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是不是想當然?


讀汪曾祺的散文精選集《生活,是很好玩的》(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裏面寫飲食的文章不但趣味盎然,而且包含豐富的小知識,例如其中〈昆明菜〉一文,有以下這一段:

還有幾種牛身上的特別部位,也分開賣。卻都有代用的別名,不「會」吃的人聽不懂,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如牛肚叫「領肝」;牛舌叫「撩青」。很多地方賣舌頭都諱言「舌」字,因為「舌」與「蝕」同音。無錫陸稿薦賣豬舌改名「賺頭」。廣東飯館把牛舌叫「牛脷」,其實本是「牛利」,只是加了個肉月偏旁,以示這是肉食。這都是反「蝕」之意而用之,討個吉利。把舌頭叫成「撩青」,別處沒有聽說過。稍想一下,是有道理的。牛吃青草,都是用舌頭撩進嘴裡的。這一別稱很形象,但是太費解了。

「撩青」的解釋真有趣,可惜作者沒有說牛肚為何叫「領肝」;不過,這一段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牛脷」的解釋 --- 因為我的母語是廣東話。看到這個解釋,我的立時反應是:「不是吧,廣東話裏舌頭本來就叫脷的呀!」以為汪曾祺只是想當然。


 不過,回心一想,汪曾祺是高郵人,不知高郵話的「舌」與「蝕」是不是同音或音近?如果不是,那麼,他說「舌」與「蝕」同音,照理是有根據的,所指的語言包括廣東話(「舌」與「蝕」在廣東話同音不同調,在普通話則同調不同音);要不是有根據,他又怎會這樣說呢?於是上網搜尋,果然找到這一說;香港中文大學自學中心粵語網絡課程的網頁有以下資料:

粵語中有不少詞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如在香港,你可以看到房子出租廣告上寫著「吉屋」,不明其意,其實這是「空房子」的意思。因為「空」的粵語讀音同「凶」,兆頭不好,人們要趨吉避凶,於是便把「空屋」稱為「吉屋」了。其他的例子還有:

「舌頭」叫「脷」,因為「舌」與「蝕」同音,就是「虧本」的意思,而虧本的反義就是有利,於是在「利」前加一偏旁,音讀同「利」。

「絲瓜」叫「勝瓜」,因為「絲」音近「輸」,不吉利,故改「絲」為「勝」。

「通書」叫「通勝」,也因為「書」音同「輸」。普通話也有一歇後語利用此兩字的同音:孔夫子搬家,盡是書(輸)。

「豬肝」叫「豬膶」。「肝」音同「乾」,在粵語中,「乾」即「空」,如「錢包乾了」就是沒錢了,當然不利,於是改「乾」為「濕潤」,取「潤」音和義,改寫作「膶」。為避「乾」音,「豆腐乾」也叫 「豆腐膶」。

「吉屋」即「空屋」,這個我知道,因為第一次聽到「吉屋」時,覺得奇怪,有疑問,最後便問出個所以然來。至於「脷」、「勝瓜」、「通勝」、「豬膶」這四個詞語,我從來沒有疑問,以為這些東西在廣東話本來就是這樣叫的,也一直未見過或聽過這些詞語的解釋(「勝瓜」一例有點不同,我以為「絲瓜」又名「勝瓜」,沒想過「絲」與「輸」音近),因此,在見到汪曾祺對「牛脷」的解釋時,我反而懷疑他只是想當然。(這些詞語的來源,相信不少讀者早已知道,我後知後覺,請勿見笑。)

然而,汪曾祺還是有一點兒想當然之嫌,因為他的說法似乎是「脷」這個字出於「牛脷」,是廣東開飯館的人由於忌諱「舌」字而想出來的;而事實是,這些賣牛舌的人本來已經稱舌頭為脷,不管是牛的舌頭還是人的舌頭。

4 則留言:

  1. 教授在這方面的後知後覺倒真的有點嚇人 (笑)

    說「舌」和「蝕」同音不同調,應該是因為教授只想起舌讀「洩」(中入),而忘記了還有「蝕」(陽入)。「喉舌」正是讀成「蝕」。

    還有,「箸」之所以叫「筷子」,就是因為古時水上人行船忌憚「住」,所以改稱「筷」。於是日本人到現在還是叫「箸」。

    回覆刪除
    回覆
    1. //教授在這方面的後知後覺倒真的有點嚇人 (笑)// 其實我寫出來,是想用自己做例子來說明:很多時候,沒有懷疑就不會知道真相。

      是嗎?「喉舌」的「舌」我一向都讀中入,原來讀錯了?

      「筷子」一說我也是早兩天才知道的。

      刪除
  2. 其實到底是先有「舌」還是先有「脷」?如果「脷」是因為「舌」(蝕)的意頭不好而被改稱為「脷」,從而令無論人畜之「舌」都叫做「脷」的話,咁汪曾祺或者都唔錯得嗮。
    把「舌」改為「脷」應該是由廣東人改稱的可能性較高,因為北方人仍有稱「舌頭」,但粵語則基本上無論人畜全都稱為「脷」,很少有見稱「舌」。
    重意頭或與商業發達也有緊密關係,從商者首注重恐怕就是賺與蝕,於是一切與「蝕」有關甚至音近都要避之則吉。
    記得早年法國名車Citroën,中文譯名「雪鐵龍」字面上似乎也不太差,但就弊在讀音上與粵語「蝕到燶」相近,結果香港買車者寥寥無幾,代理車行就真係「蝕到燶」。
    睇嚟算命佬話齋「唔怕生壞命,最怕改錯名」都唔係冇道理嘅 :)
    但普通話「雪鐵龍」則無「蝕到燶」之諧音,大陸北方人只是認為「鐵龍」不是太好,但不至於粵語「蝕到燶」那麼嚴重,故「雪鐵龍」在大陸北方還是有銷路的,據說還與大陸合資設廠在中國生產添。
    中國的禁忌文化不但在商業上,其它方面也極之重視。早年造神大肆宣傳「毛主席語錄」,今朝若稱「習總語錄」恐怕會有犯忌之嫌,聰明的宣傳者於是改稱「平語近人」,那就比「習總語錄」大吉利是得多了。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5802413

    回覆刪除
  3. 看到網頁右邊「分甘同味」中「踢爆踢春袋」一文,有則新聞: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ltime/article/20181102/58865358
    看來不用等三百年,現在就已經惡成這樣,最慘竟然是「兩人的行為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觸犯《刑法》第115條之規定」,照這樣的邏輯,看來就算有「#踢爆踢春袋」運動,「兩人的行為」都觸犯《刑法》第xxx條之規定。
    在這樣的邏輯下,既有「#踢爆踢春袋」運動,同時又有「男女平等」,這就應該不是一個弔詭(paradox)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