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身份認同的界限


英國首相文翠珊去年為英國退出歐盟的決定而辯護時,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你就是無何有之鄉的公民 (citizen of nowhere)。」她這句說話也許會有過半數英國人贊成,可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與民意調查諮詢機構 GlobeScan 合辦的一項多國調查,有 47%英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多於英國公民。文翠珊言下之意是「世界公民」與「英國公民」的身份認同有矛盾,但調查裏那 47%的英國人並沒有否認英國人的身份,只是同時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 --- 他們看來是對兩個身份都有認同感,只是「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感較強而已。

問題是,這些人的「世界公民」身份認同感從何而來?有甚麼基礎?那「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感,會不會其實只是源於一個美好的理念 (例如「世界大同」),而這理念令受訪者美化或理想化了對自我的理解?換句話說,受訪者說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可能只是表達了一個抽象而美好的自我形象,不一定能代表他們真實的身份認同感。值得留意的是,在同一個調查裏,中國人竟有 71%說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多於中國公民,這就是十分奇怪的事了,因為由於中國政府近幾十年落力推行的國民教育,令國內民族主義高漲,中國人大多有強烈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這 71%之數,恐怕未能反映現實 (調查不包括日本,否則可能也有同樣奇怪的結果)。


對國家公民的身份認同感和對國家的歸屬感是一事的兩面,兩者的基礎主要都是「生於斯、長於斯」所經驗的日用倫常和文化特色。很難想像一個人對自己的國家有公民身份認同感,卻對國家沒有歸屬感;或是有歸屬感,卻無身份認同感。人類群居有不同形式,由家庭、族群、社區,到國家,都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居住,而是還有一些凝聚因素,例如血緣、傳統、習俗、宗教、道德觀,這些凝聚因素往往同時形成了身份認同的界限,這界限又反過來增強凝聚。「界限」有「與外人分隔」的含義,這分隔即使在空間上不能完全做到,在心理上依然可以很牢固;另一方面,這心理上的分隔不一定帶有自我優越感和對外人的歧視,而只是有「我們」和「他們」這個分別的強烈意識,拒絕將兩者合成一個更大的「我們」。

有些嚴限移民的國家,例如中國和日本,這樣的移民政策已是「與外人分隔」的表現,也令本國的文化難以多元化,於是分隔的意識亦難以減弱。事實上,就算是以文化多元稱著的美國,身份認同的界限依然存在 --- 那些凝聚美國人的因素,同樣也是「與外人分隔」的動力;移民美國的人一旦建立起「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和對美國的歸屬感,也很容易會將美國人的「我們」和非美國人的「他們」分開,而有不同的態度和對待。

這樣分別「我們」和「他們」是不是壞事?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勉強簡而言之,可以這樣看:如果這個「與外人分隔」的心理不涉及歧視,而只是群體凝聚意識的表現,那未必是壞事。然而,中國古人講的華夷之辨 ,將所有外人都貶為蠻夷,是基於文化優越感,可說是有歧視成份。這個華夷之辨的意識在後世逐漸減弱,但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並沒有邁向「普世化」,那是由於儒家道德哲學和倫理觀的影響 --- 儒家強調親疏之別,認為家庭和宗族的人倫關係是倫理道德的基礎,但普世卻不會成為有實質人倫關係的「一家」。相較之下,道家說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和佛家說的的眾生皆苦,都有普世的意味;可是,前者只是一種自然主義,沒有足夠的文化意識,後者則過於重視個人修行,都不足以支持「世界公民」的觀念。

到目前為止,「世界公民」只是一個理想的概念。各國的人雖然同處地球,也有很多共通之處,可是,這些共通之處未能發揮足夠的凝聚力,令所有地球人成為一個「我們」,而消弭現在各個「我們」和「他們」的分別。沒有「他們」作為對比,那個「我們」的意識是不會強烈起來的;說不定要等到外星人侵襲地球,地球人成為一個「我們」, 才會對「地球人」有身份認同感和對地球有歸屬感。


(原載於國泰航空機上刊物 Discovery,2017年10月號)

7 則留言:

  1. 所以中共不斷創造敵人

    回覆刪除
  2. Dear Prof. When people are free to move around and settle down, when passports and IDs are for registration not for restriction, then we may have citizens of the World or citizens of nowhere. Of course,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on Earth as long as "politicians aka swindlers" exist.

    回覆刪除
  3. 由政府公然提倡以種族來作為宣傳口號的「民族復興」可能只有中國是為之最強烈,且也最為其國民所接受。如果德國政府提倡日耳曼民族「民族復興」,日本政府提倡大和民族「民族復興」或英國,美國等等國家政府像中國政府那樣提倡某民族「民族復興」的話,則很大可能會被其它國家視為是奉行種族主義。
    中國這種用帶有種族成份來宣傳的做法不知道會不會令周邊國家民眾產生反感,是有助融入「世界公民」社會或是有助繼續維持延續了幾千年的「威權社會」?

    回覆刪除
  4. 只要有國界存在,便不可能有什麼「世界公民」,幻想下,作為一種心理補償的機制就可以。

    回覆刪除
    回覆
    1. 照此說法,「值得留意的是,在同一個調查裏,中國人竟有 71%說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多於中國公民,....」,那豈不是有多達71%的中國人是在「幻想下,作為一種心理補償的機制」?

      刪除
  5. There is one question puzzling me for quite a long time, and I wonder what you would think about it. Here is it: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clearly between " discrimination " and "preference of likeness " For instance, if someone has a strong affection towards dog over cat basing on certain childhood biases or wrong conceptions, we wouldn't, or at least not tend to accuse him or her of "discriminating" cats. At most we might think his has bias. By contrast, if one says he or she only finds white women attractive and sexy, and dislikes women from other ethnicities, can we say it is only his personal preference? It would be my pleasure if you can perhaps write an essay on it and share how you think of this question (of course only if you find this topic interesting and valuable to write upon). Cheers.

    回覆刪除
    回覆
    1. As I understand it, discrimination involves evaluation that is based on false or unjustified beliefs. If a man says he only finds white women attractive, that may not be discrimination. He may simply be expressing his subjective preference (cf. "I like only chocolate ice cream"). But if he only finds white women attractive because he believes that they are objectively "better" (more intelligent, more cultured, healthier, etc.), then that's discrimination.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