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1

廬山煙雨浙江潮


旅遊的目的,對很多人來說不外是那句老套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行萬里路等於讀多少卷書,是沒一定的 --- 如果是走馬看花、到此一遊、拍過照便走,行萬里路恐怕連半卷書也比不上,所得的,不過是數十本相簿吧了(不,相簿已成古董,應該是數十個電腦文件夾才對)。

無論如何,旅遊始終不同於讀書,因為旅遊還講究一個「玩」字,所謂遊玩也;中國人有「遊山玩水」一語,山水就是旅遊的地方,目的就是遊玩。有些人索性連增廣見聞的目的也沒有,旅遊就是為了玩;到甚麼地方去?那不重要,不論是甲城還是乙鎮,只要是一個開心之旅便成了。

然而,我們都知道,開心,是不能強求之事。假如你旅遊的目的主要是增廣見聞,只要你肯留心觀察,仔細聆聽,甚或尋幽探秘,那麼,你的知識一定有所增長,問題只是多少而已。可是,即使你去的是一個豪華旅遊,食宿和交通都是最高質素的,目的地是個多姿多采的地方,同伴是最要好的親人或朋友,也難以保證那會是一個開心之旅。

那是否表示一個只求開心、結果卻是不歡而歸的旅行,必然是一無所獲?倒不是。就算是一個不歡之旅,也可以有所發現,例如對自己的情感和好惡有更深的了解,或是對同遊的親友的看法改變了,關係亦因此而變。不過,這些發現,都和旅遊的地方關係不大 --- 至少不是對這地方有甚麼發現。

其實,即使目的只是增廣見聞,而且達到了,也未必算是有所發現。「認識」(或「知道」)和「發現」並不完全相同:「發現」是「認識」的一種,但「認識」不一定是「發現」,因為「發現」多少要有點意想不到的成份,而且一般來說,「發現」是探索之後的結果。假如你計劃到一個地方旅遊,事前讀了不少有關的書籍和資料,對這個地方已有一個籠統的認識;到親遊其地時,你見到實景實物,風土人情,具體而仔細,你那本來籠統的認識便變得詳盡和深入,但這些都不算是「發現」,仍然只屬於「認識」。有些人到某地旅遊後,覺得是增廣見聞了,卻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那就是只有「認識」,而欠「發現」。

因此,要對旅遊的地方有發現,最好將那地方當作是「傾慕」的對象,要從頭至尾在親自的「交往」中認識它,在「會面」前不會到處打聽有關它的資料或消息,以免影響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感受;結果如何,就由到時的情、景、人、物的相交來決定吧!

試看蘇東坡《觀潮》一詩: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一首著名的詩偈,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裏不必談其中的佛理,只是借用此詩來說明上述那種有關「發現」的旅遊哲學。

這首詩最特別之處,是第一行與最後一行在字句上完全相同,不過,這只是表面的相同:從第一行到第四行,是一個「發現」的過程。在旅遊前,「廬山煙雨浙江潮」是「未到千般恨不消」的「傾慕」對象;「交往」以後,卻發現「到得原來無別事」,沒有激情,沒有火花,有的也許只是平淡而真切的欣賞,但對「廬山煙雨浙江潮」總算是有個親身的發現。

當然,這種親身的「發現」也可以是充滿激情和驚喜的,於是愛上了這個地方,將來一遊再遊,然後有更多親身的「發現」。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5年7月號

6 則留言:

  1. 那是否表示一個只求開心、結果卻是不歡而歸的旅行,必然是一無所獲?負面嘅收獲喎!如果埋下種子發展到離婚或好友生死不相往來,咁嘅收穫我就唔要嘞。我寧願阿Q啲唔去尋求[更深了解情感和好惡],大家膚淺式張就快樂。

    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跡之意,水無留影之心。。。禪就是吃飯睡覺。不是吃得挑精揀瘦,機關算盡;睡得思前想後,千般計較。

    回覆刪除
  2. w 教授接觸到的美國白人學術圈,對St. Louis County的局勢有何見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暑假期間,暫時未有機會跟朋友談論此事。

      刪除
  3. via translation I don't believe
    non chinese literate readers
    can catch neither dr wong nor
    su shi's idea !

    回覆刪除
  4. 旅遊應可謂是賞心悅目之事。要講發現,到西班牙或希臘一遊可能會發現原來「窮快樂」其實並不比富國遜色。
    西班牙和希臘在歐盟裡可能是債務危機較重的兩個國家,作為負債累累的國民「理應」無甚快樂可言。但實際情況卻也並非如此。
    西班牙一些城市仍然如三天一小節(日),五天一大節(日)般不乏節日的活動,既可吸引遊客,同時也活躍經濟;民眾也似乎很開心,都可謂是一舉幾得。
    希臘債務危機似乎是更嚴重,但當地一些旅遊熱點民眾似乎也沒有愁眉苦臉,人們都如常般工作生活,而且遊客也甚多,生意盈門,相信收入也相當可觀,完全看不出會有什麼債務危機。
    比起香港隨街都是百萬富翁(以有自置居所的人基本上都算是擁有過百萬財產來計)但也隨街都是「樓奴」和負債,還有不少連「樓奴」都未夠資格「上車」的人,不知道是「國(港)窮民富」好,還是「國(港)富民窮」好了。
    當然,旅遊停留的時間短,一些「大牆背後」的東西可能看不到,正如王Sir所說,日後如果有機會『將來一遊再遊,然後有更多親身的「發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