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重讀一本哲學書


近日重讀 Bernard Williams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一天讀十頁,三星期便讀完。這已是我第三次讀這本書,第一次讀時還是哲學「初哥」,囫圇吞棗勉強看了一遍,其實完全看不懂;第二次是當博士生時,看得明白了,但仍然覺得很深,讀得相當辛苦;這第三次,不覺得深了,可是,還得慢慢讀,因為 Williams 的行文轉折含蓄,很多論點都十分精微(subtle),即使是重讀,也絕不能速讀,否則便會錯過很多精彩之處。

(圖片來源:http://d.gr-assets.com/)

為甚麼要重讀這本書呢?有幾個原因:最近偶然讀到幾篇論及 Williams 的文章,都對他有很生動的描述,令我忽然很懷念這位老師,腦海不期然浮現他講課和討論時的音容和風采,自然而然拿起他這本最重要的著作來翻看;誰知一看,便停不了,想將全書看完,因為書中討論的不少問題都是我最近比較著意思考的(例如書名指的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這個大問題);還有,Williams 的哲學風格很能感染我,每次讀他,我都會得到一種難以名狀的哲學動力,想更努力於哲學思考,弄清楚那些自己特別關心的哲學問題。

我重讀過的哲學書不只這一本,Williams 的另一本書, 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我也讀過三次;隨便想想,重讀過的哲學書還有 Wittgenstein 的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P.F. Strawson 的 Individuals: An Essay o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Saul Kripke 的 Naming and Necessity,和 Barry Stroud 的 The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Scepticism

我認為讀哲學的人,應該至少有一本可以至少重讀三次而仍然大有得著的哲學書。一本這樣的書,可說既是自己哲學思考的源頭,重讀,是飲水思源;也是哲學思考的甘泉,重讀,會得到滋潤和活力。這本書還可以作為進步與否或進步多少的測試 --- 如果重讀也不覺得比第一次讀時容易理解,或不覺得理解得更多更深入,你便可能是原地踏步了。

哲學這科很有趣,有可能(可以說是很容易)越讀得書多,便越糊塗;就算沒有變得糊塗,也是無甚進步。有些人不斷讀新的哲學書,卻從不重讀任何一本,那麼,即使哲學功力無甚進步,也不容易發覺,甚至因為書讀多了,便理所當然認為自己已有很大的進步。這些人欠的,就是一本可以一讀再讀三讀的哲學書。

5 則留言:

  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王Sir不愧是為人師表者。

    回覆刪除
  2. 單[讀書]沒有用,所有書都是別人的記憶思想感受經驗,正如你熟讀了一百本[如何駕駛]之書,但你沒有親自上車,有啥用?書呆子一名而矣!哲學之源在人生練歷,不在學術思想昇華。

    我想說的是:勿忽略了現實社會,要真從萬卷書中得益就要行萬里路相輔相成。你一定要用均等時間去留意觀察現實社會,最好是能夠踏足世界各地。在你親身經歷各地文化及與不同種族相處之同時,你會更了解自己+人生。。。行萬里路要趁早,我20歲時就背包歐洲流浪了半年,跟著就斷斷續續浪跡天涯。真心勸,好奇探索世界,真要趁年輕力壯捱得苦,錢少膽大心傲臉皮厚時勇闖。。。到你錢多才享受式旅遊,你已錯過了一生最珍貴之時刻。。。

    回覆刪除
  3. I would say that //一天讀十頁// is pretty fast.
    --zpdrmn

    回覆刪除
  4. 深深認同! 我就是沒有一讀再讀的耐性. 時常讀完一書,就貪心想讀另一本.

    回覆刪除
  5. This does goes to show that patience is an important virtue in philosophers..! And discipline as well, not to be thrown off course by the myriad of distractions out there... this is an inspiring rea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