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2

大學生與小學雞

早陣子香港報章報道科大某教授要遲到的學生罰站,有人批評這是大學小學化,大學生變了小學雞。這件事已成舊聞,我不打算評論,倒是今天點算學生的出席名單時,想起此事,令我不禁懷疑,會不會也有人認為我把大學生當小學雞對待?

我上堂一定點名,出席率是計分的,佔總分的 15%;學期內遲到超過三次便開始扣分,遲到十八次,出席的分數便是零。我教的是哲學,課堂上的討論跟閱讀和寫作一樣重要,假如不出席,又如何參與討論呢?(當然,出席的可以不出聲,但至少聽到其他同學的討論,我也有辦法令「沉默者」出聲。)此外,這 15%很容易拿,出席就是了;因此,點名其實是幫助學生較容易拿到好成績。

有些人認為大學生乃成人,有走堂的自由;但怎樣才算有自由呢?這並不好說。假如是不須承擔任何(事前大約訂明的)後果的事才算是有自由去做,那麼我不同意學生有走堂的自由;假如「大學生有走堂的自由」不過是指沒有任何人強制他們上堂,也許我會同意大學生有走堂的自由 --- 當然,「強制」是甚麼意思,又不好說了。

因此,與其談自由,不如講身份。每一身份都有份內之事,我的看法是,大學生這一身份的份內事包括上堂、閱讀指定讀物、參與課堂討論、交論文或其他功課、和出席測驗及考試。相信不同意這看法的人不多吧!假如你同意,就應該不會認為點名計分是把大學生當小學雞對待了,因為那只是要求他們做份內的事和承擔不做的後果。

我認為上堂時尊重教授和其他同學,也是大學生的份內事。有一次,一堂五十分鐘的課上到一半,一位坐在課室中間的學生突然執拾東西,然後站起來,大模斯樣橫越課室,中途離開。他正要開門時,我高聲喝止他,問他為何離開;他說有要事趕著辦,不得不早退。我便說:「早退不是問題,你可以事先知會我,並且坐在後排近門口處,那麼離開時便不會影響我和其他同學了,對嗎?」他滿面通紅答道:「是的,教授,對不起,下一次我知道該怎樣做了。」不錯,我令這學生尷尬了,但這不是當他是小學雞,而是提醒他大學生的份內事。

43 則留言:

  1. 走堂的代價就是未能學到該堂的知識,這算是「承擔後果」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取決於走堂的學生是否認為學不到該堂的知識是一種代價或損失。

      刪除
    2. 如果走堂的學生不認為扣分是一種損失,那豈不一樣?

      刪除
    3. 類比:強姦者可能會承受良心責備的後果,但很多都不會;也有些強姦者不怕坐牢的,但那是少數。

      「承擔後果」只能考慮一般的情況和大多數的人。

      刪除
    4. 我以為一般情況損失知識比損失幾個%的分數嚴重,這當然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吧。反過來想一想,如果用你的方法,擔不擔心學生會認為分數比知識來得更重要?

      (我也在點名與不點名之間掙扎,因此對這問題有興趣)

      刪除
    5. 用點名計分推動他們來,用精彩的 lectures 吸引他們留心。

      刪除
  2. 我覺得大學生有走堂既自由, 因為大學生同中學生既分別係(對我黎講), 係中學生既學習需要"約束同紀律", 大學生就可以"自由同自律", 自己決定想學既野, 學既方式同埋學習既時間。我大學果時經常因為個教授講果d書我已經讀過, 睇完, 而且佢都係照直讀, 我不如去圖書館自己做自己野好過。

    如果個學生已經識晒所有野, 而且又可以被正確核實, 我唔覺得出席係件份內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學生如何肯定自己識晒?教授可能不只是講書本裏的東西...

      刪除
    2. 我總覺得自由不能作為任何事的"百搭理由".
      學生和老師是有其"契約關係", 走堂是學生的自由(或者可解釋成選擇的自由), 但不是學生的權利. 你選擇了走堂, 就不能不面對破壞契約可能帶來的後果, 當然更不能指責什麼了......

      刪除
    3. 以「契約關係」來理解也有道理。

      刪除
  3. 當然, 大學既分別亦都在於教授可以自己定下計分標準。所以, 大學生take得果一科, 便有義務遵守教授的指引。所以所謂"份內事", 係教授自己定下來的"份"吧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只是遵守,而是互相尊重的表現。

      刪除
  4. 上課要討論和要透過討論來評價學生能力的話就沒問題吧

    回覆刪除
  5. 自由一定有自由,但自由既意思係指「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
    btw,我覺得如果大學學位係希少,你唔上就唔好考大學,留返個機會俾其他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走幾堂無所謂,但有些學生可以幾乎完全唔見人。

      刪除
  6. I hope you were exaggerating when you said "高聲喝止他", as it might cause more "damage" to the law-abiding students than the one who indirectly caused "the drama". (As the "高聲喝止" were to be **received** by ALL students.)

    If you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your rules in the first week of class, then a "normal-plus-concerned tone" reminder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than a "高聲喝止", which no one, including you, would enjoy.

    Also, marks of attendance is a "neutral" incentive, even though it helps a lot to ease off students' work pressure.

    If used properly, "bonus" marks, however, is always a positive incentive that could last a lifetime.

    Just my 2 cents.

    回覆刪除
  7. 我係香港讀過大學(讀IT,quit左U),現在係外國讀緊science,
    係香港果D教授..真係唔識教,我上足堂都唔識,D教授上堂係好似背書咁,要考ge內容有80%靠自學(例如份功課要寫program,上堂教D基本理論,真係要用到GE coding全部自己上網自學),D教授真係話知你死,上堂真係冇咩用...
    (可能我唔夠勤力啦,果陣讀得最開心最好反而係副修果D科..因為個教授教得好..有A有B.. 本科全部D/fail...)

    係呢邊D教授真係好有heart,真係想教識你,上堂係"enjoy"多過悶,
    我有時見到其他香港人上堂係到玩手機, 我諗呢D先係真正小學雞,
    唔敢走堂,上堂又唔聽書,自己呃自己
    (果個人已經defer左2年..已經25歲..但係仲係同我一樣讀緊year 2,佢今個sem應該又會肥一科,又要retake,而佢上堂仲係有40-50%時間玩手機)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多lecturer 自己廢up唔備課
      而好多學生上堂又係唔討論

      呢D堂完全唔知有咩上既需要

      刪除
    2. 假如學生又廢又爛,教授係咪就可以馬馬虎虎教?

      刪除
  8. 幸好不讀王教授的課,幸好在上述的大學就讀。呵呵。
    若果教授有料,上堂有野講,我就跟佢上足堂。曾試過跟一個教授(教學和要求嚴格,但有野學。)讀了佢三個courses(不同學期)。
    有的教授,上堂無野講,悶死人。。。。。。走人。
    看過一個同學,剛好與我同桌,在第一堂和最後考試才只見他的面。 這是社會學的一課,教授只要求交兩個paper work和一次開卷試。

    回覆刪除
    回覆
    1. 假如教授教得非常悶,學生因而走堂,他也有責任改善。

      刪除
  9. 寫錯:幸好不在以上提及的大學就讀。感到香港的小學生至大學生讀書好慘好累!

    回覆刪除
  10. 歐美不敢說,但兩岸三地很多大學老師真的很廢,倒不如省下上堂的時間來讀喜歡讀的書。另外,我的一個觀察是,廢的老師特別喜歡點名,厲害的學生特別喜歡走堂。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兜咁大個圈讚自己未又係一個unknown

      刪除
    2. //廢的老師特別喜歡點名//

      - 也許如此,只希望學生不是我為「廢」。

      //厲害的學生特別喜歡走堂//

      - 大部份都是因為懶。

      刪除
    3. 我的中學、大學都不是在華人社會環境的學校渡過。 曾想在香港或台灣修讀與中國文化有關博士,但親自與香港大學的教授和某部門,以及向曾在台讀書的港友交談後,決定放棄。 據說港台的大學環境仍然不能與歐美的開放,我自認是自由自在慣了,很難接受那種東方的專制束綁!

      刪除
    4. //- 大部份都是因為懶//

      當然是這樣,但他們以後都不走這行,有什麼差別?

      但那些不是因為懶而走堂的學生雖然也學不到本科的野,卻會學到其他野。

      我的意思是,別為大多數「沒差別」的學生犧牲了這些「不是懶」(或「不是太懶」)的學生的發展潛力,他們也許才是國之棟樑。(強調:我是一事無成之人,所以不是兜圈子讚自己。)

      刪除
    5. 再多嘴一下:

      乖乖上課的學生應該不少只是體制訓練出來和符合體制要求氣質的學生,所以他們學到再多本科野其實並沒有增長,那怕後來當上教授(絕無諷刺意)。

      刪除
    6. //但他們以後都不走這行,有什麼差別?//

      - 當然有,大學教育不只是(有時根本不是)職業訓練,而是學養和視野的培養,而課堂裏的聽講和交流是這種培育重要的一部份。

      //那些不是因為懶而走堂的學生雖然也學不到本科的野,卻會學到其他野。//

      - 那麼,為何要選那一科?為何要讀大學?

      //別為大多數「沒差別」的學生犧牲了這些「不是懶」(或「不是太懶」)的學生的發展潛力,他們也許才是國之棟樑。//

      - 我是從另一個方向看:別為少數天才學生而放棄了督促一般學生的機會。

      刪除
  11. 王sir偶像梁文道就成日走堂玩老師,哲學呢D就唔同醫學,要靠自己領悟的,估唔到王sir讀哲學但係就咁死板,呢D就係哲人同哲學教授o既分別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梁文道不是我的偶像,他還差很遠;二,梁文道讀不成哲學;三,你可以說我死板,但我視自己為擇善固執;四,哲人只是研究哲學的人,哲學教授在大學教哲學,兩者都有良有莠。

      刪除
    2. 王教授---招---招---見---血!

      刪除
  12. You are indeed treating adult students as kids - rewarding scores to students if they attend your lectures. It reminds me my primary school in HK.

    回覆刪除
    回覆
    1. Actually in primary school you don't get points for attendance.

      I really don't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reaction. Don't you get scores for your tests too in primary school? Why isn't giving tests to university students treating them as kids.

      刪除
  13. 我在讀大學時也讀了兩courses哲學:Foucault 的《權力、規訓與懲罰》(自選)和 épstémologie(必修)。 這真正開拓了我在哲學方面的視野和領悟。那兩位教授的確有料,但還體會學生對哲學的認識水準,讓學生有時間去思考和領悟。記得當年都那個必修課,教授要求寫兩篇習作 (resume of 2 articles )和期末(三個題目可自選一)論文。期中時教授已讓知道題目,但交論文日卻定下兩個。後來在學期結束前還可在第三個日期交論文。當初聽到,不太在乎。但後來自己執筆寫時,感覺難時直至完成文章在第三限期前一天交後,才明白那個教授的心意。不竟哲學不是一門容易學的科目嘛。
    他真是理解和體會學生!離校多年至今我並不忘記這位良師 !

    回覆刪除
  14. 教授自己紅樓夢讀唔到就話口味,學生走堂就話懶,都真係double standard左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簡單,讀《紅樓夢》不是我的份內事。

      刪除
  15. 曾經到 ratemyprofessors.com 看過學生對王教授的評語,大多好評,還說教授你風趣幽默,相信王教授即使不點名,學生也不會就太多堂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不少學生學習意欲不夠強,就算lectures多精彩,假如不點名,他們也照走堂。

      刪除
  16. //出席率是計分的,佔總分的 15%// That's too easy on the students. I never had a prof that easy. --zpdrmn

    回覆刪除
  17. 我認為大學生的份內事是學習。當一個大學生認為課堂不能令他有效學習(原因可以好多, 包括教授教得唔好、自修比聽書好), 他選擇走堂反而是明智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新貼的文章〈再談大學生走堂〉也許能作為回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