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學術界的「富者越富」


早兩天看到同事 T 跟他的朋友 N 在網上討論,兩人都是哲學教授,談的是學術界一個可稱為「富者越富」的現象(事實上,'the rich get richer' 是他們在討論裏提出的比喻);雖然這個現象的出現很容易理解,而且不是任何個別的人的過錯,但受影響的「窮人」如 T 和 N 者,難免感到不公,甚至在言辭間流露出一點酸味,亦是人之常情也。

事緣 N 在一本剛出版的書裏看到作者多次引述哲學家 K 的一篇論文,而 N 自己也寫過一篇論文討論同一課題,論點與 K 的有不少類似之處,並且發表得更早,可是,這本新書的作者對 N 的論文隻字不提。兩篇論文都是發表於一級期刊,分別只是 K 頗有名氣,初出道時甚至被視為哲學界的 rising star,而 N 則寂寂無名。N 為此而發了點牢騷,其實,他的不滿已累積多時,因為不止這本新書的作者是這樣,其他討論同一課題的論文或書本作者都是只引用 K 而不提 N --- 結果是 K 「富者越富」,在這個課題上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名氣也隨之增大,而 N 則「一貧如昔」。

無獨有偶,我的同事 J 也在這個課題發表過論文,最後還出版了一本書,而且是出自一間著名的大學出版社,可是,他的遭遇跟 N 的基本上一樣。因此,他看到 N 發的牢騷,便忍不住也發洩了幾句。

我這位旁觀者沒有插嘴,但心裏頗有感慨。J 和那位有名氣的 K 是相識的,而且是經我介紹(K 是我的好友);我相信由於 J 認識 K,他更容易會跟 K 比較,那不平之感也許會因此而更強烈。不過,他在上述討論裏明確表示了他的意思不是 K 名過其實,他只是不滿自己的著述幾乎完全被忽視。然而,J 也應該知道,有能之士比起可以出名的人,數目是大得多了;能否在某一界別成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力以外的很多其他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不受個人控制的。人家引用名氣大者的著述而不引用你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一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一是他們要有所取捨,取那已經被其他人多次引用的,不是安全和省時得多嗎?

這個學術界的「富者越富」現象,相信沒有人能夠改變;那一眾「窮人」,也沒有理由攻擊那些「富者」 --- 除非那是浪得虛名之輩。

7 則留言:

  1. Dear Wong,

    this phenomena is occurring in other area, eg far more good actors than movie stars, more good singers than pop stars, more good chefs than famous chefs etc. even in bible there is a Matthew's rule, " for those who have, more will be given".
    luck certainly plays a part in this, plus other unidentified factors.
    this is life.

    Dr Who

    回覆刪除
  2. 「一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一是他們要有所取捨」
    我認為前者居多。如果知道N和K的存在,多會一起引述。
    這是我寫論文的習慣。

    回覆刪除
  3. Typos:

    一貧如昔 --> 一貧如洗
    弄得虛名 --> 浪得虛名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一貧如昔」是故意改寫「一貧如洗」的,意思是「像以往一樣貧窮」。「弄」字已改正。

      刪除
  4. 不少人心理上的「名人效應」和「訴諸權威」都可能使得不少人在作文章時甚覺得有需要去尋找和「引用」一些「名人」或「權威」的說話,一來可以顯示自己有學識;二來也可以作為「證據」以證明自己的見解「正確」;有如此一舉兩得的好處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回覆刪除
  5. 懷才不遇?我之經驗話我知,真有料嘅論文就一定可以鋒鋩畢露,絕冇問題。

    有問題嘅係任何學術圈子中絕大部分不過不失之 mediocre 論文,即多你唔多,少你唔少,你我大家靠此搵食就互相體諒之論文。此類論文 A 出名過 B 就一命二運三風水,例如 A 篇文 B 啱啱見到覺得好使 cite 咗,而 B 本身又多產而產品又唔錯,咁睇嘅人自然多咗,A 嘅曝光率咪大咗囉。。。仲有就係睇人面,A 識得人多人緣又極好,咁大家識做,互拍膊頭。。。明未?

    回覆刪除
    回覆
    1. 改正:此類論文 A 出名過 CDEF 就一命二運三風水。。。

      唔改正唔得,否則邏輯不通。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