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

向上而不爭勝


在中文的成語中,「力爭上游」算是顯淺常見,用來形容人發奮圖強、力求向上;這個成語一般是用來表達讚賞,可是,其中那個「爭」字,似乎與中國傳統思想推崇的「謙讓」有抵觸。

孟子學說裏的四端,「辭讓之心」是其一,是「禮之端也」,孟子甚至認為「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孔子的學生子貢指出老師在品德上的過人之處時,便包括了「讓」(他列舉了「溫、良、恭、儉、讓」,見《論語•學而》) 。由此可見,儒家是何等重視謙讓。謙,就是不驕,讓,就是不爭,兩者可說是一事之兩面 --- 謙者自然會讓,讓應該基於謙;如果不爭只是表面的行為,而非出自不驕之心,便是虛偽。

然而,假如凡事不爭,還會力爭上游嗎?假如不力爭上游,豈不是難有大進步?這些問題令我聯想起多年前一位美國朋友的說話,那時我剛讀完博士學位,跟他談起將來的發展。我提到自己不是爭勝心重 (competitive) 的人,也沒甚麼宏大的志向 (ambition);他的反應正正是:「如果爭勝心不重,甚至完全沒有爭勝之心,便不容易有進步了!」這位朋友當然不能代表大部份美國人,但據我多年的觀察,不少美國人的確認為有爭勝之心是好事,是進步的動力,只要不過分便成了。

爭勝之心當然可以是進步的動力,不過,假如重視的只是要勝過別人,也許便會因為怕輸而不願嘗試,爭勝之心反而變成了進步的阻力。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理由相信,爭勝之心是進步的必要條件 --- 有些人不必與別人爭勝,也自然而然有動力不斷改進自己。因此,中國傳統思想推崇的「謙讓」,是可以與「力求向上」並存的。

那麼,「力爭上游」的「爭」,又應該如何理解?如何能夠力求向上而不爭呢?這裏,我們應該將「爭競」和「爭勝」分開;「力爭上游」的「爭」是「爭競」,不必包括「爭勝」之意。只要給自己一個目標,便可以參與爭競;「力爭上游」的目標就是上游,雖然有其他人參與爭競,但只要到達上游,即使不是最先到達,不是「勝出」的那一位,也可以有很大的滿足感,尤其是當上游很難到達,而且自己以前失敗過 --- 這次到達,已是進步,已是成就。根據這個理解,謙讓之人的「不爭」,不是完全不參與爭競,只是沒有許勝不許敗之心,不需要力壓其他人以顯出自己優勝。

其實,說到「不爭」,道家的看法與儒家的有異曲同工之處;且看《道德經》這幾句:「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二十二章) 不自我標榜,不自我誇耀,不自高自大,便自然沒有爭勝之心;「天下莫能與之爭」,不是天下無敵,而是由於沒有爭勝之心,便不會計較成敗,誰勝誰敗,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6年4月號)

13 則留言:

  1. 可能中國人往往用一個「爭」字來表達各種不同的「爭」法,有時令人覺得凡事都要「爭」就是不太好的。
    而英文則用不同的字來表達各種不同的「爭」法:例如fight、competition、struggle、Battle、Combat....,西人可能認為要有適當的爭取,在不同場合用不同的「爭」法,方可令社會進步。
    例如在商業上要有良性競爭Healthy competition 才能夠造出價廉物美,不斷創新的產品;
    他們發明的民主政治制度,也是以一種和平競爭的方法,讓民眾用選票來決定執政者。執政者也要「爭」取選民支持來贏得選民信任。這比舊制度要用戰爭來決定誰是執政者相信是更好,更符合人性的「爭」法。

    回覆刪除
  2. 在美國機會是要自己「爭」取的,不力求突破便不用希望可以升職加薪。佛家有「勇猛精進」的説法,大學教授的終身教席也許不用再有爭雄鬥勝之心,王教授可否「入世」一些去寫更深層次的文章?

    回覆刪除
    回覆
    1. 要「爭取」也不等於要「爭勝」。

      如果「入世」一些,恐怕要寫得更簡單淺白了。

      刪除
  3. 我自小理解這句的爭是指 爭扎著改變自己,改進自己,自己克服自己缺點的意思,當中很大程度是和自己的懶惰戰鬥。

    利申 自小也不愛跟人競爭,但有時想做好一件事是因為,如果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做得比別人差,會覺得自己很懶。學老蕭話齋,人要有追求卓越的心,而這顆心是自己跟自己交代的。

    回覆刪除
  4. 可以是爭扎到上游(名詞)去 同河水(自己的缺點)駁鬥
    和別人爭著向上游(動詞)去 同別人競爭

    回覆刪除
  5. > 其中那個「爭」字,似乎與中國傳統思想推崇的「謙讓」有抵觸。

    論語裡就提過,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與足球籃球之類不同,射箭其實非與人競爭,而是與自己競爭,令自己射得更準而已。可見「跟自己競爭」,符合「君子之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呀,留意我用了「似乎」兩字!

      刪除
  6. 力爭上游,是讓自己有安全感

    回覆刪除
  7. 若力爭上游是安全感,
    謙讓便是防護機制.

    回覆刪除
  8. 那麽你必覺得沒謙而不讓的可能了。那又如何解説儒家的當仁不讓?

    謙而有所持,並不互相排拆。讓出於謙,非必然。前者並不必然導出後者。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仁發於心,屬情性,沒有讓不讓。
      仁發於心,發於自然;發而有之,無可讓。

      刪除
    2. 我只是說「謙者自然會讓」,意思不是謙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讓。「當仁不讓」是特殊情況,可以仁而謙卻不讓;同理,子貢說孔子「溫、良、恭、儉、讓」,當然不是指孔子在任何情況下都讓啦。

      刪除
    3. 「當仁不讓」之「不讓」是解作「不推讓」,是「不逃避」而非「爭先恐後」之意。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