 Darra Goldstein 到來演講,講題是「盛宴與饑荒:俄羅斯飲食文化一千年」。Goldstein 是位出色的講者,演講內容十分有趣,介紹了俄羅斯飲食的特色,講解了俄羅斯的歷史文化與飲食的關係,引用了一些文學名著為佐證,當然還展示了大量圖片(只可惜沒有試食!)。演講後舉手發問者眾,我是其一,但我問的是一個十分實際的問題:我知道 Goldstein 很熟悉三藩市(她的博士學位是在史丹福拿的,當年經常到三藩市),便問她三藩市有沒有食物質素高、但不太昂貴的俄羅斯餐廳;她想了一想,推薦了位於 Balboa Street 和 5th Avenue 的 Katia's Russian Tea Room。我從沒吃過俄羅斯菜,下次到三藩市時一定要試一試這間餐廳。

演講前的晚餐,我有份出席,坐在 Goldstein 對面,因此有機會和她多談一點飲食之道。我們少不免談到中國的飲食文化,原來她吃過不少的中國地方菜,而且到過中國多次,最早的一次竟是在改革開放後不久的八十年代初。她問了我一個問題:中國菜裏是不是真的有「猴子腦」這道菜式?她說很難想像有人會吃得下活生生的猴子的腦袋、一邊吃一邊聽到猴子的慘叫。我只能回答傳說中有這道菜式,但我從未見過,也不相信那是一道宴客的菜式,因為一上菜便可能會嚇跑不少客人。不過,我補充說我倒知道有一道殘忍的中國菜式是有人會吃的,就是「炸活魚」(也叫「半活魚」或「呼叫魚」):用猛火大鑊滾油炸熟魚身,魚頭卻不放進油裏,上碟時魚頭還是生的,魚的嘴唇會間歇開合。Goldstein 聽得目瞪口呆,似乎不大相信魚身被炸熟而魚頭仍然會動。我問她敢不敢吃這道菜,她說自己的好奇心很強,也試過不少奇怪的菜式,可能有膽量吃一兩口。

第二天 Goldstein 還帶領了一個小組討論會,討論 "cuisine" 這個概念。討論會開始之前,我走到她身旁,問她有沒有興趣看「炸活魚」是怎樣的;她點頭表示有興趣,我拿出 iPad,給她看一條我剛找到的短片:



她邊看邊搖頭,看完後說她高估了自己 --- 這道菜她是怎樣也吃不下的。旁邊一位同事好奇,問我們看的是甚麼短片,我便將「炸活魚」描述了一次,然後問他看不看那短片,他立刻耍手搖頭,表示絕不會看;這「膽小鬼」,連看也不敢,更不用說吃這道殘忍的菜式了。

順便一提,威廉姆斯學院是美國數一數二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跟長春藤名校同樣難考入,但香港人中聽過威廉姆斯學院的相信不會多。

10 則留言:

  1. 跳舞章魚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vaZrUAZ_9k

    sick

    回覆刪除
  2. 最近去日本先俾人問要唔要食 live sushi,所以外國佬冇乜見過世面先乜都驚奇一餐。魚會唔會覺得痛科學仲冇定論,街市都係拍幾拍條魚(肯定未死)就夾生開肚刮魚鱗啦。。。不過我唔認為要見食物郁先喺新鮮,所以唔好呢啲 gimmick,唔怕一萬,只怕萬一(魚如人類覺的痛),所以食就食,無謂加予不必要痛苦。

    至於食活食猴腦,腦其實冇 pain receptors,猴痛只痛在開腦嗰一刻,但要開腦又要開得靚冇碎片入腦而隻猴點箍緊都會發狂爭扎,所以難度高到冇乜可能,除非食客唔介意食埋碎骨落肚,而滾油一落,即死。。。活食猴腦真唔真唔知,但我朋友指天發誓佢見過大陸食[澆驢肉],食得落嘅,都幾變態。。。

    回覆刪除
  3. 王教授,

    庫克出櫃了,樂仔還遠嗎?

    2342

    回覆刪除
  4. 有時有啲天真外國佬令你啼笑皆非,有次問美國佬食唔食填鴨,佢懶作狀話 Oh no I can't possibly eat the poor duckling .... 佢年年食火雞就冇問題。。。唉!

    回覆刪除
  5. 我是覺得
    食得肉都唔好扮唔知
    動物受死一刻都係痛苦既
    見到郁緊先話核突
    又話人變態殘忍
    好偽善扮君子

    回覆刪除
    回覆
    1. 話唔係咁講,如果你好食動物 live food (或烹調方法特別殘忍嘅),你要問自己你喜歡咁食法因為:

      (1)好玩。見生命掙扎求生令你有某種興奮 + 趣味性 ===》 你性格有啲問題,我撞見你一定運路走。。。

      (2)新鮮。你認為食物遲死十分鐘鮮味會相差100倍 ===》如果 blind test 你食得出分別我就打死都唔信,所以我會歸納你為智商有問題個類類。

      通常啲人批評呢種殘忍食法有潛在 racism,我就想批評行為,而唔係人種。

      刪除
    2. TOTALLY agree with point 2.

      Rosemary

      刪除
  6. 「偽善」有時可能比「赤裸裸」的殘忍要好一些,很多時為了要做個「偽善」的樣子殘忍就可能會比連偽善都無要少。

    回覆刪除
  7.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11/04/89818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