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5

叔本華論無待之樂


〈自得其樂和折磨他人〉一文,我根據《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兩個英譯本 (Adrian Del Caro 的和 Graham Parkes 的),強調了 enjoying ourselves 和 hurting others 的對比,並借題發揮了不少。馮睎乾老弟看過文章後,給了一些意見,提出更符合上下文的理解,可見他對尼采的哲學頗有心得。除了哲學論點,馮睎乾還提到翻譯的問題,指出 "enjoy ourselves" 原文為 "uns freuen",是個普通的 reflexive verb;他因此認為像 Walter Kaufmann 那樣翻譯為 "feel joy" 而非 "enjoy ourselves",並沒有錯,甚至更自然。然而,我始終較接受 "enjoy ourselves",因為這個翻譯的意思更豐富,也更能反映出尼采哲學裏孤獨 (solitude) 的重要。

今天翻閱叔本華的一本小書 (The Wisdom of Life,是他最後的著作 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其中一部份的英譯) ,看到非常有趣的一段,論及的正是英文 "enjoy oneself" 一語:

"In every kind of enjoyment, for instance, the pleasure depends principally upon the man himself. Every one admits this in regard to physical, and how much truer it is of intellectual, pleasure. When we use that English expression, 'to enjoy oneself', we are employing a very striking and appropriate phrase; for observe — one says, not 'he enjoys Paris', but 'he enjoys himself in Paris'." (Translated by Bailey Saunders, Dover 2004, p.9)

叔本華為甚麼認為 "enjoy oneself" 這個英文用語「非常觸目而恰當」 ("very striking and appropriate") 呢?那是因為 "enjoy oneself" 表達了他接著討論的「無待之樂」這個概念。這裏我借用了《莊子•逍遙遊》中「有所待」和「無所待」的分別,以說明叔本華的意思:所謂無待之樂,就是毋須依賴自身以外的因素而得到的快樂。以遊樂巴黎為例,如果是 "he enjoys Paris",這個 joy 還須倚靠 Paris,換了另一個地方 (例如三藩市) ,他便可能不 enjoy 了;如果是 "he enjoys himself in Paris",那麼,即使不是巴黎而是其他地方,他依然可以 enjoy,因為 joy 的來源是他自己。

尼采曾經精讀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雖然不是叔本華最重要的著作,但尼采讀過而受其影響也不出奇。無論如何,叔本華的無待之樂和尼采的自得其樂 (即與 hurting others 對比的 enjoying ourselves) 的確有相通之處:無待之樂不假外求,當然也是自得其樂。可是,兩者卻又不盡相同,因為自得其樂不必無待;只要能依靠自己的意念和相應的活動而得到歡樂,心思完全不放在這個「樂」以外的人和事,那麼,即使未做到無待,也依然是自得其樂。

舉個例:我喜歡邊飲酒邊寫詩,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活動,而不只是同時做兩件事情,其中的樂趣,不同於單是飲酒,也不同於單是寫詩;這個活動顯然是自得其樂,卻不是無待之樂 --- 酒,尤其是好酒,肯定是有待於外的。

其實,就算是遊樂巴黎那個例子,也不見得真的是無待之樂,因為即使有其他地方可以代替巴黎,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個 enjoys himself in Paris 的人,很可能不會 enjoys himself in Bangkok,他的旅遊之樂,仍然是有待於旅遊之地的一些條件。

看來無待之樂是很難達到的,而叔本華最後也不得不說,只有純粹的知性活動 --- 例如思考哲學問題 --- 才可以令人得到無待之樂,這不過是亞里士多德的老調重彈而已(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第十卷論證哲學家的生命是最快樂的) !還是尼采的自得其樂平易近人一點,不會可望而不可即。

(叔本華原文的討論還涉及「意志」、「痛苦」、和「厭悶」等概念,頗為複雜,我在這裏只是集中於「無待之樂」,難免有所簡化。)

21 則留言:

  1. 個人從自身「頑皮」的言行中所獲得的樂趣既是無待之樂也是自得其樂!

    回覆刪除
    回覆
    1. 頑皮而要得樂, 還得依靠他人的反應啊!所以不是無待之樂.

      刪除
    2. 孩童頑皮時會去想或依靠他人的反應嗎?孩子們就是純粹地享受其中的樂趣呀!

      刪除
    3. 「但達文西更爆炸性的舉止反應,‧‧‧有個故事是有關他如何將塗上水銀的特殊翅膀和角黏在一隻蜥蜴身上,將其轉變成縮小版的『龍』,結果將梵諦岡的公爵嚇得魂飛魄散。」
      ──《達文西》

      擁有赤子之心的成人還是存在的,只是很少。

      刪除
    4. 孩童頑皮其實有很多時是與大人有關的。
      所謂頑皮,不排除有「教而不化」之意,即不排除小孩是有可能知道大人曾經告訴過那是不好或不應該做的事,而小孩卻仍然照做,帶有包坳頸或搗蛋之意,有意圖是向大人「示威」或和吸引大人注意的一種淘氣方式,並非全是無待之樂。

      「....結果將梵諦岡的公爵嚇得魂飛魄散。」--嚇人取樂?

      「赤子之心」孫中山等人反對和推翻中國的專制獨裁政權算不算是「赤子之心」?

      刪除
    5. 支持或援助孫中山等人的海外華僑是「赤子之心」還是支持當時中國政府的海外華僑是「赤子之心」?

      刪除
    6. 達文西在製作這樣的怪物時不見得就心存嚇人取樂,有赤子之心的人會從自由的創造中獲得樂趣,隨心所欲,不想太多。。

      刪除
    7. "不見得" = 不存在?

      "赤子之心" 由誰來決定某人是或不是"赤子之心"?

      刪除
    8. 不見得= "存在"或"不存在";而且可能當事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存在或不存在,反而是旁人要對其存在與否進行"分析"。

      赤子之心的人不會問「"赤子之心" 由誰來決定某人是或不是"赤子之心"?」這樣的問題。

      刪除
    9. 即是不排除有心存嚇人取樂;

      即是 "我思故我在" 也。

      刪除
    10. 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刪除
    11. "心想事成"

      刪除
    12. "信神的人不會問神是否存在" 這樣的問題

      刪除
  2. Horai後繼有人了!

    回覆刪除
  3.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游於藝也是一種無待之樂

    回覆刪除
  4. 您好
    想請問為何是無待之樂,而非無侍之樂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侍」是甚麼意思?

      刪除
    2. 無所侍;無須依憑外界
      單純是我個人的解釋XD
      只是好奇無待之樂的"待"字在這裡是何解呢?

      刪除
    3. 「待」就是依靠或憑藉之意。

      刪除
  5. Even when one is enjoying oneself (in Paris or wherever) it is still 有所待. One can't enjoy oneself without a brain (or some nervous system, assuming that enjoying without a body is workable, or else one needs a body too). --zpdrm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