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1

心理學實驗

這幾年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普及書很受讀者歡迎,有不少暢銷書,我也讀過一些,令我覺得大開眼界、看得手不釋卷的,隨便想想,便有以下幾本:

Malcolm Gladwell, Blink
Dan Ariely, Predictably Irrational
Daniel Gilbert, Stumbling on Happiness
Robert Burton, On Being Certain
Daniel Kahnem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

對我來說,這些書最引人入勝之處,不是其中的理論或論點,而是種種設計巧妙的心理學實驗;例如 Ariely 設計的這個實驗:



這些實驗的結果往往出人意表,而讀到心理學家解釋實驗的結論時,都會覺得很精彩,甚至拍案叫絕。然而,人不同死物,人的心理和行為難以量化和準確量度,因此,心理學實驗的結果通常都有頗大的詮釋空間,與物理學或化學等「硬科學」(hard science)的實驗始終不能相提並論。雖然我讀這些書時覺得很過癮,大有增長見識之感,但總不會忘記要保持至少一兩分懷疑。

今天在網上無意中見到老朋友 Jonathan Ellis 一篇文章,討論的正是心理學實驗的一些問題。他談的主要是 priming,那是當今心理學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以下這種心理現象:在一段短時間內,一些與後來某些行為看似無關(或不應有因果關係)的經驗,會不知不覺地影響那些行為。關於 priming 的實驗,最有名的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家 John Bargh 90 年代做的;他給兩批學生做重組句子練習,第一批學生要用的字詞裏有不少是關於老人的(例如 forgetful, gray, bald, wrinkle),第二批的則沒有這些字詞,學生完成練習離開時,要走一段斜路,研究人員暗地裏記錄他們步行的速度,發覺使用過「老人字詞」的學生走路明顯比第二批學生慢 --- 「老人字詞」prime 了學生走路較慢的行為。

這個實驗對相關的研究有很大影響,可是,據 Ellis 說,去年一些心理學家嘗試重複 Bargh 的實驗,做得非常小心嚴謹,結果卻跟 Bargh 的不一樣,兩批接實驗的人在實驗後的步行速度沒有明顯的分別。Bargh 對這個實驗結果當然不滿意,多番反駁,並且對有關研究者十分不友善,甚至施以人身攻擊。

Bargh 的實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被引用時經常有不準確和誇大之處。Bargh 在報告實驗的論文裏並沒有結論說 priming 在任何人身上都有效,不過,引用他的人沒有那麼小心;例如 Gladwell Blink 裏便這樣寫:

“After you finished that test—believe it or not—you would have walked out of my office and back down the hall more slowly than you walked in.”

‘You’,不是指某一人,而是指任何讀者。Gladwell 只是個作家,不是學者,這樣誇大,算了;但連學術地位崇高的 Daniel Kahneman 也犯此毛病,在 Thinking, Fast and Slow 裏解釋了 Bargh 的實驗後,他這樣寫:

“Although you surely were not aware of it, reading this paragraph [which contained many words relating to the elderly] primed you as well. If you had needed to stand up to get a glass of water, you would have been slightly slower than usual to rise from your chair—unless you happen to dislike the elderly, in which cas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you might have been slightly faster than usual!”

以上問題並不表示 priming 乃一假象,是心理學家虛構出來的,卻能提醒我們兩點:一、心理學不是「硬科學」;二、心理學普及書跟其他科普書一樣,難免有過份簡化之處。無論如何,心理學的研究精神和方法都是盡量貼近科學的,例如上述那個重複 Bargh 實驗的嘗試,就是典型的科學方法;跟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神學等學科相比,心理學至少是「軟科學」。


32 則留言:

  1. 怎麽缺了兩位諾獎得主合著的Animal Spirits, Geroge Akerlof & Robert Shiller? 還有 Geroge Akerlof & Rachel Kranton, Identity Economics; Rober Shiller, Irrational Exuberance。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書這麼多,怎可能全都讀過?這幾本正巧都沒讀過。

      刪除
  2. Professor you are so humble. As far as I know, Psychology is not possible today if not for Descartes' meditations. Of course Psychology has gone down the path of empirical tes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orking of human minds. Yet, philosophy is still important with its philosophy of mind and the thinking experiment....Yet, still thanks for the list of the books. I hope I have time to read them all. I like Dan Ariely's one, not that much of Malcolm Gladwell... GeoffreyC

    回覆刪除
    回覆
    1. I know Gladwell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sloppiness, but Blink was quite a fun read for me (I have not read any of his other books though).

      刪除
    2. I have Tipping Point of Malcolm but no time to read it yet. Dan has a few other good books - again no time to read. Hi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is a very good one and I still remember his chapters on free chocolate. Geoffrey C

      刪除
  3. 王教授此文, 提醒讀者科普書有時會過份簡化科學發現或理論, 是一個相當有益的意見. 我在看 Thinking, fast and slow 的時候, 常常對作者某些過份簡化的解釋感到不滿覺. 不過, 我就不太同感王教授推論出心理學是軟科學的過程. 首先, 當代的心理學包含甚廣, 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只是其中兩門, 還有頗多"較硬"的 subfield. 例如敝校心理學系有人研究神經傳導物質如何影響認知或情緒, 有人以數學模型方式研究行為, 有人研究大腦不同部份的功能, 亦有人研究基因對行為的影響. 當然, 心理學中亦有其他較軟的 subfield, 恕不在此一一盡錄. 將從兩個心理學的 subfields 觀察到的東西推廣作整個心理學的描述, 恐怕並不準確. 而且, 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兩門之中亦有人用數學模型或神經科學的進路去進行研究, 所以這兩者亦未必一定很"軟". 其次, 即使是硬科學, 其實驗結果亦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這並不是心理學獨有的問題. 用非學術文章當中對實驗結果的詮釋, 來論證心理學這門學科對實驗結果的詮釋不夠嚴謹, 恐怕亦不甚妥當.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就不太同感王教授推論出心理學是軟科學的過程//

      - 我沒有推出心理學是軟科學,只是表達了我對心理學的理解,也許是錯的,但這是一個 relatively uncontroversial 的看法。

      刪除
  4. 心理影響有時是(甚至往往是)都可能蓋過“hard science”,hard science認為是“偏見”的事情但事實上是會造成“全”面的影響。
    例如最近台灣出口到韓國的魚被幾個韓國記者到台灣拍攝的一些video暗示台灣養殖的魚有可能受到藥物和環境污染(該video裡顯示在魚養殖場附近見到一個棄置的藥瓶以及見到遠處有幾支工廠的煙囪)。可能該幾個韓國記者所拍攝的只是某個魚養殖場,而台灣的魚養殖場有成千上萬個,懷疑有污染可能只是萬份之一,那幾個韓國記者所報導可能是非常之片面,但事實上卻導致了韓國人的恐慌,結果造成了停止輸入台灣的魚,致使台灣魚業養殖者損失巨大。
    相信這也是hard science認為是片面(偏見)的但對人的心理影響卻是全面的,並在事實上是造成了全面的影響。

    回覆刪除
  5. Kahneman 的公開信
    有點像是把自己的失職推卸或轉移視線到眾priming的研究人員
    可能被指責後有些不忿?

    回覆刪除
  6. Gladwell has long been a subject of ridicule due to his love of playing fast and loose with facts and researches. He's been criticized much harder this time as his new book seems to make light of the suffering of those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d their families. I've long stopped reading Gladwell, and have kept reminding myself to be more critical when reading Ariely, etc.

    回覆刪除
    回覆
    1. I am aware of this. I have not read any books by Gladwell other than Blink.

      刪除
  7. 那兩個實驗的分別我不清楚,
    但有關對所有人有效的問題,可不可以理解為,priming effect對所有人都有效,不過同樣的經驗並非會使所有人出現同樣的行為表現?但是如果是這樣,priming effect便很難觀察了?
    教授有什麼其他原因相信priming effect不是假象嗎?

    ZT

    回覆刪除
    回覆
    1. p.s: 我覺得這個priming effect好像有點套套邏輯的意味......

      ZT

      刪除
    2. 另外,我想請問教授另一個問題
      如果我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
      這是否等於說「李白的全部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這跟「李白的部分作品不符合標準X」有無分別?

      又,如果標準X是包含了標準Y和Z,那麼當我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我是同時斷言「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Y和Z」吧?若果假設李白作品只是不符合標準Y,那麼我還能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嗎?

      ZT

      刪除
    3. //教授有什麼其他原因相信priming effect不是假象嗎?//

      - 我並不肯定 priming 不是假象,但知道有很多其他研究支持 priming 的真實性。

      刪除
    4. //如果我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
      這是否等於說「李白的全部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這跟「李白的部分作品不符合標準X」有無分別?//

      - 如果你沒有說「大部份」,那一般的理解應該是你指的是全部。

      //又,如果標準X是包含了標準Y和Z,那麼當我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我是同時斷言「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Y和Z」吧?若果假設李白作品只是不符合標準Y,那麼我還能說「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嗎?//

      - 如果 X = Y+Z,那麼,只要不符合 Y 或 Z,便已經是不符合 X。

      刪除
    5. 教授答案簡潔易明,謝謝回覆!

      ZT

      刪除
    6. 不好意思,教授,你那句「如果你沒有說『大部份』,那一般的理解應該是你指的是全部。」我不同意,我認為如果前文後理沒有說或沒有暗示到是大部份或全部,我認為應該理解為大部份。打個比方,很多人都認為殺人是錯的(我相信你也認為是),但我相信他們其實並不認為全部殺人都是錯的,例如自衛殺人。

      刪除
    7. 語言運用有彈性,我只是就「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這句回應讀者的問題,意思不是所有沒有說「大部份」的情況都應該這樣理解。當然,除了這句,也有其他句子是在沒有說「大部份」時,應該理解為指全部,例如「愛滋病由 HIV 病毒引致」是指所有愛滋病。

      刪除
    8. 不如意思,原來我弄錯了您的意思。我以為您是基於所有一般情況都作「全部」理解,所以這句作「全部」理解。但我依然不明白為何「李白後期作品不符合標準X」的一般理解是指的是全部,而不是大部份,是根據慣常用法?還是根據什麼?

      刪除
    9. 另有一事,昨天劉桂標先生在facebook批評您(見下),你打不打算回應一下?


      【反駁王偉雄對警察入侵中大事件的看法】
      在美國大學教哲學的王偉雄教授,昨晚在其面書中提出了一個對當天警察入侵中大事件頗有問題的看法,就是援引了中大社會系蔡玉萍教授在其面書的一己之見,然後說「如果不是看了這描述,我會仍然把事情簡單地看成是『警察進攻中大』。」蔡教授面書的言論其實頗有問題(可參看本留言下面的附識);王教授不但看不到此中的問題,更援引其說並進一步有上面的言論。
      他援引蔡教授的說法並表示認同,那麼,她說話主要的錯誤想法他也接受了,這是其說法的錯誤之一。警察入侵大學受批評,這是大學學界的公論,作為學者不指陳其過,反而認同對大學生不妥當的指責,這不是學者應為之事。
      上述失誤,若只是王教授一時思考或用語不當尚可理解,然而,他留言後受到不少批評,但卻一直不肯認錯,反而一味指責不同意見者的不是。甚至之後再出一留言,為自己的失誤強辯。他說自己只是「提供一個身處現場者的觀察,給大家參考,多知道一點詳情,便不那麼容易對事情有過分簡單甚至失實的看法」,並怪責別人「其中情緒我理解,但認為這對蔡教授不公」。他的強辯,可說一錯再錯。
      首先,他前一段說話,明顯是認同蔡教授論點,而不是給人參考或多知詳情;怎可以隨意反口不認?第二,他表示反對蔡教授者失於情緒化,並對其不公。然而,如上所言,是蔡教授自己的說法不妥而不是人們對她不公。另外,如果蔡教授論點有問題而反駁合理,則即使有情緒語言(注意:我說的是「即使」。事實上大多數提異議者的說話都很平和而沒有情緒化),這有什麼問題?這裏人們不是在寫學術論文吧?
      最後,我希望一個在大學教哲學的學者,在涉及學術自由這樣重要的問題上要有很大的警惕性,更要明辨是非——對有關問題立論時,必須作嚴格的思考和事實的檢驗。另外,若言論為別人指責時要有氣量;若真有錯失時,更要勇於承認,而不是反過來為過錯強辯,甚至反指是別人的不是。

      刪除
    10. //是根據慣常用法?還是根據什麼?//

      - 我只是說出我的理解,但也有理由,就是我們說到「標準」時,通常是用來量度或評斷某類事物的全部,除非已表明只是應用於部份。(我回答那位作者時主要是說出自己的看法,你也許認為我的看法是錯的,但我最近極忙,恕我沒有時間討論下去。)

      刪除
    11. 至於劉桂標的所謂批評,我不會理會;這個時勢,與其花時間維護個人小小清譽,不如多做些實事。

      刪除
    12. 不知這位劉先生有沒有也公開批評蔡玉萍教授?如果沒有,那就有點奇怪了。

      刪除
  8. 黃教授:
    我對分析哲學感興趣,想自學可不可以?
    請問下面的網頁推荐的哲學書值不值得看?
    http://tieba.baidu.com/p/2137839901

    yui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自學。那網頁推薦的哲學書太蕪雜,不能一概而論。

      刪除
    2. 謝謝. 還想問自學的程序,怎樣才讀得好. 是否先概略認識近代分析哲學家的思想,然後逐個深入的研讀 (找其原典?) 還是概略認識各人思想後,只找感興趣的深入研讀? 謝謝.

      yui

      刪除
    3. 你是想認識分析哲學的發展,抑或只是有興趣讀分析哲學家寫的哲學?如果是前者,可以先讀 Hans-Johann Glock 的 What Is Analytic Philosophy,如果是後者,則應該先選一個範圍,例如知識論或道德哲學,然後從某一問題或某一哲學家入手。

      刪除
    4. 我也不清楚各分析哲學家的分別,所以決定先了解其發展,大致在說什麼,然後再看興趣在哪邊. 謝謝教授回覆 ^^

      刪除
  9. 這個劉桂標開口就說別人是「錯誤」而自己才「對」,這位「博士」似乎連對-錯與否往往並不是絕對的這個如此簡單的道理也竟然無視,如果當教授恐怕難免誤人子弟。
    對-錯與否,特別是政治問題上的對錯與否,往往是取決於每個人所用的政治標準不同而不同。
    用獨裁者的政治標準,全民選舉是「錯誤」的,中央欽點才是「對/正確」的;
    同理不難明白,如用「劉桂標標準」去衡量是「錯誤」的事或也根本不等於數百萬人認為是正確的事。
    因此這個劉桂標開口就說別人是「錯誤」其實恐怕是他連最起碼的政治常識也欠奉,這個劉某實在可笑之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