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8

讀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對談錄有感


村上春樹和小澤征爾的對談錄出版於 2011年,在 2014年已有中譯本,但英譯本卻遲至 2016年才面世。對談錄是村上春樹寫的,他的著作我一向讀英譯本,慣了,尤其是這本書談的是西洋古典音樂,其中的人名曲名我是英文的較熟悉,因此就更要讀英譯本了;結果是多等了兩年,但也沒所謂,反正必要看和很想看的書都多得很。



對談錄到手後,我沒有一口氣看完,而是放在床頭,每天臨睡前讀十頁八頁,過了一個多月才看完。我在入睡前容易思前想後,也許是這個緣故,這本書勾起了我不少回憶和感慨。看到全書最後十多頁時,我真希望村上和小澤的對話能繼續下去,讓我可以有多幾晚懷舊的思緒。於是,掩卷後,我有點失落。

喜歡村上春樹和古典音樂的人,看這本書時相信都會感到過癮,如果同時是小澤征爾的擁躉,那滿足感就一定更大了。我不是小澤迷,但我最先接觸的一首古典樂曲,是他指揮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我從小對音樂的興趣不大,五音不全,唱歌走調,甚至連流行音樂也不大聽,熟悉的都是電視劇主題曲(到現在我還清清楚楚記得《小李飛刀》的「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 ...」)和在街頭巷尾無可避免地經常聽到的流行曲。我是到二十歲過後才開始聽古典音樂的,起初只聽較動聽和容易感人的浪漫派樂曲,後來逐漸擴闊口味,到我三十歲來美國讀博士時,搬家要空運到來的,除了數百本哲學書,還有近千張古典音樂 CD(到畢業時,我的 CD 藏量已過二千;我是窮學生,能買那麼多 CD,主要是拜柏克萊的二手 CD 店所賜)。

介紹我聽古典音樂的,是我的弟弟。他自小喜歡音樂,參加樂團,能吹長號,後來也玩電結他,更自學彈鋼琴。我已記不起為何他會介紹我聽古典音樂,只記得他給我聽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小澤征爾指揮的,我聽了又聽,終於接受了,然後開始探索其他古典曲目。那時還用 walkman,我記得晚飯後將卡式錄音帶放入 walkman,戴上聽筒,便獨自聴起那柴五來;沒有時間聽完全曲時,我便只聽第一和第二樂章,我很喜歡第二樂章,其中一個單簧管旋律,小澤的處理尤其動人,以後聽其他版本,聽到這旋律時,我都禁不住和小澤的演繹比較。我們住的是廉租屋,那晚飯後的飯餸餘香、電視機的聲音、隔鄰隱隱的人聲和麻將聲,和古典音樂混和一起,在那一家六口三百多平方呎的空間迴盪,也像錄音帶般存留在我的腦內。

我這個「卑微的」學習欣賞古典音樂的過程,令我意識到聽音樂時要忠於自己,不要「扮嘢」--- 不要明明是不喜歡的,卻由於知道聽的是名曲,便裝作喜歡。我從來不覺得聽古典音樂比聽流行音樂「高級」,因為我在學習聽古典音樂時,只集中在自己對所聽的音樂的反應和感受,而不是先認定那是好的或「高級」的音樂,然後強逼自己去欣賞。我要多謝我弟弟,因為他介紹我聽古典音樂時,只是強調聽者對音樂的感應,而沒有將音樂分等級。我後來愛上聽爵士樂,再過些時候愛上聽南音,都是基於這種聽音樂的態度。

村上春樹和小澤征爾在對談錄裏表現出來對音樂的熱愛,是那麼的真實不虛,那是人文精神最純粹的表現;作為讀者,能這樣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心靈的光輝,那是我的幸運。

1 則留言:

  1. 我的感覺是,如果在你人生的某段歷程裡曾常聽到過某些音樂或歌曲,那些音樂或歌曲的旋律似乎就成為了「伴隨」著你那段人生歷程一個密不可分的「印記」。
    當很多年之後,如果再有機會聽到當年曾經「伴隨」著你那段人生歷程的音樂旋律時,這個音樂「印記」就會令你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像是回到自己那段人生歷程當時的「此情此景」。
    這個「印記」個人感覺似乎主要是與音樂的旋律有關而與古、今、中、外或是何種音樂的種類或內容關係不大。

    回覆刪除