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毋自欺,難矣哉


熊十力在〈答某生〉(見《十力語要》卷三) 談儒家的修養工夫,文章這樣收結:

「吾老矣!唯覺人生不自欺,誠難。居常恆反照自家隱微中作祟處,明察自家各方面的短處,絲毫不自欺瞞,時時如此用功;雖未得遽免於罪過,而未至不可救藥也夫。吾老來只堪說及此,望賢者勿忽也。」

我雖然還未到不得不說「吾老矣」的年紀,但熊老這段說話,我深有同感,也令我感慨萬千。毋自欺,難矣哉!這個難,是越努力越覺其難,努力得越久,便越感到永遠也無法達到理想的境界;反之,不努力擺脫自欺的人,自然不會經驗到其中的難處,他們也許不認為須要下工夫才可以擺脫自欺,甚至認為自己很少或不會自欺,而這看法很可能正正是他們自欺的結果。

熊十力說的「隱微中作祟處」,是自欺最活躍處,也是最難自省察覺之處;他時時用功,也不過是做到「未至不可救藥」,這有幾分自謙,不過,也是誠實表達了「無法達到理想」的慨嘆。

儒家雖然認為反省是一種工夫,毫不容易,更提出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方法,強調不斷的努力,但對於反省的功效和「毋自欺」的理想,還是過份樂觀了。人的心理非常複雜,有很多心理機制,我們無法單憑反省而意識到它們的運作 --- 這些心理機制隱微地作祟,我們意識中的自我了解,已被它們「下了手腳」,以致這些了解中有自欺的成份。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雖然有很多猜測及不科學的地方,但至少明確地指出了人心有難以自知之處;尼采的著作在這方面也有不少洞見,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反省的局限和「毋自欺」的困難。

追求「毋自欺」,可說有一個弔詭之處:「自欺」的「欺」,其實根源於「自」--- 自我中心、自以為是、自我保護、需要有美好的自我形象等等;然而,努力擺脫自欺,追求「毋自欺」,這仍然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這樣一來,就會被自我的心理需要干擾,那些隱微地作祟的心理機制便會發揮作用了。另一方面,要做到不從自我的角度出發,恐怕要先沒有自欺的需要,可是,假如沒有自欺的需要,便不會自欺,也就沒有必要追求「毋自欺」了。

本來我不想講太多做人的道理,因為自己實在做得不夠好,多說了便成空談;以上所寫,讀者可視為不過是我的讀書感悟。

4 則留言:

  1. 東方與西方文化有些方面似乎有較顯著的差別。例如東方似乎較注重「自省」,而西方則注重「自我」恐怕就是其一。
    注重「自省」的東方文化例如「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相信都是以「自省」和自我約束為重,以約束「我」來建立一個好的社會;
    而西方則是注重「自我」例如注重個人自由,民主以及注重個人權利人權,均是以「我」為重,以「我」好來建立一個好的社會。
    這種文化差異可能是源於早期東西方人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東方人似乎以內陸生產和生活方式為主,例如歷史上中國以內陸中原的耕種生產和生活比沿海發達,大城市都是位於內陸的西安陝西等內地。
    而內陸生產因為以耕種為主,耕種要靠天和地要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才有好的收成。天地是很難改變的,而當時的專制社會制度則必需要庶民「自省」和自我約束才能達致「人和」。
    而歐洲希臘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一些西方早期發達的國家則主要以沿海捕魚或狩獵為主,捕魚和狩獵要隨著獵物遷移變動而變動,自主性和自由度都很大;同時還需要主動性和進攻性強才有收穫。
    這些自主,自由,主動和進取形成了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成為了他們的文化;「自省」和自我約束則不適用於他們。
    而由於他們國土內陸面積小和以沿海捕魚為主的生產方式也使得他們的造船業以及出現連帶相關製造業和早期工業,比農耕望天打卦更主動更有效率和生產力更大。
    較自由和約束少的社會也有利他們向外探險和擴張,有利科技創新和發展。這些都造成了近百年來西方趕上和超越了東方在歷史上曾出現過的輝煌。
    中東的回教國家歷史上也都曾經有過繁盛的輝煌時期,但是他們約束比中國儒教更嚴厲的伊斯蘭教使得不少中東國家日漸遠遠落後於西方自由國家。
    現今世界發展似乎愈來愈多國家以及新生代年青人似乎均較趨向自由民主和較注重更多「自我」個人權利與人權。即使是數十年前還是很極權的國家例如俄國等也都相比以往似乎有較少約束和「自省」,有更多「自我」和個人自由度。孰可取孰不可取,或許是見人見取吧。

    回覆刪除
  2. 的確很難, 不過, 藉由學習一些技巧, 了解腦袋的運作機制, 或許可以減輕不自欺的困難.

    舉例來說, Learning how to learn 這個課程就有提到, 學習的時候, 若只是聽老師講課或者看課本, 常常會自己欺騙自己已經懂了 (覺得自己懂了).
    但只要透過一些測試(比如說, 做練習題, 考題等等) , 就可以大幅減輕這種自欺的狀況.

    我承認自欺的狀況有許多種, 不能一概論之, 但希望越來越多人可以發覺避免自欺的一些技巧, 以及為甚麼我們的頭腦容易自己欺騙自己 (通常是為了讓自己好過) , 那麼, 我相信對許多人都很有幫助.

    最後, 反省也有極限, 對於未知的狀況, 自己本來就沒辦法反省.
    這點若能夠透過第三方 (不一定是人類, 也可以是電腦) 提點, 相信又是一個長足的進步.

    回覆刪除
  3. 關於自省與「毋自欺」,晚生頗有些想法,一直深感受用,趁教授說這題目,也就寫寫管見(唔覺唔覺就寫多了.....@@)。

    體認以下幾點,經驗上對減少自欺大有幫助:

    (一)平日行事,一般涉及多重動機(私慾、名心、利他……)

    eg不會苦惱於「我寫下想法是想有人受用於此一得之見,還是純粹出於發表慾呢?」明白動機大可多重,則可坦然接受二者都是下筆動機。

    (二)行事的諸多動機之中,只要當中有善的動機在,行事動機整體而言,已算合格。

    按:嚴格如康德,亦只求不當人家solely as a means。行一事時,有十個動機當人家是means,但其中夾雜有一個動機當人家是end,已滿足了「不完全當人家是工具」的要求。

    (三)不少情況是這樣:某事利人利己,人心底原出於私慾而行事,但正在行事之時,自然會想到這事亦利人,表意識自然會想到「我依家咁做對人都好嘅!」。當人有「此事對人亦好」之信念,而自身正行此事,這信念亦不免參與驅動此自身正在行之事,利他亦由此在其動機之列。(且名此過程為「動機增生」)。其行此事之動機遂整體合格。

    例:賣豬大腸的人努力洗腸,心底原只出於商譽計算,但他努力洗腸時想到此亦可免食者食後肚痾,這信念很自然會參與驅動其正在做之努力洗腸,而其整體動機遂在道德上可堪接受。

    孟子說:「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大抵也可用這心理過程解釋──五霸行仁,當初大概出於私慾,但行仁既久,自然會以「咁做對百姓都好加嘛」解釋自己行為,而對自己當下行為亦不免起驅動作用,成為眾動機之一,故而有善之動機。

    有此觀念,自身得益不少,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因行一事之眾動機中有善之動機,整體而言便算合格,可安然接受,遂能坦然正視與接納自己其餘較不堪之動機(私慾、名心……)。長遠再謀改進。

    (二)整體動機既然合格,遂不會因自己亦有不堪之私慾而對自己有不必要的嚴苛批判、自責。蓋心底之私慾,很大程度並非自主。此可避免人因為平常自不免會有、然而並不自主之私慾,而恆常處於自責自斥自抑之中。

    (三)對人家也多了寛容,少了酸刻。不會糾纏於「他做這事,會安甚麼好心?肯定只是為了自己!」,而傾向設想他人行事也出於多重動機──為己之餘,也大概會增生為人之動機,而有為人即可。看待人家,遂較寛容。

    網上不少政論,往往是這種模式:「這政治人物是為了選票/取悅群眾吧?真的為了市民/工人/貧苦大眾嗎?」常以「多重動機」瞭解人事者,自可避免論政時有這些酸刻無聊之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