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4

放下分別

 


Parables of Kierkegaa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收集了齊克果著作裏的一些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一位珠寶商人學習鑑賞寶石,對他尤其重要的是辨別真寶石與假貨;他窮一生精力鑽研此道,成為專家。假設他看到一個小童在玩一堆小石, 似是寶石,走近一點看,見到其中竟有名貴的真寶石,夾雜著假貨。小童不分寶石真假,一視同仁, 玩得很開心。面對此情此景,珠寶商人會有甚麼反應呢?大概是心頭一震,接受不了真寶石與假寶石的絕對分別 [英譯是 "the absolute distinction"] 好像消失了。然而,如果他注意到小童玩得如何開心,也許便能跳出珠寶專家的眼界,全情投入於欣賞小童的快樂時光。(出自 Kierkegaard, Stages on Lifes Way 

以下我借這個故事講點道理,而不是解釋齊克果的觀點。

相信有不少人會認為故事講的是童真可貴,我卻不這樣看。假如故事多了一點情節,是珠寶商人用小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小童解釋那些真寶石如何貴重,小童可以在不失童真的情況下聽明白,並因而立即將真寶石與假的分別開來,將真的珍而重之放進口袋裏,不再亂拋亂擲了。此外,假如故事裏的小童換了是成人,一個對寶石毫無認識的成人,不是在玩石,而是在欣賞小石之美(假寶石與真寶石同樣美麗),故事的涵意可以是一樣的。

我看出的故事涵意是:珠寶商人執著於真寶石與假貨的分別,眼界被這個分別限制了,以致對小童的真正活動視而不見;只要他放下這個分別,儘管只是暫時放下,便會立即「開竅」,欣賞到小童的快樂時光。

人在理解世間事物時,不得不作出種種分別,否則難以作決定和行動,例如有用與無用、貴重與輕賤、安全與危險、方便與麻煩、本土與外來、私人與公共等等分別;可是,每一個分別都是眼界的限制,有時候須要放下——即使那個分別仍然適用,也可以有理由暫時放下,例如小童玩的寶石事實上有真有假,但珠寶商人依然有理由暫時放下這個分別。

讓我舉一個個人經驗的例子。是否看過一本書,是一個客觀的分別,看過就是看過,沒看過就是沒看過。問題是,我記性不好,書看過後不出數月便忘掉大半;有時候重讀一本書,由於知道自己讀過,卻大部份內容看來陌生,便感到氣餒。不過,只要我放下那看過與沒看過的分別,閱讀的心境立即平和,閱讀的狀態變得積極;還有,不會試圖回想上一次讀時的看法,於是便有機會得出全新的理解了。

20 則留言:

  1. 故事的真正意義,是說那個小孩子很有錢吧

    回覆刪除
  2. 王教授對Emerson之散文有何評價呢?

    回覆刪除
  3. 王教授對莫言之作品有何評價?

    回覆刪除
  4. 王教授可有創作一些類似齊克果這類故事可以拜讀?

    回覆刪除
  5. 王教授提起那個港大教授,台灣都有一個甚麼台大博士,佛學史權威,一大串教授銜頭之江燦騰,其發言宛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之發言稿,現特引用,以便王教授批判一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35bh83PyRTn2FTJUzBR2HLWQeNvAjezvf5VKL8mMLttLrVkG5wo7PZBU6rxba5aKhl&id=100002255072110

    回覆刪除
  6. 個人認為騙徒之成功往往也正是利用了受騙者不知道或忽略了事物之間的分別而導致容易受騙上當。


    回覆刪除
  7. 王教授怎樣看閻連科之作品?

    回覆刪除
  8. 王教授對大江健三郎之作品有何評價?

    回覆刪除
  9. 「放下分別 」對於緩解心理壓力或抑鬱症相信是有幫助的。但又總覺得有某程度與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有幾分相似,阿Q放下分別甚至可以得到「精神勝利」,或許也不是壞事。

    回覆刪除
  10. 文末說道:「....還有,不會試圖回想上一次讀時的看法,於是便有機會得出全新的理解了。」
    這相信也是一個「跳躍」式的理解,但有時有些曾經的看法其實或會是源於一個某種主義系統性systematic的原因而並非偶然發生,當忘記或跳過或忽視而得出了新的理解或會造成日後相當大的隱患。
    比如某些主義政黨主政曾經出現過相當規模侵犯人權事件,當被忘記或跳過或忽視而得出全新理解以為日後不會再發生,並因此得出了一個所謂「全球化」的全新理解。

    結果「全球化」的全新理解在二三十年後那些被忘記或跳過或忽視的事件又會重新發生,並且更就像《伊索寓言》裡《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樣,甚至可觸發世界大戰災難。所以,忘記「毋忘 x x」而得出的全新理解其實可能為日後帶來更大災難。

    回覆刪除
  11. 有點類似我們說的:"見樹不見林", 轉換了某種觀點, 開闊視野,得到不同的樂趣; 不用太過執著,退三步,再看看,又有展獲。

    回覆刪除
  12. 是呀,当人有了态度、观念以后,就看不到事物本来的样子了。

    小朋友看到的是东西本身,大人看到的是好和坏、善和恶、有用没用、有价值没价值,唯独没有东西本身。

    回覆刪除
  13. 同意。且這些觀點隨著年紀漸長,更能收相互疊加之效,若能永保童稚之心,不受世俗媚俗刻板印象影響,也算功德一樁,互勉:-)

    回覆刪除
  14. 小朋友只看到表像看不到真相,是因為那是小朋友;如果大人也只是看到表象卻看不到真相,則如果不是因為只有小朋友的思維能力就是自欺欺人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