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0

哲學家的哲學家


安斯康姆 (G. E. M. Anscombe) 在 "Wittgenstein: Whose Philosopher?" (收入 Wittgenstein Centenary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裏將哲學家分為「普通人的哲學家」 ("an ordinary man's philosopher") 和「哲學家的哲學家」 ("a philosophers' philosopher"),並將維根斯坦歸入後者。這不是一個清晰嚴謹的劃分 (安斯康姆當然知道),但不失其趣味和洞見。

安斯康姆對這個劃分的解釋十分簡略:普通人的哲學家處理的問題,就算是對哲學沒有認識和不感興趣的人,都能夠明白為甚麼值得討論和須要解決;哲學家的哲學家處理的問題,普通人根本不明白問題所在,會認為是無關痛癢和自尋煩惱,只有讀過哲學或天生有哲學傾向的人才會認真對待這些問題。


除了維根斯坦,安斯康姆只舉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為例子,認為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則是普通人的哲學家。這兩個例子也許會令不少人感到奇怪,因為柏拉圖的對話錄比起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有更多的普通讀者 (=不是讀哲學或對哲學沒有興趣的讀者) --- 柏拉圖的對話錄較有文學趣味,也沒有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那麼艱深 (至少表面看來是如此)。然而,安斯康姆的意思是亞里士多德處理的哲學問題是普通人都會視為重要的,而柏拉圖處理的哲學問題是哲學家才關心的;這個分別跟著作的深淺難易沒有一定的關係,也不表示哲學家的哲學家不會有普通讀者。

安斯康姆舉了一些柏拉圖討論的哲學問題為例子,以說明為何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假如她的例子不能說服大部份讀者接受柏拉圖是哲學家的哲學家,我們大可以用其他哲學家為例子來說明「普通人的哲學家」和「哲學家的哲學家」這個劃分。無論如何,安斯康姆認為維根斯坦是哲學家的哲學家,應該沒有人反對;她用作例證的是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裏對「朗讀」這個概念的討論 (這個討論佔了十頁之長),普通讀者不會認為「朗讀」涉及任何哲學問題,難以明白為何這個概念值得這樣深入詳細地討論。

哲學家的哲學家討論的問題也未必被所有哲學家認真對待,維根斯坦正是好例子。無論是前期維根斯坦還是後期維根斯坦,都是哲學家的哲學家,但羅素只欣賞前期維根斯坦的哲學,對於後期維根斯坦的哲學,他嗤之以鼻,甚至公開說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哲學家重視《哲學研究》,竟至成為一學派。

西方哲學史的其他大哲學家中,我能明確地歸入「普通人的哲學家」或「哲學家的哲學家」的不多,大概只有以下這些:

普通人的哲學家 - 奧古斯丁、洛克、休謨、霍布斯、叔本華、 穆勒
哲學家的哲學家 - 阿奎那、笛卡兒、斯賓諾莎、貝克萊、康德、黑格爾

順便一提,今時今日的哲學家絕大部份是哲學家的哲學家,這是哲學專業化後無可避免的,但對哲學和對世界來說,都不是好現象。

25 則留言:

  1. 又或者可以說,哲學界之所以變成大部分都是「哲學家的哲學家」,先是因為那些「普通人的哲學家」的問題,大多都演變成其他科目了。

    例如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已經變了科學,政治學也是獨立學科了。當然倫理學還在哲學範圍內。

    觀乎杜威圖書分類法100裡面,就連心理學也獨立了,就可以見到哲學家可以處理的問題範圍是收窄了。有志研究那些「普通人的哲學家」問題的人,有很多現在也不會自稱哲學家了(雖然他們的學位還是叫哲學碩/博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因為那些「普通人的哲學家」的問題,大多都演變成其他科目了』

      - 有不少是這樣,但我不認為是「大多」都演變成其他科目了。大多傳統的哲學問題仍然屬於哲學範圍,而科學則帶來新的哲學問題,例如近幾十年在 philosophy of mind 出現的新問題。

      刪除
    2. //而科學則帶來新的哲學問題,....//
      這又的確是,科學好像是形,哲學好像是形而上,兩者好像是「形影不離」那樣,有新的科學或就有新的哲學問題。

      刪除
  2. 讀過哲學,以從當中得到 bonus 的人,用平常心,自稱「哲學人」才算務實吧,開口閉口哲學家卻未悉深度底蕰,豈不是托大為 Get 更多 bonus。

    回覆刪除
  3. //...她用作例證的是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裏對「朗讀」這個概念的討論....//

    受到「朗讀」的啟發,想起詩如果能夠用原作者語言的發音朗讀幾遍(比如用粵語寫的詩用粵語朗讀,普通話的詩用普通話朗讀......)這對體會詩情畫意會比只看不讀或有另一番不同的感受。
    對於李白的詩也不例外,如果你能夠聽得懂四川話甚或能夠用四川話的口音和用普通話口音各讀一遍李白的“床前看月光”和“床前明月光”,
    你會馬上就發現,
    用四川口音讀“床前看月光”比用普通話口音讀“床前看月光”發音順暢開陽,聽得也順耳;

    而如果用普通話讀“床前明月光”和“床前看月光”,則前者就讀得順暢和聽得也順耳。故四百年後京城文人把“看月光”改為用普通話讀起來順暢的“明月光”的確是不無可能的。

    但因李白自小在四川長大,說話發音應該是四川口音,況且他作《静夜思》時只有二十多歲,離開四川只有兩三年時間,還遠未到朝廷當官,因此其發音應該仍是四川口音。

    故李白當時寫“床前看月光”的可能性遠大於用四川口音難讀的“床前明月光”。

    這與什麼“粉”無關,純粹是以「朗讀」來探討李白原詩句子應是哪一個可能性比較大。

    回覆刪除
  4. 中国历代语音变化 Phonetic Change of Chine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UIEuG5Ox6A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李白 靜夜思 中古漢語朗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I_cJDIgr4

      刪除
    2. 敕勒歌中漢語切韻音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uKDcNJvB0

      刪除
    3. 早期中古汉语,晚期中古汉语,早期近古汉语,老国音,粤语广州话,普通话的对比 青玉案 元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UwKgwlIH4

      刪除
    4. 除了最後普通話似樣一點,其他都唸得不知所謂,可作比對的廣州音更是唸得九唔搭八。

      刪除
    5. 廢話少講, 你咁叻就照唸一次, 用短片上載至 Youtube 畀大家見識吓

      刪除
    6. 重慶話和成都話有什麼分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GL-asWh9g

      重慶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D%E5%BA%86%E8%AF%9D

      成都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0%E9%83%BD%E8%AF%9D

      刪除
    7. 當成都遇見重慶,這兩城市的到底有多大差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OONLsF7N8


      疑問:如李白用四川音作 "靜夜思", 究竟是用 "重慶" 還是 "成都" 地方口音, 還是西南官話?

      西南官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8D%97%E5%AE%98%E8%AF%9D


      方言音韻誦讀活動 之 青玉案·元夕【漢語方言、域外方音、古音構擬】古河洛、客家、西南官話、江淮官話、湘語、晉語等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zK3zhEF9k


      唐朝的普通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HoLAk-kDQ

      刪除
    8. 李白的出生地,今一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巴西郡,是東漢末年至隋朝期間,在中國今天四川和重慶地區的一個郡級行政區劃,巴西意為“巴郡以西”,與同時期的巴郡、巴東郡合稱“三巴” ,但實際上巴西郡位置大致在巴郡以北,巴東郡以西。

      李白
      http://www.hrgps.edu.hk/data/stdpjo/p6web/6r/14/untitled.htm

      刪除
  5. 重現漢朝官話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6RryduW5U

    回覆刪除
  6. 無風即風:粵語是唐宋話?普通話是胡話?沒那麼簡單~
    http://www.guancha.cn/wufengjifeng/2017_02_08_393124_s.s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切韻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87%E9%9F%B5%E9%9F%B3

      《切韻》是隋朝陸法言編纂的韻書,是中古漢語語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據。該韻書到底代表哪個地方的語言,學界爭論不休,議論紛紛。


      唐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9%9F%BB


      宋.廣韻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5%BB%A3%E9%9F%BB


      宋.集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86%E9%9F%BB


      明清官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8%85%E5%AE%98%E8%A9%B1

      刪除
  7. 根本錄音的人,發音都無紋無路,令每一個版本效果都不可信,誦讀比較不受語氣影響,這樣還不如用機器發聲,調準每個音標發音效果,每字發聲間距才錄,好過用埋哂啲哨牙根亂錄喇❗

    回覆刪除
  8. 其中青玉案中古漢語版出現很多ax ox nx gx ix ux作韻的標音,漢語怎麼發,是什麼根據,有人可以講解一下嗎?咪等人畀老點都唔知吖❗

    回覆刪除
  9. 中古漢語版本出現很多 ax ox nx gx ix ux 做結尾的發音,會發什麼音,根據了什麼,維基沒見到,有人能說說原因嗎?

    回覆刪除
  10. 找到一個有些近似四川話的《靜夜思》朗讀:

    李白 靜夜思 中古漢語朗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I_cJDIgr4

    這個video的發音有些像四川話的發音,可以聽到在發「明.月」時,兩個字都是第三聲調音較沉,由於兩個字都是較沉且同聲調,連起來讀就較難,因而在讀的時候有一種壓抑停頓和不暢順的感覺;
    這個情形在用四川話讀的時候也是一樣,均有這種壓抑停頓和不暢順的情況。
    李白是四川人說四川話,就連一般人也不太可能把兩個同聲調的沉音連在一起來寫詩,李白就更不至於連一般人都不如吧?

    但如果用京城話(普通話的前身)來讀「明.月」則就大不相同了。在京音裡,「明.月」是第二和第四聲,連起來讀就有抑揚頓挫的起伏感,可以讀到搖頭晃腦頗有詩意,因而後來成為了北京話普通話的流傳版也就不足為奇。

    雖然四川話讀「月.光」和「山.月」就有抑揚頓挫之感,但畢竟中原大部份地方和京城講四川話的人終是少數,經多年流傳後「明月版」就由本來的後改版變為了正式版;而反而李白的原始版流傳到日本韓國沒有被人改動,得以保留至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更正:上述的『雖然四川話讀「月.光」和「山.月」就有抑揚頓挫之感,但畢竟....』
      應為:『雖然四川話讀「看.月」和「山.月」就有抑揚頓挫之感,但畢竟....』

      刪除
  11. 嗱❗下面一句是哲理 :
    不多手淌混水去摸魚,
    污糟混水自然不沾手了。

    回覆刪除
  12. 編"唐文粹"的姚铉(北宋)便以個人喜好擅自改了"李白, 將進酒", 把“聖賢”改為“賢達".

    "宋人不會擅改别人著作"的假設又站不住腳, 所以質疑"靜夜思"在唐宋流傳期間有可能改過, 抄錯和傳錯是合理的.


    "唐文粹"(看卷十三之一零九:李白, 將進酒)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78207

    回覆刪除
  13. 據說李白出生在富貴人家, 所以自幼便有書讀, 讀書人大多數有志考取功名和當官, 相信他作詩應以中古漢語的聲韻為主, 而中古漢語應以《切韻》音為代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