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博雅教育與科學


在威廉姆斯學院的臉書專頁看到一些像是甚麼晚會的照片,細看之下,才知道那是學院籌款活動的啟動晚會 (launch party) 。對上一次這樣的籌款活動,已是十二年前的事,當年的籌款目標是四億美元,結果達標;這一次的目標更誇張,是六億五千萬美元,但相信一樣會達標,因為到啟動晚會那天,學院已籌得三億七千四百萬美元了!

一間只有約二千學生的文理學院,為何竟然需要籌這麼大筆的款項?(更有趣的問題也許是:一間小小的學院,憑甚麼能籌到數億美元?)當然,錢多好辦事,沒有機構會嫌錢腥;然而,可能有人會認為實行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的文理學院沒有研究院,不需要大型先進的科學設施和實驗室,錢多了,也不過是儲起來放進捐贈基金 (endowment) 吧了。

事實上,博雅教育是文科與理科並重的,因此,「文理學院」這名稱比「博雅學院」沒那麼容易引人誤解,以為只重文科。博雅教育不提供的是專業訓練,強調的是全面教育;不過,學生在文科和理科之間仍然是有所偏的,不但有很多學生主修物理和化學等「硬科學」,而且所接受的科學教育絕不會比研究型大學的差。這些主修「硬科學」的學生,有不少畢業後會考入研究型大學的研究院,最後成為科學家。

文理學院既然有「硬科學」,自然有科學設施和大大小小的實驗室,不時需要更新,花的錢不會少。以下這條雖然是威廉姆斯學院的宣傳短片,但從中也可以略見頂尖文理學院裏的科學教育是怎樣的一回事:



寫到這裏,不妨順便一談林行止早兩天發表的〈痛定思痛日本爭上游    重科學輕博雅成趨勢〉;這篇文章討論的是日本的大學教育,裏面有這幾句:

『說日本輕文科重科學的指令「切合時代需求」,香港尤其是內地應予倣效,肯定會引來嘹亮反對之聲,但只要冷靜思考、理性分析,便知這是實用實際對經濟 有益有建設性的教育路向。 [...]  在現今科網資訊泛濫且無所不包無奇不有的年代,許多毋須實驗及實際操作的文科科目的知識,都可由學生直接從電腦上汲取,而這亦是大學可在這些方面減輕「負擔」的理由。 [...]  大學重科學輕人學必成趨勢,因為這是一國一地在這個「美麗新世界」求生存覓發展之正道!』

我不得不說句「不敢苟同」。林行止在這篇文章裏似乎將科技等同科學,這好比將專業訓練等同大學教育,都是偏狹之見。日本的問題是不是在於科學教育落後,我不知道,可是,以「重科學輕人學」為解救之道,我認為並非正路。重科學,不一定要輕人學;美國最頂尖的大學,包括研究型大學及文理學院,從來都沒有「重科學輕人學」,但美國的科研沒有因此而落後,反而是領先。強調批判思考和反對過早專精的博雅教育也許更能培養出頂尖的科學家,即使並非「更能」,至少是「也能」,大學教育根本沒有減少提供人文學科的理由。

在林行止的「美麗新世界」裏,所有大學都應該是理工學院。不過,就算是鼎鼎大名的麻省理工學院,也還是有 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的,學生可以主修的學科包括文學、歷史、和哲學;為了「切合時代需求」,MIT 是否應該把這個 School 殺掉呢?

5 則留言:

  1. 綜合林行止的文章,他提出了兩個理據:

    (1) 大多數人對人文學科的認識只是皮毛,他們的人文學科知識亦不見得對現今社會有明顯積極的功能;

    (2) 人文學科的知識大多都可從電腦或者大學以外其他人上學得,不用在大學花大錢開辦這些學科。

    第一點是否實情我不清楚,第二點我個人是同意的。我在大學讀社會科學,坦白說,除了少數極有啟發性的老師外,大部分學問我都是在圖書館自學得來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沒有討論林行止的理據,一來是因為不想寫得太長,二來是因為他的理據太弱,不值一駁。如要駁,可以指出:

      1. 大學程度的科學也只是皮毛,而且物理學和化學等「硬科學」亦不見得對現今社會有明顯積極的功能。(林行止似乎只是強調科技的重要,因此我在文中說他「似乎將科技等同科學」。)

      2. 大學程度的科學也是可以自學的,不會被自學哲學困難。

      刪除
    2. 小女在修讀地質學學士那數年間, 每星期都在實驗室花上近二十小時記錄樣本數據, 這不是自學可以得到的經驗.

      刪除
    3. 在大學讀文史哲的經驗,例如跟哲學教授論辯,也不是自學可以得到的。

      刪除
  2. 多研究科學少研究人學或者只偏重科學忽視人學,相信都不是好的策略。兩者的比例相信猶如數學上兩條曲線,應該有個最佳交匯點。最好是詳細研究找出最好的交匯點,若只是簡單地厚此薄彼就輕率地下結論,相信必定會得不到好的結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