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9

上智下愚

《論語》〈陽貨〉記載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此處的「知」即「智」,「上智」與「下愚」相對,上智就是智慧高超者,下愚就是愚不可及之輩;我一向以為「不移」即「不可移」,是「不能改變」的意思,讀過的注釋,例如楊伯峻《論語譯注》和錢穆《論語新解》,都是採用此說。這個解釋似乎自然合理,但想深一層,則未必想得通:為甚麼上智和下愚的人不能改變?是他們沒有能力改變?還是別人沒有能力改變他們?

今天讀到王陽明《傳習錄》中論及孔子這句說話的一問一答,豁然貫通。門人薛侃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王陽明答道:「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這就是了! 不移,不是能力不逮,想移卻移不了,而是根本不想移,不是不可以,只是不願意。

上智者不肯移,是知道自己沒有需要改變:既已達上智之境,便有足夠的智慧洞悉自己已達上智之境,於是知道沒有需要改變。下愚不肯移,是以為自己沒有需要改變:既愚不可及,便愚昧到不察覺自己是如何愚昧,於是自以為好端端的、沒有需要改變。

上智與下愚同樣不肯改變,卻是源於自知與自昧的大分別。

29 則留言:

  1. 假设:A与B持相反观点,认为一定自己正确而对方错了。双方都经过自己"思考",数轮交锋后,A发现B有多处谬误,B则发现A有多处谬误。A与B之中肯定有一人错,不过此时称A或B“不肯移”是否合理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說那是「合理的不肯移」,那便沒問題了吧。

      刪除
  2. 不移什麼? Would you explain? It seems to me a 上智 person is mellow (somewhat?) and is willing to change in certain things or to accommodate others. Are we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people? --zpdrmn

    回覆刪除
  3. 不論上智下愚, 好聽點是擇善固執, 意志堅定, 難聽點則是剛愎自用, 死不悔改。

    這個世界沒有IF歷史, 王荊公說人言不足恤, 是上智不移還是剛愎自用?
    他的新政是好是壞, 還是人言人殊, 難以定論。

    可以說, 世間之事很多時候是屁股決定腦袋再支配嘴巴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孔子只是說出道理,至於怎樣判斷某人是否上智或下愚,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刪除
  4. /*下愚者不肯移,是以為自己沒有需要改變:既愚不可及,便愚昧到不察覺自己是如何愚昧,於是自以為好端端的、沒有需要改變。*/

    不同意,以我的經驗,他們大多知道自身的問題,縱使有時會察覺到,而不敢注視那個地方。這是維生的機制,不是沒需要改變,而是正視後會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

    撇開道德的考慮,如果可以使自己更快樂,心理平衡,自欺有何不可?(這是我近年的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他們大多知道自身的問題//

      - 我的經驗剛好相反。

      刪除
  5. 幾個問題﹕
    (1)是智是愚﹐誰說了算﹖準則在哪﹖
    (2)若因天資魯鈍而成為愚者﹐所謂的「不移」﹐真是「不為」而非「不能」﹖
    (3)若愚者不知自己愚昧無知﹐所謂疑與不移﹐從何談起﹖

    回覆刪除
    回覆
    1. (1) 孔子只是說出道理,至於怎樣判斷某人是智是愚,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2) 不一定要天資聰敏的人才有能力改變自己。此外,孔子講的智愚不是天資或智力的高下。
      (3) 不知自己愚昧無知者亦可以改變自己。

      刪除
  6. Yan﹕
    /下愚者不肯移,是以為自己沒有需要改變:既愚不可及,便愚昧到不察覺自己是如何愚昧,於是自以為好端端的、沒有需要改變。/
    我覺得呢句的最大問題是﹐既然愚者不知自己愚之所在﹐將此稱作「下愚者不肯移」﹐這說法並不公允。

    至於你那番話﹐大有「難得糊塗」味道です
    又﹐你可能覺得我反智﹐我時常認為唔少讀書人﹐讀書讀得多得滯﹐反而讀壞腦(閃)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覺得呢句的最大問題是﹐既然愚者不知自己愚之所在﹐將此稱作「下愚者不肯移」﹐這說法並不公允。//

      - 假如某人是下愚者,而他不肯移,說他是「下愚者不肯移」有何不公允?

      刪除
    2. (1)怎樣判斷是智是愚﹐才是重中之重。
      一些人自以為是智者﹐最終卻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是智是愚﹖
      又例如儒家口中的智﹐在道家看來卻是大偽﹐乃世道混亂的根源所在。近代中國更將儒家的仁義禮智﹐視為吃人禮教之根本。
      那麼﹐儒家之智﹐是大智還是大偽﹖
      (2)正所謂將勤補拙﹐當然不是只有天資聰敏的人﹐才有能力改變自己。然而﹐我只是質疑所謂「下愚不移」﹐純粹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之說。
      (3)正所謂「不知者不罪」﹐若所謂的「智」﹐已超出所謂「愚者」的認知範圍以外﹐何來「不肯移」之理﹖
      正如你和我都不清楚宇宙之外查實有甚麼﹐甚至窮一生之力也不能探知﹐難道我們是「下愚而不肯移」嘛﹖
      是故﹐所謂「下愚而不肯移」﹐只適合用來形容知而不為﹐教而不善之輩。

      刪除
    3. /*又﹐你可能覺得我反智﹐我時常認為唔少讀書人﹐讀書讀得多得滯﹐反而讀壞腦(閃)*/

      不。我想讀書人比其他多了很多思考工具,所以比一般人更易壞腦,如阿王說,讀哲學的更易壞。對這些人,對自己誠實尤為重要,我想。

      但對一般人,如南懷瑾說,多是欺人自欺被人欺過一生;對這些人,我真的找不到理由為何不可這樣生活。

      刪除
  7. 「不移」可以是:
    不可移
    不能移
    不願移
    不想移
    不肯移
    甚至還可能有:不怕移,不應移,不肖移,不準移,不難移....
    一字之差,可造成諸多解讀,引致諸多意思和諸多猜測,且眾「諸多」也難以說是不成立。
    不知道孔子是否有意要節省一個重要的字以預留「無限」解讀餘地而可立於「聖人」的「不敗之地」。孔子此舉也實為「上智」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聖人之意,可能跟上帝之意一樣,是很難猜度的。

      刪除
    2. 孔子只說了「不移」(不改變),是客觀描述。至於不能還是不願,是你們猜測「不移」的原因。不要把話加到聖人口中了。

      刪除
    3. 不是把話加到聖人口中,只是想探明聖人這客觀描述的深意(另一聖人王陽明不正是這樣做嗎?)。

      刪除
    4. 聖人?孔子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我想這包括佢自己。一聽到聖人,心裡就有些不安。

      刪除
  8. //上智者不肯移,是知道自己沒有需要改變//

    我的理解稍有不同:

    我認為孔子的意思是說:上智者,多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故不容易改變,與「是知道自己沒有需要改變」有些分別,因為所謂「知道」,有到底是真的「知道」還是自以為是的「知道」之分。孔子其實是指出上智者本身的缺陷。


    //下愚者不肯移,是以為自己沒有需要改變//
    我的理解也有些不同:
    我認為孔子認為:下愚者是無法理解道理,也無法明白道理,因而也無法判斷或以(認)為到底有無需要去改變,而不是「以為自己沒有需要改變」。

    因此,孔子認為只有處在這兩個極端位置上的這兩種人才是不容易改變或難以改變的人,而並非這兩種人是不可改變的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論語》談到「知」(「智」),都是正面的,「上知」不應指「多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刪除
  9. 按朱熹註解,當承上章「性相近也」的脈絡來討論,其理較通達。
    理有粗、細、微、玄、妙,意義之深淺因人而異,因學力而異,日求其進方是為學之道。願共勉行之。

    詳解之論或可參考此篇文章。
    https://kknews.cc/culture/9zzreel.amp

    回覆刪除
  10. 看來今日香港之所以有人數如此之多或可申請破世界「健力士」大全記錄規模的「下愚者」抗爭,端賴於已遺害了中國人數千年孔子儒家理論基礎之一的「上智下愚」之說。

    香港今天之局面就正是儒家文化傳統「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而僵持所造成的結果。

    美國等許多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國家,民眾基本上不相信有所謂「上知與下愚」之分,因此如何界定「上智」者均由選民選票,而非「打江山,坐江山」或「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之土匪邏輯而定。

    因此若社會有出現人數如此之多的「下愚」者反對「上智」者決定的話,極難會出現「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而僵持的局面因為「上智」者難以逆民意而生存。

    但在儒家文化傳統的中國以及受其操控的特首林鄭月娥,卻秉承「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的儒家傳統而堅拒「下愚」者的合理訴求,結果就有目共睹。

    不少大陸人也因為受儒家傳統單向的,而不是平等雙向;只有向上而絕不向下的「忠孝仁義」儒家理論之影響,因而對「上智」者利用打著「國家」「民族」招牌,而驅使儒家文化的子民向其效忠之舉視為「天經地義」,甘願做儒家文化以及延續中國數千年歷史土匪邏輯「打江山,坐江山」的「上智」者的奴隸。

    思想改變行為,「上智」者深明此理。看看西方民主自由國家有哪一個國家設有「宣傳部」的?而「上智」者統治的國家則不但專門設立「宣傳部」以及豢養數量龐大用以影響輿論的「五毛」犬,更實行封鎖互聯網,令「下愚」者更愚,那「打江山,坐江山」才穩固。

    故其實「上智與下愚同樣不肯改變」在相當多的情況下,並非「卻是源於自知與自昧的大分別」而是取決於「上智」者與「下愚」者所處的兩個不同之階層其自身利益是受損或是受益而定。
    政治是利益問題多於甚至重於對錯問題,這恐怕是與純粹學術研究之重大分別之處。如果純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例如有政治因素的貿易戰)其著重點或有相當之不同的話,不知道純粹哲學與政治哲學是否也會有相當不同的著重點?

    回覆刪除
  11. 看罷林子傑君推薦的文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https://kknews.cc/culture/9zzreel.amp

    首先筆者認為孔子這句話其實是過於籠統與含糊,甚至連如何界定何謂「智」或「愚」之準則都欠奉;比如一位建屋工匠與一位縣官,如果說在建造房屋上工匠應該會比縣官更智,而在另外某些方面縣官或許也會比工匠智;又比如現代社會裡醫生與物理學家或哲學家與總統等待,誰智誰愚或也均視情況而定,某些方面前者或後者知道得更多或更少,各有所長難有絕對智或絕對愚。

    故孔子之「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若然智者並非樣樣皆智,故無所謂「上智」;而愚者亦非樣樣皆愚,亦即所謂「下愚」其實也並不存在;
    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恐只剩下「上」與「下」之分別了。

    官上民下乃是在中國幾千年來皇帝制度裡之顯著分別。因此其實縣官不論智愚均在工匠之上。故孔子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其實是含有上者可「不移」而下者則不可「不移」的訓示。
    儒家是皇帝社會裡誰可「不移」,誰不可「不移」的理論基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港反送中事件就正好證明了事實上何來什麼所謂「上智」?何來什麼所謂「下愚」?若按照儒家說教,即使是庶民數百萬,若「下愚不移」就乃是有逆於儒教。大陸不少人反對港人反送中除了大量五毛歪曲宣傳之外,儒家的中國文化傳統也起了不可忽視之效。

      刪除
    2.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https://kknews.cc/culture/9zzreel.amp 一文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來理解「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似乎是把「性、習」與智愚扯上了關係,於是得出『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呢,其實是在誇讚這兩種人,才最接近於「道」,接近於我們的本性、自性。」若照這樣的結論,那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理解為「家庭負擔重」相信也是行得通的。

      「性、習」與智愚有什麼關係?『孔子講的這個「性」,其實和佛教講的「自性」是很相似,......就是讚嘆我們本來原有的那個佛說的「自性」,真的太好了!』

      因此,『「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是什麼不移呢?......孔子說的就是我們的自性不移。』
      不知道這個說法會不會侮辱了聖人的表達,「自性不移」或「本性難移」四個字能夠表達的意思要用八個字來表達?若孔子泉下有知,不知會有何感想?

      若然『一個最愚笨的人,往往也是根器最好的人,......』的話,那恐怕最「上智」的人就不是根器最好的人了,否則兩個「最」那何者才是真最?
      又因為『....這個小濤為人很善良,只要在大街上看到老弱病殘,他都會主動上前去幫忙,他見到摔倒的老人肯定會扶起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敲詐勒索,根本不會去想什麼後果。....』這會否有暗諷最「上智」者之嫌?
      當然,如果可以認為孔子的「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指「家庭負擔重」的話,那「下愚」是指「根器最好的人」應該也不為過。

      最後的問題是『....我們中間的這些人,才是最難教的,最讓人頭疼的』,那怎麼辦?這個孔子又真是,為何當初要把「自性不移」說成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令我們中間這些沒有「分身術」的凡人應該去學「上智」者好,還是學「下愚」者好呢?

      刪除
  12. 看到頁面右邊「分甘同味」裡《在逆權時代看政治哲學入門書》一文,相信對理解或明白人類為何要反抗極權/威權統治在理論上會有極大幫助。

    中共如果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是害怕「邪不勝正」的話,它又何須要封鎖互聯網呢?
    若正義之聲能夠打破互聯網封鎖傳入中國的話,共產黨或不需半年就會垮台。

    中共說香港的教育失敗,因為大陸中共教科書所宣揚與提倡的,自幼稚園就向小朋友灌輸「(中共)黨領導一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等的專制獨裁文宣,是有相當大效果的。
    令到今天不少年青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出到國外,頭腦裡仍然頑固以為撐共產黨就是「愛國」。
    這些人自幼稚園就被灌輸了「中國沒有極權/威權統治是不行的」說法加上封鎖互聯網資訊,令「下愚」更愚;令不少中國人以為謊言是事實而信以為真;
    甚至連一些外國人也相信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共產黨的功勞。
    他們忘記了亞洲經濟起飛甚早於中國的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 韓國、臺灣、香港及新加坡,其中不乏許多是中國人社會以及都不是共產黨統治的社會,而他們的經濟則是起飛更早,直至現在他們的人均GDP也仍然高於中國。

    難怪連中共自己都有人說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是愚蠢與善忘的,中共土匪式統治震驚世人的六四屠城後不到幾年就忘記了共產黨的土匪本性: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120240

    所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其實是「沒有美國,就沒有新中國」。
    其實美國養大了中共這只土匪「自性不移」的「虎」,今天威脅到香港乃至西方國家以及人類的自由民主或可謂「養虎為患」了。

    不妨看看清醒的大陸學者是怎樣認為的:

    我愛中国 你愛中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dJlJACKw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nntayCTdQ

    或許,了解多些政治歷史與事實對明白政治理論會有幫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有人以為共產黨與香港無關的話,香港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正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延伸到香港,正在出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香港」的結果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