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

反思與靈性


假如我說耶穌和孟子對食物與人生的關係有十分接近的看法,相信不少讀者會覺得奇怪,甚至認為我信口開河;然而,這說法是有經文和典籍支持的。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馬太福音》4: 4) 孟子說的沒那麼簡潔:「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孟子告子上》)  不過,孟子和耶穌的意思都是:人之為人的生活,與其他動物不同,不只是為了生存,否則有足夠的食物、能存活下去便可以了。

(圖片來源:http://www.mtxgx.com/)

當然,對於「除了食物,人之為人的生活還需要甚麼?」這個問題,耶穌的答案跟孟子的大相逕庭。耶穌說人活著「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馬太福音》4: 4),他的答案是宗教的 --- 人要明白神的要求和旨意。孟子在上面引的幾句裏沒有提供直接的答案,但他既然批評只顧飲食的人是「養小以失大」,那麼,我們可以從他在同一章接著說的「先立夫其大者」找到答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也。先立夫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孟子•告子上》)  人之為人的生活,在於反思應該如何過活,經過這樣的反思,便會明白單靠食物是不夠的。雖然孟子提到了「天」,但他的答案不是宗教的,不過是看來有些形而上的成份。

我們可以說,耶穌和孟子講的都是靈性 (spirituality) 的修養,分別在於前者訴諸超自然,後者限於人文世界。這個看法,也許有不少人會質疑,因為他們堅持儒家學說只是一套道德和人倫觀念,不包含「靈性」這個概念。這個質疑,大概是基於對「靈性」有過於狹隘的理解,總是將靈性和神秘主義 (mysticism) 拉上關係。

這個狹隘的理解,也反映在一些追求靈性修養的西方人士身上。尼采早在十九世紀已宣布「上帝已死」,雖然現在仍然有不少人有宗教信仰,但西方逐漸世俗化卻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不少西方人士在放棄宗教之餘,卻致力尋找宗教的代替物,由新紀元運動 (New Age Movement) 到環境保護主義 (Environmentalism) ,都或多或少有靈性修養的追求,亦因此而不能完全脫離神秘主義。

這些追求靈性修養的人士甚至向東方「尋道」,可是,吸引他們的始終是那些可以包含神秘主義的東西,例如道家思想和打坐冥想的修練方法;就算是瑜伽和太極拳,本來只是運動或武術,也要加上一些神秘主義的賣點,才會對這些追求靈性修養的人士有特別的吸引力。

事實上,儒家思想不只講道德和人倫,還是心性之學,對於人的心靈的了解,對於人如何超越動物性、如何修養心靈,都有很豐富的論述和指導。孔子說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顏回做到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孟子自述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以及宋儒陸九淵提倡的「存心、養心、求放心」(《陸九淵集•卷五》) ,都可以理解為靈性修養,而且是沒有神秘主義成份的靈性修養。

我特別強調儒家心性之學可以理解為靈性修養之學,正正是為了表明靈性和神秘主義是可以分開的。如果那些追求靈性修養的西方人士明白到靈性不必超越人間,而是可以徹頭徹尾納入人文主義,他們的追求便可能沒那麼不著邊際,更不會是雖無宗教之名、卻有宗教之實了。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7年11月號)

7 則留言:

  1. 閱讀到文章中 "尼采早在十九世紀已宣布「上帝已死」,雖然..." 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 "想笑" 的衝動。若然上帝真的已死,那麼這個宇宙、天地還會 / 可能存在嗎?因此,尼采的「上帝已死」,應該是尼采心中的「上帝」已死,而此「上帝」不一定是那「上帝」呀。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請問你的那「上帝」是那一位?

      刪除
    2. 尼采的「上帝」有生、有死,證明並非那位永生、永在的「上帝」。

      刪除
  2. 「靈性修養」是一個很優雅的稱謂,但也有的社會也有一個類似但聽落卻有點可怕的名稱叫做「(自我)思想改造」。兩者稱謂不同但似乎都有異曲同工之效,相信都是一種可改變/改寫人腦精神內容的工具,用以改變或植入某種信仰、價值觀/世界觀到人腦裡面。
    從世界上以各種不同信仰或不同制度為主的社會例如以佛教為主的社會,以伊斯蘭教為主的社會,還有以天主教或基督教或儒教或共產制度為主的社會,均可見東方西方或中東等各種不同信仰或制度的社會其優點和缺點。
    那「靈性修養」或「(自我)思想改造」能否識別或避免把壞的內容也寫進人腦裡呢?
    如果無法識別和把壞的內容也寫進人腦裡的話,這種改變精神內容的工具對人和社會是弊多利少還是利多弊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邪教的受害者,多是邏輯思考能力較低的人。(因為利用「邏輯思考」已可分辨某種「靈性修養」是對受者是有益還是有害。)

      刪除
    2. 問題是可否有個什麼標準去衡量什麼是「邏輯思考能力較低的人」從而可「估計」該類人可能佔人口比例百分之幾或幾十?否則容易被「洗腦」的人可能是為數不少?

      刪除
  3. "邏輯思考" 不是天生就有,是要後天學習而成。(故此有時連大學生也會被邪教所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