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4

網上無賴多衰人


"Internet trolling" 在英語世界已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用語,指的是在網上透過留言或發帖刻意挑釁別人,言詞內容有以下特點 (至少有其中一個):胡說八道、故意曲解、蠻不講理、人身攻擊、抹黑誣捏、含沙射影、粗言穢語、沒完沒了。這樣做的人被稱爲 "Internet trolls" (簡稱 "trolls" ),這個詞語沒有標準的中文翻譯,台灣的譯法是「網上白目」或「網上小白」,太過強調「無知」和「不明就裏」,未能表達出「刻意挑釁」的意思;我想不到更準確的翻譯,在這裏姑且譯為「網上無賴」,相信會傳神一點。

"Troll" 這個字作動詞用可以是「釣魚」的意思,作名詞用則可以指北歐神話中躲在洞穴裏的食人山怪,兩個意思合併了,正好點出了網上無賴的行徑:躲在暗處 (網上無賴大多數是匿名的、或用化名而不露真身),用言詞刻意挑釁以引人上釣。「釣」的是甚麼呢?就是要被挑釁的人情緒失控、露出弱點或醜態。

接著的問題當然是:網上無賴刻意挑釁別人的最終目的是甚麼呢?為甚麼要令人情緒失控、露出弱點或醜態?這沒有一定的答案。有些網上無賴純粹是為了取樂,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有些則是因為政治目的,務必要傷害一些政治敵對者,尤其是那些 (被視為) 有地位和影響力的;還有一些則是受了私怨推動,用這些下三濫的手段向結怨者報復。

很多網上無賴只是在網上才無賴,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則很文明,甚至看似彬彬君子(或窈窕淑女),簡直是判若兩人;那麼,究竟哪個才是「真我」呢?也許答案不是非此即彼,也許兩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真我」,是同一個人矛盾的兩面。無論如何,無賴的那一面很難令人相信純粹是角色扮演、完全沒有真情流露的成份;尤其是躲在匿名背後,那有點像是戴上柏拉圖《理想國》裏可以令人隨意隱形的蓋吉士戒指 (the Ring of Gyges),更能反映真實的性情和品格。

加拿大三位心理學家最近在學術期刊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告他們對網上無賴的心理和人格特質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這個方法算得上嚴謹的研究很值得參考。研究結果顯示網上的無賴行徑與幾個負面的人格特點有強烈相關:虐待狂 (sadism) 、心理變態 (psychopathy)、工於心計 (Machiavellianism)、自戀狂 (narcissism) 。以下是其中一項研究的結果圖示,可見相關程度是如何之強:


論文裏甚至有這一句:"it might be said that online trolls are prototypical everyday sadists" (p.101) !雖然這只是一個研究,不足以成為定論,但至少可以用來支持「網上無賴多衰人」這個看法。


22 則留言:

  1. " He who fights monsters should see to it that he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 Beyond Good and Evil ~ Freidrich Nietzsche.

    The present piece of your blog writing, ironically, demonstrates that you who point the finger at those practicing what you call net trolling, are actually perpetrating the same crime resenting with those caustic words when you find yourself seemingly challenged unfairly, or even vulgarly, while the truth is that you refuse bluntly to acknowledge your flaws.

    If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your blog is simply to showcase your wisdom, which must not be negatively commented upon , what's the point allowing others to leave reponses, especially anonymously? Then it would be better shutting down the blog so that weeknesses of the blogger would never be exposed, if his writings only serve to reveal his arrogance and the lack of modesty, which is hard to detect as he would be gentleman-like provided that he does not meet any sharp challenges, as mentioned by Mister Wong's present writing.

    You conspiracy theory on negative comments will only further reveal your extent of tolerance and blindness.

    Please take Nietzsche's advice lest you turn yourself to the net scoundrels you disdain that much.

    回覆刪除
    回覆
    1. 陳述「網上無賴多衰人」這樣一個事實存在並不等於就是說自身就沒有缺點;也顯然並不等於就是否定自身可能有的缺點。

      否則因為任何人自身都永遠不可能沒有缺點的話,那豈不是任何人都因此而不能夠陳述事實存在?

      刪除
    2. 王教授你做錯了什麼,或得罪了什麼人,好好的一篇討論互聯網上一現象的文章,也會引得人來對你人身攻擊?

      刪除
    3. 錯與對是看你站在哪個角度而言,很多時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議題會有各自認為是對或錯等不同的結論,也可能會出現包括「人身攻擊」在內各種不同反應,所以有「加拿大三位心理學家最近在學術期刊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

      刪除
    4. 多口講句,上面第一個英文留言可見怨氣,好像是找機會來罵人,此外也多文法錯誤,何不用中文寫?

      刪除
  2. 正常人在閱讀別人文章時,會留心自我觀點是否出錯,再小心回覆,避免顯出自己的不小心或愚昧,亦為對方留些地步,好確定相方討論立場及空間。Internet trolling 是 "Me Me Me" 先行。內容嘛,已不是重點。

    回覆刪除
  3. //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這個方法算得上嚴謹的研究很值得參考//

    有甚麼邏輯關係?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許是筆誤 //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這個方"面"算得上嚴謹的研究很值得參考//

      刪除
    2. 不是筆誤。我的意思是:由於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值得參考的自然也很少,於是這個算得上嚴謹的研究便很值得參考;換句話說,假如有很多同類研究,這個研究便未必這麼值得參考。

      刪除
    3. 謝謝解說

      刪除
  4. //論文裏甚至有這一句:"it might be said that online trolls are prototypical everyday sadists" (p.101) !雖然這只是一個研究,不足以成為定論,但至少可以用來支持「網上無賴多衰人」這個看法。//
    不足以成為定論,邏輯上何來支持?

    回覆刪除
    回覆
    1. 例如一件案件的目擊證人所說的不是定論,卻可以被視為證據,支持指控。

      如果是定論,那就不只是支持,而是證明了。

      刪除
  5. 無賴當然是衰人,說網上無賴多衰人,和說阿媽是女人有什麼分別?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賴不一定是衰人,因為「無賴」主要指行為,「衰人」則是指品格;說「他這人很無賴,但不是個衰人」並沒有自相矛盾。

      刪除
    2. 網上無賴估計有不少是精神病患者, 正常的時候, 他們的心地可能不差, 未必是衰人, 更不一定是政棍梁振英等賤人.

      刪除
    3. 「多」不是「是」的意思。
      「紅顏多薄命」不等於「紅顏是薄命」;
      「阿媽是女人」不能夠說成是「阿媽多女人」。

      刪除
  6. //由於這方面的研究甚少,值得參考的自然也很少,於是這個算得上嚴謹的研究便很值得參考//
    // 雖然這只是一個研究,不足以成為定論,但至少可以用來支持「網上無賴多衰人」這個看法。//
    若祗說:值得參考或支持看法,那麼文章的客觀論證及結論在那裡?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麼文章的客觀論證及結論」,你指那篇心理學論文?還是我這篇文章?

      刪除
  7. 大陆管troll叫“喷子”,和原意还是很切合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