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5

書的冷宮

昨天有個學生因為測驗成績不好,到我的辦公室求助,希望我能詳細解釋她犯錯的地方,並指點她下一次測驗應該如何溫習。她來時面露憂色,看來十分緊張自己的成績;我很有耐性地逐題講解,並強調只要她下一次每條問題都思考得周詳一點才回答,測驗前有不明白的地方便先問我,成績一定會有進步(她修的是「邏輯與批判思考」,全是初階的東西,真的相當容易)。

學生臨走前心情輕鬆多了,才留意我辦公室的情況,看到三個書架滿滿的書,竟問我:「這麼多的書,你全都看過了嗎?」我笑著答:「只看過其中一些,我家裏的書比這裏的多兩倍,我真的要加倍努力了!」她接著問:「你每天都看書嗎?」我說:「一年會有幾天不看吧,但平均每天都會看三、四小時的書。」她聽後目瞪口呆,好像那是難以置信的事。

我沒有告訴這學生的,是我辦公室裏的全是被「打入冷宮」的書 --- 買了一段時間、在家裏的書房獃了一段日子、後來肯定兩三年內也不會看、於是搬到辦公室裏來的書;也有些是看了而肯定不會重看、也不會用作參考的書。為何要搬?當然是為了騰出書房書架的空間以放置剛買的、仍興致勃勃想盡快看、也相信短期內會看或參考用的書。

我的興趣廣泛,愛涉獵的東西很多,興趣一生,會狂買有關的書,往往買得超過自己的「容量」,書未看完另一興趣便生了,之前買的那些書就可能會被打入冷宮;例如七、八年前我對心理分析很有興趣,買了沒有一百也有幾十本的佛洛伊德原著和其他關於心理分析的書,看了恐怕一半也沒有,現在這些書都全在冷宮裏了。這兩年買了不少 Nietzsche, Foucault, Heidegger 的書,現時仍在家裏的書架上,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也被打入冷宮?不過,也有些書是從冷宮再搬回書房的,例如最近對模態邏輯興趣重燃,那些模態邏輯的書都給解凍了。

學生站起來,要走了,目光卻停在一個書架上,指著一本書說:「我正想看這本書,你認為值得看嗎?」她指著的是 Malcolm Gladwell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我答道:「這本書很有趣,值得看;不過,書裏所講的你不必盡信。」我接著說:「我的這本你可以借去,反正放在這裏沒用。」冷宮裏的書當然可以借人;她卻說:「謝謝,不用了,我已買了一本。」會看並且買課外書的學生,少見!

36 則留言:

  1. 我家地方淺窄,實在容不下太多書。一年前朋友送了部Kindle給我,已買少了很多紙本英文書,但中文書亦有不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用KINDLE讀書的感覺和讀實在紙本的會否有大分別?
      想翻頁時會否覺得不方便?

      刪除
    2. 感覺當然有分別,各有各好,Kindle 翻頁不會不方便,不過,自從用了iPad 後,我少用了 Kindle,因為用 iPad 看 pdf files 比用 Kindle 方便很多。

      刪除
    3. um...聽說Ipad和Kindle的發光模式不同,用Ipad看對眼睛負擔較大,容易累,而且容易反光。

      刪除
    4. 對,所以在室外用 Kindle 會舒服很多。

      刪除
    5. Kindle亦遠較iPad為輕,方便攜帶。

      刪除
  2. 少見....?
    據我所知,修哲學要有心理準備讀不少課外書。
    英美那邊選了修哲學的,勤讀書的應該不少吧?(不像在港是被當水泡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唔係啊掛-.-"??
      哲學竟然做到水泡科..
      真係世風日下+_+"...
      恁文化研究又如何??

      刪除
    2. 那個學生不是主修或副修哲學的,「邏輯與批判思考」是通識科,每個學生也要讀。

      刪除
    3. 係咩=0="
      不過 老師@@"
      文化研究同文化科有咩唔同?
      文化研究係咩黎嫁-0-"
      點解對你而言 文化研究唔係幾好?
      我硬係覺得中學時讀個尐文化科
      可以同哲學相比XD...(好似諗大徂...)

      刪除
    4. 有文化科這一科嗎?

      刪除
    5. 係喎 講得唔清楚xd
      其實 我只係想問 文化研究係講尐咩+_+
      同埋點解老師覺得文化研究唔係幾好?^v^
      只係恁姐=0=~~
      唔洗咩係文化科嫁^.<~

      刪除
    6. 我對文化研究所知不多,還是少講為妙;我對這科印象不好,是因為看過一些文化研究學者寫的東西都故作高深卻又不清不楚。

      刪除
  3. 又係女學生!

    回覆刪除
  4. 有沒有人問過你為甚麼不用圖書館?我覺得這是關於藏書最難答的幾個問題之一 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有用圖書館啊!買的書雖然圖書館也大多有,但總不及自己藏有那麼方便(尤其是隨時要用作參考的書)。

      刪除
    2. 從朋友口中,得知教授綱址。很欣賞你的文章。我不是作家,只是個喜歡自家“釀詩酒”老百姓。十一年前,報到這兒大學遙距課程,目標是取得心理學學位。十一年後,剩最後三十個學分,打算等退休後再努力了。我想你說的一科,是不是 Logical and critical thinking ( Philosophy 101) ,那是我最喜愛的一科,只重思考,不考記憶,只有一本薄薄的書,結果我用了二個月自修完成,幾年後到孩子入UBC大學,我把書本借了他,他毫不費力,也完成了。今年他上大學四年班。而爸爸卻是不進半步。

      刪除
    3. //會看並且買課外書的學生,少見!

      你那裡的學生讀書情況是怎樣的?可否說明下?

      上面說得對,有心讀哲學的,讀書應是亂七八糟,什麼有趣的東西都應拿來讀。

      刪除
    4. Wilson Law,

      謝謝。難得你不斷學習,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求知精神。

      (我講的那科這裏叫 "Logic and Critical Thinking")。

      刪除
    5. Yan,

      我教的是很一般的州立大學,學生質素不高,大多是求學只求分數;哲學系的學生會好一點,有不少是真正對哲學有興趣,用功學習,也有看課外書(文中那位學生不是哲學系的)。

      刪除
  5. 前輩請改天講下Nietzsche, Foucault, Freud 和 Heidegger ,從英美角度看,正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恐怕要令你失望了,對於自己了解得不好的東西,我是盡量不會寫的;雖然我讀了些 Nietzsche, Foucault, 和 Heidegger,但了解都很淺;對 Freud 的了解深一點,但已完全沒有興趣寫了。

      刪除
  6. 我沒有正式修讀過哲學,對哲學認識粗淺,正是自學的起步階段.雖然如此,仍一直有留意先生的文章,十分喜歡,覺得冷靜理性,清楚易懂,很有啟發性.今天無意間看到先生被攻擊的文章,覺得不可思義.以事論事,擇善固執,卻被稱之為"串",用字還十分嚴峻粗暴,實在是古怪的現象.不過發言的自由是應該尊重的,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我佩服的是先生竟可不畏人言,說自己認為對的,同時也歡他人指出思考盲點.受到那麼多情緒性的批判(或有時有道理,但用詞無禮),仍然心平氣和,甚至還多少保持幽默感(我以為美國的土壤對此助益不少?). 在此只想聊表支持,希望能一直看到你的文章,感謝你願意一直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支持。以後請多留言。

      刪除
  7. Wong,
    I was thinking about giving you a book. But now I have second thought. 冷宮 is too scary. --zpdrmn

    回覆刪除
    回覆
    1. What book? I am curious.

      刪除
    2. Oh sh*** It was meant to be a surprise. But I couldn't keep a secret I told myself to keep. LOL.
      I don't really care about 冷宮. Whatever you do with it is your choice when you get the book. But "what book?" is a big headache. You have tons of books and I don't have a habit of buying newly published books. You may already own a copy of whatever book I pick.
      So, here's the plan: Just randomly pick a store and a shelf in there. Buy the cheapest book, published at least 3 years ago, on the shelf. (Laugh.)
      The outcome was: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al by Jill Taylor. It's about her experience of (how her brain functioned when) having and affected by a stroke, which left her left brain almost not functioning, at a young age, ab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being a mostly right brained patient, about her road to recovery, and about what she gained from the stroke, told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brain scientist (herself). It's an easy read but one may learn something from it. --zpdrmn

      刪除
    3. I don't have a copy of the book, though I heard about it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had watched Taylor's TED talk on the same topic, which was very interesting.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offer, but I can order an even cheaper used copy of the book myself.

      刪除
    4. I didn't know about the talk. Thanks.
      Anyway, I have 2 brand new hardcover copies of the book.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I will send it to your office. --zpdrmn

      刪除
    5. Ok. I will happily accept it if you send it over. Thanks.

      刪除
    6. I will send it out around Wednesday when I go the post office. --zpdrmn

      刪除
  8. Malcolm Gladwell 的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我答道:「這本書很有趣,值得看;不過,書裏所講的你不必盡信。

    I want to know which part and why? Thanks!

    Iren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