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2

黃藍家人


今早醒來,一看手機,WhatsApp 的家人群組正在「討論」政治。我說的家人,是至親的兄弟姊妹及其配偶,沒有更親的了。大家都是香港人,還有甚麼政治問題好討論呢?當然是在各抒黃藍之見。其實,不久前各人已同意不再在這群組談政治,免傷感情;可是,今天群組中有人因為看到警察在將軍澳拘捕了一名十二三歲的「示威」男童,忍不住出聲,傳了圖片,評句「我覺得好痴線」,於是爭論便展開了。

猶幸最後沒有弄至不快,好險!我一直只做旁觀者,因為我覺得參與這樣的「討論」是浪費時間。大家都知道對方的立場,甚至可以準確估計到誰對甚麼事會有甚麼反應或意見;大家亦知道無論說甚麼也不會改變對方的立場,藍不會變黃,黃不會變藍(兩個月前可能還有這樣的想像,但現在應該已幻滅了)。因此,這樣的「討論」不會改變甚麼,也不會加深相互了解,不是浪費時間是甚麼?不但是浪費時間,還有可能弄至關係破裂,何苦?


也許有人認為此乃大是大非,就算是家人,也不可姑息,應該直斥其非,伸張正義。我不敢說這個看法是錯的,但對我來說,家人始終是家人,有親情,有重疊的經歷,有共同生活的烙印,有可以一起回味的種種往事;當然很難對每一個家人都是親情一樣的厚,但即使是稍薄的親情,也是有相當韌力的。試想想,就算是一個與你性情不相投、甚至互不喜歡的家人,在他或她有重大危難而需要你幫忙時,你會毫不關心、斷然拒絕嗎?我肯定自己不會。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這就是我理解的親情。

(友情會不會也有這樣的韌力?如果是一起成長、推心置腹的知己,應該和家人的親情相差無幾。可是,朋友之間較容易有「志不同,道不合,則分道揚鑣」的情況,往日的肝膽相照,可以因為今天的政見之異而勢不兩立;雖然難免感到可惜,但仍然覺得那是應做的事。)

黃藍之別,大多數只是見解上的分別,除非黃的是前線的抗爭者,而藍的是防暴警察,那才會有行動上的衝突。黃藍家人,互相看到的不過是對方「思想上的錯誤」,而不是誰做了甚麼傷天害理之事,因此,不必隨便用道德語言來指斥對方。由於家人的黃藍立場而感到失望,那是難免,但個人的思想各有前因,對家人寬容一點,那是親情的表現。

以上所說,黃藍皆適用。其實,我的家人群組裏只有一個是藍的;一個已嫌太多,一個已感奈何,但親情還在,這是我最想說的。


3 則留言:

  1. 政見的不同在思想言論自由的社會裡只是個人的看法、想法或認知的不同而不是犯罪,了解或理解對方為何會那樣想也大可不必因此而影響親情或友情。
    只有在獨裁專制的社會裡才會被認為是犯了以前稱為「反革命罪」,現在則至少是在字面上有了「進步」,「廢除」了反革命罪而改稱為「顛覆國家政權罪」。
    當然,「進步」了並不等於「無罪」或罪行有所減輕,因為「顛覆國家政權罪」與「反革命罪」一樣都同樣是死罪,大概不會有死得輕或死得重之分。

    這個字面上的進步據說是因為人是會進化的以及人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當篤信「忠孝仁義」的人少了,敢問為什麼的人多了,結果就連「黨國一體」自稱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自己也無法說清楚「革命」的定義是什麼,因此唯有「廢除」了那個概念不清的「反革命罪」。
    那不幸以前在「鎮壓反革命運動」「反右」「四清」「文革」等等無數政治運動裡因犯「反革命罪」而被槍斃的千千萬萬中國人雖然因概念不清而死,但卻似乎未見有「平反」,唯有成為「認賊作父」獨裁專制社會的冤魂了。

    不知道「藍絲」是不是因為「愛國愛港」而藍,如果是的話應該改稱為「紅絲」才對。君不見「中......國」是被稱為「紅色中國」,中國旗國徽也是以紅色為主;香港的林鄭只是傀儡,真正治港的應該是中聯辦(否則「撤回」二字為何要等三個月傀儡之口才敢說?)。「藍絲」之藍確是似乎有字不達意之嫌。當然,如果不是「認賊作父」(或是誤認)很難會認同送中送到前身是「反革命罪」冤魂未散現在則是「進步」為「顛覆國家政權罪」的視之為「父」的地方。
    不知是否莊子之言「竊國者侯 竊鈎者誅」竟觸碰到竊國者的「紅線」,大陸就有評論(不知是不是五毛)說是《竊國大盜袁世凱》是冤枉了袁世凱,似要「我父」的「子民」勿因此而冤枉日後的「竊國大盜」,以免「藍絲」因錯愛「父國」而失望。

    回覆刪除
  2. 網頁右邊「格物致知」裡“Greta Thunberg Delivers Emotional Speech During U.N. Climate Summit”的那位來自瑞典的講者據維基介紹說似是患有(或曾患有)某種精神疾病的人,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ta_Thunberg
    當然希望不會影響到她看問題的全面性。世界上相信有許多crisis比如香港現在的crisis對於香港人來說或許比解決climate crisis更為迫切,其它一些不及瑞典那麼宜人的國家或地區相信也存在不少crisis需要迫切解決。
    當然在她宜人的國度環境裡或許會看不到其它國家或地區也是相當迫切的crisis而只「偏愛」"climate crisis"也無可厚非。
    而對其它或也是迫切的crisis會不會影響到climate crisis比如世界人口由二戰結束時約25億增加到現在約77億人,如此龐大的人口增加無可避免也令能源消耗以及CO2的排放有相當之大的增加。
    CO2的增加據說是climate change的最重要影響因素,而不會產生CO2的能源有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或核能,而這些無CO2的能源都需要高科技及高生產技術才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有CO2產生的能源。
    若只單一強調減排如若影響到生產發展,無法有足夠產能及資金維持77億人生活所需以及有足夠資金投資開發高科學技術,太陽能風力水力核能等的電轉換效率會難以提高以及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話,要取代傳統會產生CO2的能源就會變得遙遙無期,這顯然不是只有emotion或口號式的左傾做法就能夠代替實際上需要顧及不影響實際生產力而最終會令減排變慢甚至倒退到傳統能源被迫增加以維持持續的人口增加的局面。

    回覆刪除
  3. 和而不同真的不容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