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2

神人和才子


陳懷宇的《在西方發現陳寅恪》有一節(「哈佛園中多英傑」)提到趙元任的「學術履歷非常驚人」、在哈佛讀書時亦頗出風頭,引起我興趣,便在網上進一步查看有關趙元任的資料。我以前只知趙元任是語言學家,一查之下,才明白陳懷宇那「非常驚人」四字絕無誇張。

趙元任在康乃爾大學讀本科時主修數學,兼修物理學和音樂;可是,他在哈佛拿博士學位,讀的卻是哲學(論文題目是 "Continuity: A Study in Methodology")!雖然他沒有主修物理學,但在康乃爾當過一年物理系講師,可見物理學程度應該相當不錯。然而,他後來的主要學術研究,既不是物理學,也不是哲學,而是語言學,並先後在耶魯、哈佛、密歇根大學、和柏克萊加州大學當語言學教授。

趙元任的音樂造詣頗高,能歌能作曲,並曾在夏威夷大學講授音樂。至於他的語言能力,亦堪稱「非常驚人」;據說他能講三十多種漢語方言,至於外文,他自己這樣說:「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於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見《清華大學志》下冊)請留意,「俄羅斯」後還有個「等」字。

這簡直是神人!「神人」也許是太高不可攀的稱呼,另一個可以用來形容趙元任的詞語,是「才子」。「才子」一詞,在香港給濫用了,有被稱為「才子」的,其才華學識恐怕只夠當趙元任的書僮!趙元任是真正的才子,不在於他學歷高,也不只在於他才華出眾、興趣廣泛、學問淵博,還因為他待人處事不拘一格、富幽默感,往往流露出舉重若輕的瀟灑。讀趙元任的回憶錄《從家鄉到美國》(學林出版社),便很容易感受到他的這種氣質;例如英國哲學羅素訪華時演講,由趙元任當翻譯,他這樣描寫自己的工作:「我照著己意大加引申說明...... 以譯員的身份講,比主講人講,更有樂趣,因為譯員講後才引起觀眾反應。」(p. 160)

還有一段十分有趣的,也和羅素有關。在羅素訪華那段時期,趙元任和楊步偉結婚,沒有盛大的婚宴或隆重的儀式,只請了胡適及另一好友到家裏吃晚飯和當證婚人。在回憶錄裏描述過這個簡單的「婚禮」之後,趙元任提到羅素:「後來我問羅素先生我們結婚的方式是不是太保守,他答稱:"足夠激進"。」(p. 165)真是妙問妙答!

除了眾多學術著作,趙元任還翻譯了 Lewis Carroll 的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和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阿麗思漫遊鏡中世界》);馮睎乾說這翻譯是「神作」,並認為「當時全中國真的只有趙才能譯, 那需要數學家特有的幽默和童真」(私下談話),他點出的「幽默和童真」,應該也包含在我說的那種舉重若輕的瀟灑中。

也許這只是我個人對「才子」一詞偏執的理解,也許我不過是選擇了這個詞語來表達我對有才華的人的期許:才子,是一種有姿采的人,為人間帶來的,應該是彩虹,而非陰雨。


15 則留言:

  1. "有被稱為「才子」的,其才華學識恐怕只夠當趙元任的書僮"

    講得非常對!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位姓曹的,連當書僮的資格也沒有。

      刪除
    2. 沒資格當書僮, 大概仍有資格替他挽鞋, 其他人連挽鞋的資格也沒有, 例如熱血派教主及城邦派國師.

      刪除
    3. 國師學問明顯高過才子。

      刪除
    4. 國師假假地都係德國名校博士,才子除咗識些少詩詞歌賦同英文,就只係識抽水,不學無術。

      刪除
    5. 當今之世, 名校博士頭銜其實不難取得, 一些確有真才實學, 一些名大於實, 另一些更可能欺世盜名, 一般而言, 學問大多專而不博, 學科以外的知識不過爾爾, 一些甚至連本科的知識也未能全面掌握, 香港的那個經常在報章發表偉論的名校經濟學者就不時鬧出笑話, 令同業蒙羞.

      刪除
  2. 教我如何不想他

    回覆刪除
  3. 有空也讀讀楊步偉的《雜記趙家》吧。為了看歌劇,趙太太買一塊衣料一個樣子,一夜之間造好一件禮服,寫出來卻稀鬆平常。這一家人除了學問,該是好玩得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還有那本《一個女人的自傳》,也要找來看看。

      刪除
  4. 「神人」可能要先天就聰明過人才能夠做得到的,沒有先天條件單靠後天努力恐怕是不能夠達到「神」級的。

    回覆刪除
  5. 希望可以評論一下陶賊最近對歐洲難民潮的言論香所謂的邏輯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外乎是將問題簡單化,將自己膚淺的看法美名為「常識」和「理性」。

      刪除
  6. 你話陶傑是「賊」,如果你在陶傑所講的那個年代生活過,你會知道陶傑所講的是事實。聯合國承認1976年或之前由中國大陸逃離出來的人為難民。香港為難民第一收容港(之後難民可到其他西方國家)。當年逃離中國大陸的人很多比現在的敘利亞難民更慘,他們除了偷渡會浸死之外,中國的邊防軍和民兵更會向偷渡的難民同胞開槍射擊打死人,因為當時的中國人認為逃離中國大陸的同胞是「叛國投敵」,所以可以格殺勿論!
    而今天的敘利亞難民似乎還未有被他們自己的邊防軍開槍打死人的報導,「待遇」比當年中國大陸的難民算是好些的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上面是回复「匿名9/24/2015 4:26 上午」的留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